程 香
01黃金是金融危機下最佳保值避險工具?——全球股市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尋求黃金避險保值。
消費者對黃金的偏愛以及對其保值功能的認識,使得黃金銷售從首飾方面轉移到了零售投資方面。截止2008年年底和2009年第一季度,金幣和金條以及成本較低的首飾都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根據這一數據記者采訪申銀萬國時,分析師對本刊表示,風險厭惡情緒因金融市場狀況的改善而緩解,追逐黃金的情緒有所減緩,這可能會在短期內打壓黃金走勢。不過,全球股市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投資者會繼續尋求避險保值。
另外,因為花旗的突然盈利不大可能治愈金融市場頑疾,而且當前的低利率環境以及量化寬松政策(指向銀行體系投入大量資金,在利率已處于零水平時促進借貸)也利好黃金,投資者憂慮政府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可能導致通脹,且全球經濟仍籠罩在衰退陰影中,這些都會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提振金價。3月18日,美聯儲宣布將購買大量債券后,市場預期美元將出現過剩,美元出現自1985年單日最大跌幅,而黃金價格一天暴漲70美元/盎司。
“但黃金短期仍有下行壓力,下方支撐900美元/盎司關口,截至3月18日,滬金202元/克附近有明顯的多頭買進,預計繼續維持200-205元/克區間震蕩。”分析師認為。
02基金機構減持黃金?——減持實為虛晃一槍,在短暫的猶豫之后,全球最大黃金ETF基金重新站穩了看多的方向。
由于金價近期的走勢不穩,在將近一個月內,全球最大黃金ETF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的簡稱,是一種以黃金為基礎資產,追蹤現貨黃金價格波動的金融衍生產品,可以在證券市場交易)SPDR機構持倉都沒有出現明顯的增量。數據顯示,在2月10日~2月19日的8個交易日內,SPDR持倉由894.72噸一路增加至1028.98噸,增加了134.26噸,增速罕見。2月20日,黃金價格突破1000美元之后迅速回調。SPDR的持倉量隨之停止增加,直到2月26日略增0.29噸,達到1029.29噸并一直保持。3月6日,持倉量竟減少0.3噸。
黃金ETF的持倉歷來被視為市場的風向,因此這種減持的舉動引起了市場廣泛關注。
不過,SPDR很快又重新站回看多陣營里:3月11日,SPDR公布的持倉數據顯示,其持倉量大幅增加了9.18噸,總持金量達到1038.17噸,3月12日。持倉量再次增加3.36噸,達到1041.53噸。
分析師認為,機構之所以最后青睞黃金的原因有三:由于黃金市場波動明顯,直接投資黃金期貨市場或相應衍生品市場的風險在加大;其次,禁止裸露賣空的規定使得機構更愿意間接投資黃金基金;第三,由于市場動蕩,投資產品表現差異增加,傳統基金投資組合設置的產品中很可能有機構不看好的部門,因此像黃金基金、石油基金等專業類的單只產品基金獲得青睞。
03對沖基金看空美元,紛紛買入黃金?——擔心是有理由的,但是問題不至于這么嚴重。
去年在做空金融股上大發其財的對沖基金,如今正紛紛轉戰黃金市場。3月中旬,市場傳來消息,已有多家全球頂尖對沖基金表示看好黃金,并大舉買入黃金期貨,甚至金磚。押注黃金,實質上就是看空所有紙幣。
看好黃金的包括對沖基金綠光資本(Greenhght Capital)的創始人大衛-埃霍恩,此人2008年因賣空雷曼兄弟股票而備受矚目,他當時認為,雷曼沒有足夠資金來彌補其在價格持續下滑的房地產市場的敞口,后因雷曼股價暴跌而大賺特賺。
類似埃霍恩等這些最精明的投資者轉投黃金,是因為對美聯儲及其他央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狀況心存擔憂。
針對對沖基金看空貨幣的情況,本刊記者采訪了福建運通投資副總裁王豪。王豪表示,“擔心是有理由的,但是問題不至于這么嚴重。”
福建運通投資副總裁王豪分析認為,現在的金融體系相較于以前,發生了很大的改變。現行的經濟理論很多都是基于1929年經濟大蕭條得出來的反思和總結,加以完善和發展得出的。“但是否適用于當前的經濟形勢,還要打一個問號。”王豪表達了自己的憂慮。“是否要回歸金本位,我也很茫然,目前看得不是很清晰,短期改變美元地位的可能性極小。”
談及投資機會,此時介入黃金投資機會是否恰當時,王豪建議,在當前金價波動幅度較大的情況下,投資黃金需謹慎。王豪說“具體來說,上揚到1000美元以上時,黃金就沒什么避險功能了,投資要慎重。750美元可以下手。比較合理的價格我認為在850~950美元之間。”
鏈接
早在19世紀初期,世界上就已經出現了較為健全的國際黃金市場。當時處于金本位制時期,西方國家的黃金市場都是自由交易、自由輸出入。后來,隨著金本位制的崩潰,各國政府紛紛實行外匯管制,黃金交易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如規定黃金一般要出售給官方外匯管理機構或指定的銀行,至于工業和其它用途的黃金,也需向外匯管理機構或指定的銀行購買。但是,國際黃金市場沒有因為黃金已不再是貨幣材料而萎縮。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各國對黃金管制有所放松,黃金市場得到進一步發展,交易量也明顯增多。進入70年代以后,國際黃金市場又有了新的發展變化,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倫敦以外的一些黃金市場的重要性上升、各黃金市場金價波動劇烈,投機活動越來越頻繁、期貨市場發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