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化 劉 明
[摘要]體育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體質,而且還可以向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陶冶情操,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學校體育教學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黨和國家對教育十分重視,針對當前教育與社會進步相協調的現狀,提出了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要求。這一具有戰略意義的決策,明確了我國教育的發展方向。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中,體育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體育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體健康,增強體質,而且還可以向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陶冶情操,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學校體育不僅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且是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高職院校 體育 教學 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的含義
素質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礎上,受后天環境、教育的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而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
素質教育就是以人類自身的身心素質為對象,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的現代基礎教育。它是以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促成人的社會化、現代化為宗旨,以正在成長中的學生為主體,以全面提高素質、發展健康個性為核心,以社會文化的傳播和創造為手段,使學生素質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與培養的現代教育。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使社會對勞動者所要求的各種必要的要素質量都能達到相應的水平和高度,使受教育者都能真正受到最佳的和最全面的教育,從而使每個勞動者個體都能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二、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1.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
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我國教改的主題。從整體意義上出發:“素質教育”就是提高全體國民身心基本質量的教育。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教育、文化、信息將成為全球第一生產力。因此應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來講,重要的不是講求學到了多少知識,更不是學科成績的高低,而是是否學會了自覺主動的學習,學會自我鍛煉的能力,是否養成了終身鍛煉的習慣和觀念,是否具有隨時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這些是21世紀對人才素質的基本要求。
21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人隨時面臨選擇,社會不僅需要有各種知識結構和各種才能的人,而且需要有豐富多彩的個性,有健康的體魄。有個性的人,往往能獨立思考,有判斷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有較強的意志和行動能力,這是21世紀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品質。所以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的要求。
2.認真抓好課堂常規教學中的思想教育
在體育教學中,利用各個教學主要環節,進行課堂常規教育,使課堂教學規范化、制度化,通過課堂常規的建立和貫徹,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和安全教育,逐步養成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和一些優良的思想品質。
課的開始要對學生進行動員,提出本次課的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項,結束時要進行講評總結。通過動員,對他們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通過競賽和游戲,培養他們集體主義精神和果斷、機智、勇敢、頑強的優良思想品質;通過隊列隊形的練習,可以培養他們組織紀律性和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們反映速度、動作準確和協調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還體育器材和整理場地,可以培養他們熱愛集體、熱愛公益勞動和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這樣,將思想教育同體育教學中的組織與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意志品質的形成總是和克服困難相聯系的。在教學練習中增大難度、強度,使他們的意志品質在完成各種所能承受的運動中得到磨煉。學生在課堂練習中處于運動的狀態,他們的思想品質上的各種弱點也會在練習強度和教學不斷深入過程中表現出來,針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及時教育。
3.頑強品質的培養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練習都要承受極大的肌肉疲勞,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肌肉活動的直接興趣,并根據握力的測試證明,讓學生認識到自已忍受的練習,將獲得相應的回報,使他們在練習中更加刻苦、認真,如做1分鐘仰臥起座時,告訴學生,當你做到35次時,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堅持做下去,否則你的成績永遠只能停止而不能進步,讓他們在練習中養成吃苦耐勞的心理品質,又如中長跑教學中,教師應向學生清楚、明白闡述“極點”這一生理現象,在他們練習出現“極點”現象時,鼓勵他們以頑強的毅力和意志去戰勝“極點”現象,逐步培養他們勇敢、頑強、吃苦耐勞、克服困難等優良品質。
4.注重榜樣教育
運用體育先進事例進行榜樣教育:通過介紹我國體育健兒在國內外重大比賽中所取得的新成績,優秀運動員刻苦訓練為祖國爭得榮譽,使我國在國際體育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等,使學生在平時鍛煉及學習中,能夠以這些體育健兒為榜樣,不怕苦,不怕累,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的榜樣教育:每年全校都要評選各類的積極分子,而體育積極分子占全校學生總數的10%左右,這對推動學校的體育教學起到了促進作用。教師的自身榜樣教育:教師的思想品行和業務水平,包括文化素養、教學風格、言行儀表、工作態度和職業道德品質都對學生產生影響。當學生意識到從教師身上看到了他們所希望的形象時,就產生了積極的榜樣教育的效果。如課堂教學中,教師勇于吃苦耐勞,不怕苦累,不怕太陽曬,不怕風吹和寒冷,工作認真負責,準備活動和同學們一起做,示范認真規范,盡量滿足同學們的要求,練習時積極為同學們當陪練,耐心幫助后進的同學等。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先做到,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激勵同學,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三、結語
總之,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已變得更迫切。在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出了大量具備良好生理素質、心理素質和社會素質的專項人才,不久的將來,定能適應社會的要求,成為當代各項事業發展的主力軍。
參考文獻:
[1]蘇克娜.對體育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幾點認識.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馮悅民等.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內容、途經與方法.上海體育學院學報,1997.
[3]李建國.體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