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超 周麗麗 夏葳 張悅
摘要 介紹了大連市氣象局網絡現狀及需求,重點分析了如何利用網強網管軟件的優勢實現大連氣象網絡管理功能,并分別指出了網強網管系統分別在各個子功能上的功能要點,突出體現了大連氣象網絡網管重點在于智能采集、智能分析和智能報警。
關鍵詞 網絡結構;網強網管軟件;機房動力環境;智能
中圖分類號 S1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6)09-278-02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tatus and demands of Dali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network, demonstrated the realization of Dalian Meteorological Bureau network management basing on the advantages of Net Strong IT Master system and indicates every individual functional feature. It highlighted the intelligent collecting, intelligence analysis and intelligence alert of the network management.
Key words Network structure; Net Strong IT Master; Computer room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apability; Intelligence
氣象部門對通信數據實時性要求非常嚴格,大量的數據需要通過網絡來存儲和交流,越來越多的問題需要通過網絡來反映,更多的氣象管理職能也要通過網絡來實現[1]。
近年來,隨著大連市氣象信息化的快速建設,市氣象局內網絡結構的搭建和網絡環境不斷完善,所采用的網絡技術和網絡系統日益復雜[2]。雖然氣象網管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也在不斷提高,但網絡維護的負擔卻在無形中增加,這種現象在地市級氣象信息部門非常明顯。
為此,有必要引入一種功能強大的網管系統對地市級的氣象信息網絡進行綜合管理,提高氣象網絡應用效率。
1 大連市氣象局網絡現狀及需求
1.1 網絡結構
大連市氣象局網絡通信系統分為局域網、城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4個部分。局域網主要分布在市氣象局機關樓、服務中心樓、觀象臺、防雷樓、職工之家和宿舍樓,由2臺華為S7706核心交換機及10臺接入層華為S5700交換機組成;城域網是指連接至民航、空三軍、水務局、測繪院等單位的同城網絡;廣域網是指連接至各區市縣氣象局、遼寧省氣象局、中國氣象局的遠程網絡;互聯網是指Internet接入相關的網絡,包括聯通、移動和政務網3條線路。
1.2 網管系統需求
目前大連市氣象局網絡軟件的方案需求如下:①該網絡管理軟件必須能夠跨不同廠商的網絡設備來進行管理,如大連市氣象局網絡拓撲中就有神州數碼、思科等品牌網絡設備;②網絡中各條鏈路的流量能在視圖上表示;③能對網絡中的其他可以管理的設備和主機系統進行管理。
通過對大連市氣象局需求分析和拓撲結構的了解,大連市氣象局網絡管理系統應符合以下幾點要求。
1.2.1
系統簡單、易用。采用友好、易于理解的全中文界面、中文注釋,常用功能按鈕化,簡化使用;界面風格用戶定制,操作簡便;以直觀易懂的方式,對重要的網絡術語進行用戶能理解的詮釋。
1.2.2
系統安全、可靠。系統應具有應用與服務分離的MVC軟件架構。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在多個備份的主機上開啟服務,當主要的管理主機出現故障時,可以在備份主機上開啟業務,對網絡進行管理。采用集中式的網絡管理模式,并且對用戶的權限進行嚴格的劃分和認證[3]。
1.2.3 系統有極強的適應性和通用性。網絡管理系統可以對市場上現有的大多數主流廠商的網絡設備進行管理,包括Cisco、3Com、華為等廠商設備。系統可以對支持SNMP的網絡設備實施統一的管理,對不同的主機系統實施服務管理。
1.2.4
系統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和定制性。網絡管理系統應提供自主開發接口,利用先進的組件思想和標準的建模語言,為后續二次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1.2.5 系統具有很好的個性化特性。系統應提供界面配置功能,網絡管理員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對系統的顯示進行定制,包括拓撲顯示、故障提示等。
1.2.6
系統特有的決策支持、分析型特性。利用先進的統計模型,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能形成豐富的決策支持、分析報表。
1.2.7 系統的主動性明顯。系統應充分考慮到讓用戶去找問題的煩瑣和工作量,因此,網絡管理系統應具備自動監測和報警功能,系統主動監測到各種異常情況,并按用戶設定的方式提示用戶,極大地方便用戶對網絡故障的掌握和對設備性能的管理[4]。
1.3 需要網管的核心設備
基于大連市氣象局目前的網絡結構,在局域網中,網管系統主要監控的核心網絡設備包括2臺華為核心交換機、10臺華為接入層交換機及多臺服務器和數據庫;在城域網中,主要監控的網絡設備包括連接至各單位的路由器;在廣域網中,主要監控的網絡設備包括1臺博達核心路由器、8臺區市縣氣象局博達路由器、1臺至省氣象局華為路由器、1臺至省氣象局博達VPN路由器和1臺至國家氣象局思科路由器;在互聯網中,主要的網絡監控設備包括1臺深信服防火墻、1臺深信服VPN、1臺深信服IPS等網絡安全設備。另外,機房環境系統、UPS供電系統和精密空調工作狀態也納入到了大連市氣象局網絡日常管理工作中[5]。
2 網強網管管理系統方案部署
根據以上分析,大連氣象局選擇了網管系統行業知名的軟件提供商,即網強網管系統(NetMaster)。該系統包括了拓撲圖、編輯與查看、工具、系統管理等常用的網絡管理功能。
2.1 拓撲圖管理
網強網管系統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自動拓撲發現與分層顯示功能的完美結合。與現有的一些網管軟件相比,網強網絡管理系統的拓撲發現過程和拓撲顯示方式都有非常突出的特點。網強網管系統的拓撲發現和拓撲圖的顯示是同時進行的,拓撲圖實現了分層顯示,頂層是3層拓撲發現的結果,顯示的是3層設備和子網以及他們之間的連接視圖。在網強網管系統中,用戶可直接在逼真的各設備背板圖上選擇查看各模塊和端口的各類網絡和連接設備的信息。拓撲圖不僅真實地再現了網絡結構,而且在拓撲圖上網絡管理員能方便迅速地定位網絡故障。一旦某臺設備或鏈路發生故障,就能立刻在拓撲圖上的實時變化中清楚地辨認出故障設備或鏈路[6]。
2.2 性能分析管理
網強網管系統提供基于設備和端口的性能分析。用戶可以以小時、每次輪詢或自定義時間間隔為單位顯示指定設備(路由器、交換機或服務器等設備)的性能圖表,并能以三維立體或折線形式表現出來;同時提供了端口的實時性能分析,供用戶對某個端口實時監控,并能分析一段時間內的實時記錄[7]。
2.3 資源管理
資源管理用于查看網絡上的硬件和軟件資源,以及定位和管理IP資源。在設備資源發生變化時,能及時刷新顯示,用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網絡規劃對軟硬件資源和IP資源進行合理的管理[8]。
2.4 事件與告警管理
網絡規模的擴大對網絡的實時性和可靠性的要求特別高。網強網管系統特別加強了對這方面的實時監控。通過對這些信息的監視,可及時了解網絡運行的瓶頸,以及用戶對本地IP的使用情況,而且提供了6種快捷、有效的告警方法,在第一時間以用戶設定的方式通知網絡管理員網絡的異常情況。
2.5 網絡工具管理
網強網管系統集成了常用的網絡診斷工具(如ping、snmp、traceRoute)。管理員不需要脫離該系統的操作界面,就能對一些常見的網絡故障進行診斷和排除,真正做到了方便、快捷。
2.6 系統管理
系統管理為網強網絡管理系統提供了完善的管理體系,對不同用戶可以賦予不同登陸權限,提高了軟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當管理員暫時離開時,可以將界面鎖定,禁止他人使用該系統。對于執勤人員的排定、數據庫的備份恢復以及SNMP規則設置,網絡管理員可以通過選項配置管理,按照自己的習慣配置相關的SNMP全局信息和局部子節點信息。
2.7 機房動力環境監測系統
機房環境管理包括溫度、濕度、煙感、漏水監測。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主要是監控大連市氣象局網絡機房與配電室的若干UPS供電情況與溫度濕度等環境要素。主要監控以下機房信息:UPS輸入輸出電壓等狀態;機房傳感器的溫度和濕度。
大連市氣象局機房環境監控系統不屬于網強系統的子產品,而是另一第三方軟件,它通過網絡方式將采集到的機房數據入庫并顯示在軟件界面上。網強網管系統為了獲取到機房環境信息,可以通過添加數據庫管理的辦法實現[9]。
3 結語
大連市氣象局網絡結構復雜,使用的網絡設備品牌多樣,需要的網管設備除了網絡設備和服務器以外還要監測機房動力環境情況。網強網管軟件將其自身網管優勢植入到大連市氣象局網絡管理當中,通過智能監測、智能報警、報表分析等方式基本實現了大連氣象網絡管理目標,有效地解決了人工監測網絡不到位、不及時等問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以準確地進行信息采集和故障告警是網強網管系統最為突出的優點,但是氣象網管人員也要清楚地認識到,網管系統不能完全代替人工,它只是網絡管理人員高效工作的輔助工具。
在使用網強網管軟件的幾年時間里,大連氣象局的網管工作得到了很大改善,網絡故障處理及時率大幅度提高。但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設備不斷更新換代,用戶對網管系統的要求越來越高,網強網管系統在這些方面也需要做出調整和升級。
參考文獻
[1]何艷輝,王達.網管員必讀:網絡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55-179.
[2]王達.網絡工程師必讀:網絡系統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6:1-30.
[3]韓榮珍.使用VMWare技術實現服務器群的熱備和恢復[J].計算機安全,2009(9):58-59.
[4]王春海.中小企業虛擬機解決方案大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133-158.
[5]王達.網管員必讀:網絡安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5:129-136.
[6]朱建新.趨于云計算的服務器集群[J].南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1):22-25.
[7]林強,陳建云,吳仕仁,等.虛擬服務器在福州氣象機房建設的應用研究[J].軟件,2012(7):126-128.
[8]魯松.計算機虛擬化技術及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252.
[9]張薇.企業虛擬化實戰:VMware篇[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