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達薇
(盤錦市第二人民醫院,遼寧 盤錦 124000)お
摘 要:目的:觀察手術加中藥治療肛周化膿性汗腺炎的療效。方法:對我院33例肛周化膿性汗腺炎患者采用手術加中藥的方法進行治療。結果:所有患者均經1次手術治愈,痊愈29例(87.9% ),顯效3例(9.1% ),有效1例( 3.0% ),無效0例,療程15~31天,平均21.4天,其中1例因清創不徹底而致切口感染,經拆線引流后用慶大霉素換藥治愈。術后隨訪6個月~1年,1例失訪,隨訪率97.0%,無1例復發。結論:采用手術加中藥治療本病可以廣泛而徹底地清除病灶,明顯降低復發率,具有安全、有效、可靠等優點,同時愈合時間短,術后恢復快,適合于基層醫院普遍推廣。
關鍵詞:肛周化膿性汗腺炎;手術;中藥
中圖分類號:R657.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3-0083-02
肛周化膿性汗腺炎是指肛周皮膚內大汗腺感染后反復發作的慢性炎癥,并廣泛蔓延,侵犯皮膚和皮下組織,形成很多小膿腫、竇道和瘺管等病癥,可在肛門、會陰、臀部皮下造成范圍較廣的復雜性竇道,反復發作,廣泛浸潤。雖然在臨床上較為少見,但該病病程較長,不易徹底治愈。我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用手術加中藥治療肛周化膿性汗腺炎33例,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33例均為我院收治的肛周化膿性汗腺炎患者,均符合黃乃健[1]主編《中國肛腸病學》擬定的肛周化膿性汗腺炎診斷標準;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齡20~55歲,平均308歲;病程1~25年,平均3.7年;發生于左臀部19例,右臀部8例,雙側7例;在肛周、陰囊、臂部區表現為無明顯誘因的流膿且反復發作,持續時間3個月以上,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無明顯全身癥狀。??茩z查,可見肛門1側或2側呈片狀的顏色灰暗,局部變硬,逐漸廣泛蔓延,形成許多片狀淺表性皮下瘺管、竇道和小膿腫,壓之有膿性分泌物溢出,指診肛管及括約肌無特殊改變,內口不清,愈合處致皮膚硬化和瘢痕形成。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抗感染治療,術前肛門手術區備皮,保持清潔。患者取截石位,骶管阻滯麻醉,肛周及會陰部常規消毒。用圓頭探針從瘺口探入,沿探針方向將皮膚連同皮下組織切開,中間留下皮橋,沿此切口循瘺道切開另處膿腔作為輔切口,切除膿腔多余皮瓣,清除皮下瘺道、切死組織及瘢痕組織,充分搔刮竇道內壞死奶酪樣組織,分離擴張竇道底部,以雙氧水及生理鹽水清洗膿腔,各竇道對口貫穿引流,游離切口皮膚,傷口塞入凡士林紗條,間斷Ⅰ期縫合各切口,酒精紗布覆蓋,紗布寬膠布固定,保持引流通暢,術畢。同時加用中藥,早期以化腐生肌散為主,后期以生肌玉紅膏為主。術后6小時禁食,給予流質飲食3天,以后除刺激性食物外,不限制飲食。并給予青霉素和甲硝唑抗生素抗感染治療5天預防感染。每日便后坐浴、換藥至痊愈。
1.3 療效評定標準
痊愈:癥狀、體征消失,病灶徹底消除,傷口完全愈合,肛門功能正常,術后隨訪6個月以上無復發;顯效:癥狀、體征消失,傷口完全愈合,但肛旁有極小的硬結,觸之較硬,疼痛輕微,無竇口及分泌物;有效:癥狀、體征改善,但傷口愈合欠佳,時感癢痛,肛旁有小硬結但不成片,紅腫不明顯,常有小竇口,壓之有少許分泌物流出;無效:病灶仍存在,臨床癥狀及體征無改善。
2 結果
本組33例,均經1次手術治愈,痊愈29例(87.9% ),顯效3例(9.1% ),有效1例( 3.0% ),無效0例,療程15~31天,平均21.4天;其中1例因清創不徹底而致切口感染再拆線引流后用慶大霉素換藥治愈。術后隨訪6個月~1年,1例失訪, 隨訪率97.0%,無1例復發。
3 討論
肛周化膿性汗腺炎臨床上較為少見,大汗腺腺管梗阻是形成本病的主要原因,好發于20~45歲身體肥胖,出汗多的中青年人[2]。其外觀與肛瘺極為相似,極易被誤診為肛瘺,延誤治療時機,造成慢性感染引起的貧血、低蛋白血癥。筆者認為該癥若單獨發生在肛門周圍,則應與復雜性肛瘺、克隆病的肛門周圍疾患、多發性癤病、藏毛竇囊腫、感染致皮脂腺囊腫等相鑒別。其病變僅位于皮膚及皮下組織,不侵及內括約肌;瘺管無內口,肛管及直腸無改變,瘢痕范圍廣泛,蔓延至會陰、臀部,局部廣泛壞死,皮膚潰爛或變硬、肥厚、褐色;瘺管有時可侵犯到肛門括約肌,可造成括約肌纖維化,影響排糞功能。
該癥臨床上雖少見,但由于長期反復發作,日久不愈,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而且本病長期不愈有惡變可能,大多發生在病后10~20年,所以臨床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多采用手術治療,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采用手術加中藥治療本病,效果滿意,術后恢復良好。運用該術式能最大范圍地切除病灶的汗腺腺體,減少了復發的可能;經過擴創皮下游離后縫合切口,縮短了切口愈合時間;主切口旁加輔切口有利于徹底清除殘存的瘺道和膿腔;主切口外側減張切口既有利于減張,又有利于引流。但是手術時要探查竇道與內口的關系,避免造成假內口。同時詳細探查竇道的基底部,詳細探查殘留肉芽,以發現較細小的瘺道,使手術徹底。所選用的化腐生肌散可促進瘺管壁及壞死組織脫落;生肌玉紅膏有活血去腐,解毒鎮痛,潤膚生肌之功,可預防感染促進傷口愈合,有著很好的療效。
綜上所述,采用手術加中藥治療本病可以廣泛而徹底地清除病灶,明顯降低復發率,安全、有效、可靠,同時愈合時間短,術后恢復快,適合于在基層醫院普遍推廣。
參考文獻:
[1] 黃乃健.中國肛腸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2] 韓書恩,尹伯約.肛腸疾病防治手冊[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陳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