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10分寶貝三分饑和寒七分調和養

2009-04-29 00:44:03本刊編輯
父母必讀 2009年3期
關鍵詞:小兒

本刊編輯

生命的形成和存在,源于一年四季的陰陽消長變化,養育孩子也同樣要順應自然界

的變化。

讓孩子與自然環境保持協調、平衡,他才能健康地成長。

《父母必讀》特約資深中醫專家

開出傳統養育良方——

不用高級補品

不用打針吃藥

用最質樸的原則

最自然的方法

養育最健康的孩子

保健篇

一年四季的季節變化,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育兒要順應自然界四季變化、陰陽變化的規律,這樣才能提高孩子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中醫理論:自然界有春夏秋冬,人也要根據四季的變化而采用不同的養生之道。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養“藏”。即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就是指春天萬物生長,夏天正是生長旺盛的時候。生長本身是一種能量、動力,是往上走的,屬陽的范圍,生長需要很大的陽氣(能量、動力)來鼓動,所以春夏要補陽;而秋冬季節則進入蟄伏階段,要保存,不能外泄。陰是物質性的,是最基礎的保障,要收藏起來,所以秋冬就要養陰。

養育實操

按時令進食: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春夏適當多吃一些溫補陽氣的食物,而秋冬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

春季: 蔥、蒜、韭菜、蒿類等都是很好的養陽蔬菜,可以適當給孩子吃一些。春天還要多吃些甘淡的食物,比如南瓜、核桃、鯽魚、草魚、黃鱔等。另外,冬季過后,孩子容易出現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攝入不足的情況,所以還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

夏季:“長夏多濕”,所以夏天要適當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比如西瓜、桃、草莓、苦瓜、西紅柿、綠豆、黃瓜等。還要吃些溫熱的食物,比如綠豆粥、赤豆粥、蓮子粥、百合粥等,既清涼解暑,又補養身體。

秋季:秋天氣候干燥,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以防秋燥傷陰,梨、芝麻、藕、銀耳、菠菜、鴨蛋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冬季:冬季氣候寒冷,在飲食上要增加熱量,以抵抗寒冷,保證身體健康,儲藏能量,為“春生夏長”做準備。所以,冬天可以適當多吃些羊肉、鴨肉、蘿卜、核桃、栗子、白薯等食物。

父母必讀溫馨提示:

按時令進食,最好以應季食物為主要來源,尤其是蔬菜和水果,盡量不要吃反季節的蔬果。

依季節穿衣:要讓孩子感受冬冷夏熱,春雨秋風,而不要保護過度,讓他冬不覺冷,夏不出汗。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冬天凍著,夏天熱著。于是,冬天讓孩子整天待在暖氣屋子里,夏天待在空調房間里,冬天凍不著,夏天不出汗。實際上,這是違背自然法則的。夏天一定要出汗,冬天則要適當地凍一些。冬天要養“藏”,是指身體內部的積蓄,為來年的“春生”做準備,而不是說藏在屋里不出門了。冬天的戶外活動仍不可少。

另外,還有句話叫“春捂秋凍”,也很有道理。乍暖還寒,春天的氣溫不穩定,再加上在整個冬天,孩子已經習慣了穿著較厚的衣服,一下子脫得太多,孩子不適應,容易引來疾病;而在秋天,因為孩子剛從夏天過來,身體里還蘊藏著夏天積累的熱,過早添加衣物,容易形成內熱。在秋天適當凍一凍,慢慢過渡,孩子的耐寒能力就會得到提升,為過冬做好準備。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中醫理論:白天陽氣上升,應該活動、勞作;夜里陰氣上升,應該休息、睡眠。

陽是功能性的,是動的,屬于熱性,白天太陽出來,是陽氣上升的時候;陰是物質性的,是靜的、蟄伏的,屬于寒性,入夜后,陰氣開始上升。所以,在白天,我們精力充沛地活動,如勞動、學習、玩耍、吃飯等。而到了夜里,陰氣逐漸上升,陽氣被蓋住了,人就會感覺到困,沒有了活動的欲望。所以,古人所說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說要順應一天當中的陰陽變化,來安排我們的生活。

養育實操

睡眠對于孩子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孩子是在睡中長的。所以,一定要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規律,也就是說,讓孩子白天活動、玩耍,晚上好好睡覺,并保證他睡眠的充足。

但是, 在生活中, 我們會發現,要做到這一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孩子頭一碰枕頭就睡著了,而有的孩子上床后卻遲遲無法入睡。孩子入睡困難,是因為元陽太盛,陰氣怎么也蓋不住。非得等到夜深了,陰氣特別盛的時候,他才睡得著。而到了早晨,陽氣雖然上升了,但他還處于蟄伏狀態,醒不來。要讓這樣的孩子早些入睡,必須在白天讓他多活動,玩得累了,晚上睡得就快了。如果這種情況很厲害的話,可以去看看中醫,吃藥調理一下。

通常男孩的陽氣重,女孩的陰氣重。所以,男孩更容易出汗,睡覺更不踏實。

三暖三涼,常保平安

中醫理論:《小兒病源方論》中的“養子十法”提到:一要背暖,二要肚暖,三要足暖,四要頭涼,五要心胸涼。

背暖。中醫認為,人的背部是陽氣匯聚之處,喜溫惡涼,寒、風之邪最易侵犯而致病,所以保持背部的適當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的機會。

養育實操:給孩子備個小坎肩,護住后背。但是,要掌握好暖的度,不可過暖。如果保暖過度,孩子背部出汗多,反而容易受風而感冒。

肚暖。肚子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就是保護脾胃。孩子脾胃功能較弱,如果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孩子就會肚子痛,從而損傷脾胃功能,使脾胃不能正常、穩定地運轉,無法把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組織。

養育實操:“肚暖”是孩子保健重要的一環,孩子睡覺時圍上肚兜或肚圍,蓋好肚子,都是保持肚暖的一種好方法。

足暖。腳部是陰陽經穴交匯之處,是陰經走得最多的地方,而且神經末梢豐富,對外界最為敏感。孩子的手腳保持溫暖,才能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所謂“寒從腳下起”,就是這個道理。

養育實操:盡量保證孩子的鞋和襪子每天都是干燥的,如果濕了,要及時更換。因為潮濕會加快、加重寒冷引起的損傷。給孩子穿純棉的襪子,而不要穿尼龍襪,因為它不透氣、不吸汗。

頭涼。頭部喜涼惡熱,因為人所有的陽氣都匯聚在頭上,而陽是要發散的,是要動的,你捂著它,發散不了,就會頭昏腦漲。孩子經由體表散發的熱量,有1/3 由頭部發散,頭熱則會心煩、頭暈,所以頭部最容易“上火”,孩子患病更是頭先熱。

養育實操:在保暖上,要“重腳輕頭”,保證孩子足暖、頭涼,不要把頭捂得過于嚴實,尤其是在室內。這樣就能讓孩子神清氣爽,氣血循環順暢。

心胸涼。“心屬丙火”,穿著過厚,容易造成心煩與內熱。“肺為華蓋”,肺就像兩片葉子,讓它正常撐展,才能發揮“宣發”、“肅降”的功能。

養育實操:孩子的衣著不要過于厚重,而且不要太緊,晚上睡覺時,被子不要蓋得過厚,以免壓迫孩子的胸部,影響正常的呼吸與心臟功能。

調理篇

孩子不是大人的縮小版,要想讓他健康地成長,就要根據他們的生理特點,細心地調理與呵護。

“腎常虛,肺為嬌臟,脾常虛,心為火為熱,肝常有余”,這是中醫對小兒五臟的認識,也就是說,小兒常有三不足:腎常不足、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而五臟與六腑是相連的:心與小腸相連,肺與大腸相連,肝和膽相連,脾與胃相連,腎和膀胱相連。所以,要保證孩子的健康,就要小心呵護這三個不足之處。

腎常不足

腎為先天之本。小兒的腎氣、腎精不充沛,需后天飲食營養的不斷補充、化生和充填,才能正常發育。

調理重點:腎臟承擔著排泄廢物、維持體內環境穩定的任務,寶寶的飲食是否得當,會直接影響到腎臟的健康。

◆ 6 個月以下的寶寶要純奶類喂養,1 歲內的小寶寶主餐要以奶類為主。母乳對于寶寶來說,是最優質的、無可替代的食物。

◆母乳不足或不能進行母乳喂養時,可以用代替母乳的配方奶粉來喂養。鮮牛奶并不適合于嬰兒,因為鮮牛奶中所含的礦物質比人乳多3 ~ 3.5 倍,使得腎臟功能發育不完善的嬰兒腎臟的溶質負荷增加,會對腎臟造成損害。配方奶粉的營養素成分接近于人乳,比較適合于嬰兒的消化能力和腎功能。

◆在孩子的喂養中,營養素供給的均衡很重要,并不是營養素越多、越貴的東西就越好。比如有的媽媽認為孩子多吃肉長得好。實際上,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容易導致便秘及消化不良,會使腎臟因為負擔過重而受到損傷。

脾常不足

脾胃為后天之本,主運營養物質,為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發育迅速,生機旺盛,對營養物質的需求比成年人相對較多,但脾胃薄弱,消化能力較差,加上小兒飲食不能自節,容易為飲食所傷。

調理重點:孩子是元陽之體,生長發育特別旺盛,比成人的生長率要高很多、快很多,需要的營養物質也就特別多。而孩子自身所具備的物質基礎又很少,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要靠大量食物的攝入來獲得,所以,孩子胃腸的負擔特別重。而孩子的胃腸還很幼嫩,一旦飲食不當,很容易受到損傷。

那么,怎么喂養,才能既保證營養的攝入,又不傷害胃腸呢?做到下面幾點,就能使孩子的脾胃無傷。

◆食要有時、有節。孩子每天的飲食要定時、定量。定時吃飯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規律,胃腸的消化液分泌也就有了規律,能夠很好地將食物消化、吸收。每餐吃得適量也很重要,如果好吃的就任他吃到撐,很有可能傷及脾胃,導致胃腸功能受損。

◆食宜全、宜暖。要讓孩子得到全面的營養,就不能養成偏食的習慣,否則孩子可能會出現某些營養過剩,而某些營養又缺乏。要給孩子選擇易于消化的食物,否則胃腸堆積著大量不能及時消化的東西,可能會變化成痰,積久而化熱,成為致病的因素。因為胃喜暖而惡濕寒,所以,要保護好孩子的脾胃,還要控制他吃冷飲的數量,也盡量不要吃涼了的飯菜。

◆食前靜,食后動。胃腸消化需要血液的支持,如果飯前活動量太大,血液都集中在肢體、肌肉等處,胃腸得不到充足的血液,就會影響消化。而吃完飯一直坐著不動,胃腸也會減緩活動量,造成食物在胃里停滯。飯后散散步,可以幫助胃腸蠕動,促進消化吸收。

◆愉快進食,謹慎用藥。吃飯的時候情緒愉快,不僅飯吃得特別香,而且消化也特別好。反之,如果在孩子吃飯時或吃飯前后責罵他,會使他的脾胃受傷。另外,有些藥物會傷及孩子的脾胃,比如使用抗生素就有可能造成孩子腹瀉,所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孩子用藥。

肺常不足

肺主一身之氣,外合皮毛。小兒肺臟嬌嫩,在防御上不夠有力,易為外邪侵襲。肺之氣有賴于脾的精微充養,脾胃健旺,則肺氣自固,而小兒脾胃不足,肺氣也就弱了。

調理重點:寶寶出生之前,很多器官已經開始行使其功能了,但肺一直是“閑置”的。而寶寶剛一出生,這個在胎兒期最閑的器官馬上就要開始進行大量的工作。從寶寶發出第一聲啼哭開始,他的肺泡就已經張開,開始在空氣中呼吸,肺也正式上崗工作,而且一生不再停歇。肺是呼吸道的終端,是過濾空氣的地方,所以,要想幫助它減輕負擔,一定要保證進入肺部空氣的潔凈。

◆保證家里空氣的清新。尤其是孩子的房間,一定要定時通風換氣,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要保證每天至少開窗通風20 分鐘以上。

◆不要在家里抽煙,更不能在孩子的房間里或當著孩子的面抽煙。

◆注意孩子的保暖,盡量避免因受涼而患呼吸道疾病。

◆及時治療孩子的感冒,避免由上呼吸道感染發展為下呼吸道感染。

◆在流感高發季節,不要帶孩子到人口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不要帶孩子在汽車多的馬路邊上玩,以防汽車尾氣的污染。

治療篇

孩子不舒服,大多和吃有關。中醫有句話:小兒不知饑飽。所以,家長經常為兩種情況而苦惱:一是孩子胃口太好,經常吃多了,吃頂了!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孩子胃口不開,吃飯像吃藥。不管是哪種情況,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脾胃,從而影響到他的消化吸收,生長發育。

吃多了,餓一餓

古人認為:“若要小兒安,須受三分饑和寒。”而孩子往往又是不知饑飽的,好吃的吃個沒完,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胃腸出現問題,營養無法正常消化,停滯在胃內,身體的其他器官都會因此而受到阻塞,就可能表現為發燒。

晚上不要吃得太多、太好。孩子晚上又哭又鬧,睡不好覺,多半是肚子不舒服,胃腸有點兒痙攣。導致胃腸痙攣的主要原因,是晚上吃得太多,特別是肉類等高蛋白的食物吃得太多。本來晚上給胃腸消化食物的時間就不長,加上晚上活動量小、消耗少,食物就會停留在胃腸過夜。食物停滯在胃里,肚子就會不舒服。所以,晚飯不要吃得太晚,尤其是臨睡前不要讓孩子吃太多東西。

嘴紅臉紅,餓一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節假日帶著寶寶出去玩,爬山、游泳、野餐……孩子食欲很好,興致很高。可是回家后就生病了,為什么?這就是中醫常說的停食著涼。因為吃了大量食物后,需要很強的消化能力,而孩子玩得出汗后,涼風一吹,就會著涼。著涼后胃腸功能減弱,其他的器官也會因此而受到阻塞。而身上的熱量過高,發泄不出去,只能通過發燒來釋放出去。所以,發現孩子食欲特別好,脾氣大,嘴唇和臉很紅,要餓個一兩頓,或者只吃少量清淡的東西,直到他的嘴、臉和耳朵不紅了,才恢復正常飲食。這樣他就不會生病了。

父母必讀相關鏈接

在古代的皇宮里,遇到皇子不舒服,太醫就會想辦法讓他大哭一頓,或餓一餓,病就生不起來了。哭和餓都是在消耗,都是一種釋放和發泄,將多余的熱量釋放出去,就可以避免生病。

不吃飯,捏一捏

有些孩子一到吃飯時就愁眉苦臉,毫無食欲,人也瘦瘦小小的;有些孩子平常食欲不錯,可有時又突然不想吃了,嘴里還有酸臭的氣味,甚至惡心、嘔吐。從中醫的角度看,這些孩子多是患了積滯,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有“積”。

中醫認為,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脾胃調和方能知饑欲食,食而能化,這樣孩子才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身體有“積”的主要病因

1.媽媽在懷孕期間營養不良,或寶寶是早產兒,先天腸胃功能不足;

2.孩子在飲食上經常饑飽無度,加之大人盲目給吃營養食品、零食,損傷脾胃;

3.嬰兒時期沒有及時添加輔食,消化功能較同齡孩子差。

孩子有“積”后,大多表現為見飯不喜,沒有饑餓感,但喜歡吃冷飲;面色萎黃,形體偏瘦,毛發稀疏、枯黃;脾氣煩躁易哭,夜間入睡不穩,額頭上出汗較多或面紅耳赤,口中有臭穢氣味;體內鋅、鐵、鈣等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缺乏,血色素也偏低。

積食居家治療法

寶寶有“積”,可以通過吃健脾、消積的藥物治療,但對有些寶寶來講喂藥很困難,并且見效慢。中醫傳統療法即捏積,對治療寶寶有“積”有其獨到之處。捏積也稱為小兒按摩,是中醫外治法之一,通過手法作用于小兒體表的特定腧穴部位,以調節機體的生理功能,年齡越小,療效越好。

捏積的方法操作簡便,方便易行,并且見效快,療效好,沒有毒副作用。方法為每天一次,十次為一個療程,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推脾土:脾土穴經位于拇指螺紋面。可用一根食指在此處推動按摩,每天1 次,每次推200 次,可治療嘔吐、腹脹。

揉板門:板門穴位于大魚際隆起處,可用拇指揉此處,每天1 次,每次揉50 ~ 100 次,可治療腹脹、食欲不振。

運大腸:大腸穴位于食指端橈側邊緣至虎口。可用食指和中指在此處做直線推動按摩,每次推200 次,每天1 次,可治療腹瀉。

捏脊4 遍:雙手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食指前半段;然后頂住寶寶的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推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到大椎兩旁,即為捏脊一遍。如此反復4 次,可治療厭食、腹脹、腹瀉。

推天河水:天河水位于前臂掌側正中,自腕橫紋中點至肘橫紋中點成一直線,可用食指和中指推動按摩此處, 每天1 次, 每次100 ~ 200 次, 可治療身熱煩躁、便秘的寶寶。

捏積VS 捏脊

捏積和捏脊其實指的是同一種方法。捏積是俗稱,指的是消除積滯存食;捏脊是指捏的部位在背部脊柱部分。目前教科書上統稱為捏脊。

2款傷食藥膳

山藥粥

山藥100 克洗凈切薄片,小米100 克洗凈后加水適量,旺火煮開,然后文火慢煮至成稀粥狀,分次喂服寶寶即可。

消食健脾粥

蓮子15 克,芡實15 克,山藥50 克,扁豆15 克,焦山楂15 克,炒麥芽15 克一起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開20 分鐘后去渣,再放入粳米200 克熬煮成粥頻服。

此粥可調節、增強消化功能,有健脾、消食的作用。

8 大民間偏方,中醫解讀對與錯

所謂的“偏方”就是老百姓在長期生活中不斷積累、總結出來的經驗,并在實踐中經過檢驗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才能一直延續下來。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中醫專家對偏方的專業解讀吧。

偏方1:神奇的炒米糊

將大米炒糊,再加水煮沸,然后在湯里加少許奶粉給腹瀉的寶寶喝,可以有效止瀉,幫助寶寶恢復健康。

中醫專家解讀:用炒過的大米碾成粉沖泡后服用治療小兒腹瀉,是簡單易行的民間驗方。治療消化不良的焦三仙(炒山楂、炒麥芽、炒神曲)就是家喻戶曉的中藥,經過炒炙焦黃的谷稻芽(大米、小麥)具有消谷積、化肉食、運脾收斂的功效。所以,寶寶患輕型腹瀉或在腹瀉恢復期,都可以用這個驗方輔助治療。

偏方2:能止瀉的野草

遇到寶寶腹瀉,可每天用鮮馬齒莧100 克,洗凈煎湯,加2 小勺紅糖,給孩子喝湯。通常喝3 天后見效,一周內痊愈。

中醫專家解讀:馬齒莧本身就是一味中藥,具有清熱、利濕、止痢的作用,常用來治療腹痛、腸炎、紅白痢疾,如果應用鮮藥作用更好。

偏方3:用雞內金化積食

寶寶吃多了積食,可以用雞內金(雞胗外面的一層膜)曬干,然后搗成粉末,用溫水沖開,讓寶寶連渣帶水喝下去,雖然難喝,但很管用。

中醫專家解讀:這個偏方很有科學道理,也符合中醫理論。雞內金具有消食化滯的功效。在我們宰殺雞鴨等鳥禽類動物后,打開雞(鴨)胗就會發現里邊包裹著許多泥沙,可見其消化的能力有多么強大!在農村,許多人家都會積攢幾個雞內金,放在鍋里微火焙干,寶寶積食時研成細末喂給他吃,療效非常顯著。就是在今天,雞內金仍大量被臨床醫生用于治療納食不香、腹脹腹痛、脾胃虛弱的患兒。

偏方4:雞蛋黃→濕疹克星

把煮熟的蛋黃放在鐵勺內翻炒, 炒出油來,然后用這種油給寶寶抹在長濕疹的部位, 不僅能治療濕疹,還能令小臉皮膚變光滑。

中醫專家解讀:這是民間治療小兒濕疹的一種方法,其中真正起作用的只有一種成分:糠餾油,這種油是從雞蛋黃內或從米糠中提取的,用于治療各種有滲出性的皮膚病。當然,這種油不是對所有的皮膚病都有效,還是要在醫生指導下對癥用藥。

偏方5:好喝止咳的蘿卜蜂蜜湯

將一個白蘿卜洗凈,掏空中心后,放入100 克蜂蜜。把蘿卜放到碗里,隔水蒸20 分鐘。吃蘿卜喝湯,每天2 次。

中醫專家解讀:蘿卜既是蔬菜又是藥材,具有寬胸理氣的功效。蘿卜子又叫萊菔子,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有潤肺止咳、消脹理氣、化食通便的功效。蜂蜜更是潤肺的要藥。此方作為家庭食療保健服用可以,但是如果痰液較多,咳嗽很重,則不宜加入很多蜂蜜,因為蜂蜜甜度較高,更易引起咳嗽。由于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不適于1 歲以內的小寶寶服用。

偏方6:雞蛋、銀幣可祛風

遇到寶寶受風感冒,可以將雞蛋帶殼煮熟剝皮,將蛋黃取出后,放入一枚銀幣,讓蛋清包住銀幣。蛋清外面再用一層紗布包住。趁雞蛋熱的時候,用它輕推寶寶的額頭、太陽穴, 過一陣子銀幣會變黑。將變黑的銀幣用柴灰或布擦凈,再重復上述動作。

中醫專家解讀:這個方法實際就是中醫外治療法之一的刮痧。現在市場上有專業刮痧用具,不用像以前那么麻煩了。用雞蛋清包住銀幣只是起到緩沖的作用,銀幣變黑并不能說明病情的輕重或治療有效。因為銀幣接觸空氣后發生了氧化,自然就會變黑。建議較小的嬰幼兒不要使用此方法,因為小兒皮膚嬌嫩,很容易損傷。

偏方7:酒“拔”涼氣

口內含酒對著寶寶的肚臍眼往外吸氣,直到感覺口內發麻為止。這種用酒拔涼氣的方法,可以緩解孩子肚子因為受風疼痛的癥狀。

中醫專家解讀:這個方法既不科學也不衛生,最好不要用。現在有許多藥物和治療手段可以治療小兒的胃腸痙攣,比如中藥臍部貼敷或中藥穴位導入,都能及時幫助孩子解除痛苦。

偏方8:吃些小藥保平安

家里有小寶寶,要常備些小中藥,經常給孩子吃著點,可以預防不生病。老北京不是有這樣的俗語嗎?“吃點導赤丹,小兒保平安”;“有病沒病,至寶錠”。

中醫專家解讀:這種說法在幾十年前很流行,那時醫療條件還比較差,有些小病可以用一些小藥對付一下,但現在這個方法已經不科學了。不問情況隨便給孩子吃藥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任何藥物使用得當可以治病,使用不當就會對身體產生不利的影響。而且,經常給孩子吃藥,機體內會產生抗藥性,等真正要用藥時就會出現效果不明顯或不起作用的現象。

猜你喜歡
小兒
小兒腹瀉不要慌,中醫貼敷來相幫
基層中醫藥(2021年2期)2021-07-23 01:41:54
小兒厭食莫急躁 辨證施治有良效
夜盜小兒(下)
幽默大師(2020年11期)2020-11-26 06:12:18
夜盜小兒
幽默大師(2020年10期)2020-11-10 09:07:20
小兒感冒莫掉以輕“心”
小兒涵之三事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46
小兒咳嗽不要一味止咳
小兒呼吸道感染治愈后咳嗽總不好怎么辦
如何辨識小兒咳嗽
小兒推拿退熱作用探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丰满大乳无码免费播放| 伊人色天堂| 欧美第一页在线| 扒开粉嫩的小缝隙喷白浆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婷婷激情五月网|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一本色道久久88| 国产精品女主播| www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欧美一级在线| 国产午夜人做人免费视频中文 |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人人视频| 制服丝袜 91视频| 99久久这里只精品麻豆| 亚洲三级成人| 欧美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一区| 日韩毛片免费|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在线亚洲天堂|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天天操天天噜|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中文字幕2区|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五月丁香伊人啪啪手机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8|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无码aaa视频| 高清码无在线看| 不卡无码网| 亚洲成人一区在线|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欧美啪啪精品| 免费无遮挡AV| 91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版高清| 尤物国产在线|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久草视频中文| 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7777在线观看|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好吊日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色播五月婷婷| 2021最新国产精品网站|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日本精品影院|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午夜| 久久精品91麻豆|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91麻豆国产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视频入口|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亚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色天天综合|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欧美精品xx| 666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影视|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