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媽媽們最關注的健康話題、體貼周到的護理要點
小心,奶嘴偏好!
要想安撫小寶寶,安撫奶嘴無疑是一個很管用的工具。不過,過多地給寶寶使用安撫奶嘴,要當心寶寶出現“奶嘴偏好”。
在媽媽的乳頭和安撫奶嘴之間來回轉換,對于大多數的寶寶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相對而言,吸吮安撫奶嘴更容易一些,因為吸吮安撫奶嘴不需要使用那么大的力氣,寶寶的口腔肌肉也不需要做那么大范圍的活動。而當寶寶用吸吮安撫奶嘴的力氣去吸吮媽媽的乳頭時,就只能吸進很少量的乳汁,還會使媽媽感到乳頭疼痛。久而久之,寶寶就會“嫌棄”媽媽的乳頭而偏好安撫奶嘴。所以,從寶寶一出生開始,要先建立起穩定的母乳吸吮反射動作,在有必要的時候才讓寶寶使用安撫奶嘴。如果沒有必要,就盡量不用。
磕包了,冷敷、熱敷?
孩子因磕傷或扭傷導致腫脹時,為減輕疼痛,消除血腫,活血化淤,可以先冷敷,再熱敷。
冷敷 孩子剛剛磕傷或扭傷時,要馬上給他做冷敷,這樣可以使毛細血管收縮,減輕皮下出血的程度,減輕血腫。做冷敷時,將毛巾放入盛有冰水的容器里,撈出后使勁擰干。在腫脹的部位蓋上一塊干凈的干毛巾,再把擰干的冷毛巾放在上面。
熱敷 磕傷72 個小時之后,可以改給孩子做熱敷,目的是消除血腫,使皮下的淤血盡快被吸收,使腫脹、淤血的現象盡早消除。熱敷時,先在患部放一層塑料布,再放上干毛巾,然后將浸在熱水中的毛巾擰干,用手腕試試溫度,不要太熱,然后再放在干毛巾上。
圣元小知識
低乳糖奶
低乳糖奶是在牛奶加工過程中加入一種由天然酵母中提取的高純度乳糖酶,提前完成了牛奶中乳糖的水解,大大降低了成品奶的乳糖含量,使患有“乳糖不耐受癥”的人也可以和其他人一樣享用牛奶。而且乳糖水解后形成葡萄糖和半乳糖的相對甜度均高于乳糖,使得牛奶會有一絲淡淡甜味,而低乳糖奶的總糖量與普通袋裝牛奶的總糖量是同一水平的,這對于那些既想喝甜味奶又不宜吃糖的人來說可謂兩全其美。
寶寶多大就可以不再拍嗝了?
每次給寶寶喂完奶后, 都應該拍拍寶寶的背, 讓寶寶打出嗝兒來,以排出腹中的空氣,預防寶寶吐奶。時間一長,寶寶漸漸就能形成自然的打嗝反射。等到寶寶3 ~ 6 個月后,就可以不用給他拍嗝了,因為這時候即使你不拍, 寶寶自己也會打嗝了。
接種疫苗后的紅燈VS 綠燈
每個寶寶都要和疫苗打交道,尤其是1 歲以內的小寶寶,幾乎每個月都要接種疫苗。那么,接種疫苗后,哪些做法是忌口的“紅燈”?哪些做些又是不忌口的“綠燈”呢?
紅燈不讓寶寶吃雞蛋或魚,擔心這些食物會使接種部位“發”起來,引起發熱,傷口不容易好。
綠燈飲食上不忌口,除了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外,更多攝取蛋白質和維生素。
解讀“紅綠燈”
接種疫苗后所獲得的免疫作用,常常體現在所產生的抗體質量上。如果多吃蛋白質食物,身體吸收后就會使制造抗體的原料增多,促進免疫力的增強;而如果在飲食上“忌口”,會使體內制造抗體的原料不充足,阻礙抗體產生,反而達不到預期的免疫作用。
別用奶給寶寶“美容”
有的媽媽用母乳或牛乳代水給寶寶擦臉,認為這樣寶寶的皮膚會更嬌嫩、細膩,其實不然。因為人乳或牛乳中都含有大量的脂肪、蛋白質和糖分等,不但不能清除污垢,還會使面部的代謝產物堆積。而且,乳類還有利細菌的繁殖,可引起炎癥。因此,千萬不要用乳類給孩子洗臉。
寶貝健康從頭到腳
散視
新生兒的視力極差,達到了醫學上診斷成年盲人的標準。如果測定他的視力,大約也只有0.04(20/500)。換句話說,新生嬰兒只能看到接近乳房大小和形狀的物體。當嬰兒長到6 ~ 7 個月時,視力可提高到0.4(20/50)。新生兒不僅視力差,而且幾乎還是個色盲,僅能區分黑、白和紅色。
出生后頭幾個月,當嬰兒需要學著看東西時,他的視力就會大大提高,同時,眼睛和大腦也開始工作,大腦可以解釋從雙眼獲得的立體視覺信號了。起初,大腦接受的信號不是雙眼同時輸入的,而是由每只眼分別輸入,致使大腦接受到的信號有時會非常奇特。引起這種奇特現象出現的最常見原因是散視——兩只眼睛注視著不同的方向。這種令父母不安的現象會在出生后4 ~ 6 周消失,因為那時寶寶的大腦和雙眼之間就能進行很好的溝通了,當然寶寶還會偶爾出現散視或對眼。到寶寶出生3 ~ 4 個月時,對眼的現象會基本消失。
父母應該做什么?
寶寶出生后頭幾周的散視純屬正常現象,所以父母不必擔憂。
何時應向醫生請教?
出生后頭兩個月的寶寶偶爾出現散視現象,不需要看醫生,也不需要治療。寶寶2 個月以后,如果發現有一只眼睛運動不良、雙眼持續出現對眼或頻繁散視現象,就應請教醫生,對寶寶進行相關檢查。當然,如果懷疑寶寶可能存在散視問題,也可與醫生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