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4年印尼小矮人化石出土以來,她的身世之謎一直受到諸多議論,如今,新的解讀為人類演化史再添新頁。
重點提要
■2004年,印尼弗洛瑞斯島上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矮小人類的骨骸,生存年代為1萬8000年前,正式名稱為弗洛瑞斯人,綽號哈比人。
■科學家最初猜測弗洛瑞斯人是直立人的后代,直立人是一種古老的人類,身體比例與我們相近。
■然而最新研究顯示,哈比人遠比研究人員先前所想的更為原始,這項發現很可能推翻目前對于人類演化歷程的主流假設。
2004年,一群澳大利亞與印尼考古學家宣布了一項驚人發現,他們在印尼的弗洛瑞斯島挖掘梁布亞巖洞時,找到一個成年人類女性的部分骨骼,身高約只有100厘米出頭,腦容量僅有我們的1/3。科學家將這具骨骼命名為LB1,后來很快又借用一個很有想象力的綽號:哈比人,出自英國作家托爾金的奇幻名著《魔戒》。研究團隊推測,LB1和現場的其他骨骸應屬一個過去未知的人種,命名為弗洛瑞斯人(Homo fIoresiensis),他們猜測弗洛瑞斯人很可能是直立人的后裔,而直立人是第一個遷出非洲的人種。他們進一步推測,弗洛瑞斯人之所以演化成矮個子,是因為居住的島嶼資源很有限;這種現象雖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發現過,卻從未見諸于人類。
這項發現令古人類學界大為震驚,不只因為弗洛瑞斯人成為人類遵循上述“海島規則”(island rule)的首例,似乎也顛覆了人類腦容量總是演化得越來越大的趨勢。再者,在這些“矮個子小腦人”沉睡的沉積層里,也發現不少捕獵和宰殺動物用的石器,也有生火煮食動物的遺跡;以他們的腦容量只和黑猩猩差不多來看,這樣的行為算是很先進了。令人驚訝的還有LB1的生存年代距今只有1.8萬年,在那時,與我們親緣關系最近的尼安德塔人和直立人都已經消失數千年了。
懷疑人士立刻提出反駁,認為LB1不過是現代智人生了病而發育遲緩的結果。自從這項發現宣布以來,他們力圖解釋這個人種的奇異特征。提出好幾種可能的情況,例如呆小癥,或因遺傳而造成生長激素作用遲緩的萊倫氏癥候群。
她的祖先究竟是誰?
哈比人化石綜合了人屬頭骨和原始軀干四肢的特征,其實并非沒有前例可循,我們人屬最早的成員(像是巧人)也是兼具新舊特征的大雜燴。因此,等到哈比人顱后骨骼的細節出爐后,研究人員更加懷疑弗洛瑞斯矮人可能是早期的人屬物種,而非直立人的后裔(科學家認為直立人具有現代身體特征)。
一項新的分析結果支持這種觀點,這項研究主要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博士候選人艾格負責進行。為了厘清哈比人與其他人類家族成員的關系,這個團隊運用遺傳分類學(觀察不同生物間共有和獨有的特征,找出彼此的親緣關系),比較LB1與其他人族成員和大猿的解剖特征。
艾格等人的研究結果發表于《人類演化期刊》,指出沒有在弗洛瑞斯人和直立人之間找到任何較近的關聯,打破了“哈比人是由住在島嶼的直立人矮化而來”的說法。(這項研究同樣反駁了“哈比人屬于我們現代智人”的說法。)
(編輯/寧良凌)
海外星云 2009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