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在人生的中段轉行,生活變得更精彩
不愛錢愛社會
張詩芬36歲
從香港私人銀行業轉業,成為一家社會企業的副總經理。
我大學念的是物理。1995年畢業后,投身商界,曾任職于Smith Barney、美林證券、瑞士聯合銀行、摩根大通等知名企業,在摩根大通時更獲晉升,從事私人銀行業務,負責拓展臺灣市場。工作了4年,卻始終不大喜歡斤斤計較的人際關系,工作熱誠漸減。2008年底辭去職務,給自己一年的時間嘗試其他工作。
今年1月,朋友介紹我參加“黑暗中對話”行政人員工作坊?!昂诎抵袑υ挕笔且粋€社會企業,目標在于消除失明者和非失明者之間的隔膜和歧見,源自德國,在世界各地以特許經營方式拓展,剛于2008年9月成立香港分公司。工作坊結束后,我留下來和分公司股東兼董事張瑞霖詳談。除了支持他們的理想,也覺得他們的事業頗具發展潛力,于是開始擔任“黑暗中對話”的義工。6月,張瑞霖邀我轉任正式職員,于是我正式成為他們的一分子。對我來說,這幾個月的變化很大。
我的薪水當然比不上從前,但工作和別人相處時更加自然。工作時間跟以往一樣并不固定,所以和父母相聚的時間仍然不多,可是無論如何,一家人每星期都會找一天共進晚餐。父母見我心情比以前愉快,工作對社會也有意義,因此,我雖然比以前更忙,薪水減少,他們卻不介意。
除了金錢上的報酬減少外,新工作在滿足感、個人成長、才能發揮、同事關系等方面,都比從前的工作要好。我從前任職的公司有既定方針和詳細分工,除非轉往其他部門任職,否則很難有新的發展?,F在,我得和不同的人合作,包括失明者和培訓師,并要拓展業務、開發產品、培訓員工。
我工作的心態也起了大轉變。從前,我重視的是做生意,達到銷售目標;現在,我較重視同事、股東、客戶的福祉,務求實踐“黑暗中對話”的社會任務。
在銀行當別人的部屬時,我覺得老板給我的薪水太少,并常常質疑他的處事方式;現在身為公司的領導人員,才知道公司管理階層要兼顧的事很多,逐漸明白以前老板的為難之處。這對我個人成長十分重要。
在人生路上,我們往往嘗試新事物,一面摸索,一面前進。我在新工作崗位上日子還淺,但工作越來越覺順暢。目前公司規模小,我可以嘗試發展業務,發揮冒險精神,這是大公司所不允許的。
新職業新人生
鄭志強41歲
從業務推廣轉行,成為香港外展培訓師。
大學時我主修市場學,畢業后從事推銷和市場業務工作。由于業余做義工,我對青少年培育和社會服務產生興趣,開始考慮就業路上怎樣走下去。后來,我轉行當了3年半的議員助理,但對培育青少年的工作仍然念念不忘。
2002年,我憑著過去的義工和培訓經驗,應征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工作。這個課程,是借由戶外活動的訓練,促進企業員工的溝通和合作,協助企業發展。第一次面試令我覺得工作充滿挑戰:除了要顧及學員安全、戶外環境、天氣情況外,還要促進學員個人以及團隊的成長和發展。作為教練須符合各種嚴格的要求,工作時間也很長,一個課程往往連續數天。
第二次面試包括從早到晚的跑步、游泳等體能測驗以及處理突發事情能力的測試。最初,我有點懷疑自己適不適合這份工作,但面試喚起了我的興趣,也證實了我的能力。
外展訓練是要學員在陌生環境,發揮他們的經驗,激起個人和團隊的潛力,重點在“人”的發展,這正是我渴望的工作。外展訓練的學員由10多歲至50多歲,來自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背景和能力。在學員應付挑戰和解決難題的過程中,我看到他們的轉變和成長,感到十分欣慰。
我是扶輪社成員,過去3年,曾到多個國家參加會議和訓練。這些活動大部分是自費參加,對我而言是一種投資,既有助于自己學習、成長,又可利用所得知識,推動香港外展工作。戶外教育和歷奇訓練,除了康樂、運動、教育等培訓,還可以應用于治療。香港的外展業只在起步階段,仍然有待拓展。
香港外展訓練學校是非營利團體,所以我的薪水不怎么高。工作時,我因和學員一起,有免費膳食。學校每年給我11天在職訓練和海外培訓機會。我深愛現在的工作:每天早上5點后起床,6點集合,晚上9點活動完畢,作息有序,生活健康。我也愛宿舍前壯觀的海景。
加入外展培訓工作兩年后,我成家立業,但由于培訓課程不少以5天4夜或7天6夜為期,經常不能回家。幸而妻子很支持我的工作,沒有怨言。過去,我只求做個優秀的體驗教育培訓工作者;現在,我還要做個好丈夫。(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09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