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會發表演講時,共和黨眾議員威爾森(Joe Wilson)對著總統高叫“你撒謊”(You 了lie),引起國際媒體關注,最后道歉了事。但《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志站點認為這是少見多怪,說世界上有幾大亂烘烘的國會,國會議員爭吵謾罵甚至大打出手有如家常便飯。
烏克蘭國會:鳴喇叭、丟雞蛋你推我擠
烏克蘭國會議員打架是家常便飯。
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來,朝野陣營即常在國會上演暴力事件。
2006年,親俄羅斯的“區域黨”贏得國會選舉,親西方的“橙色聯盟”議員試圖阻止區域黨領導人亞努科維奇當選總理,在議場大鳴喇叭、投擲雞蛋,雙方扭打成一團。據報道,一名議員被對手抓起來扔過房間。2008年,針對烏克蘭加入北約的問題,數名國會議員相互推擠。前不久,內政部長還在一次政府會議上打了基輔市長耳光并一腳踢中對方下身。
英國國會:嘲笑、開汽水言詞粗暴
肢體沖突在英國國會比較罕見,但議員質詢時還是經常出現一些無禮的場面,因為后排議員常在這時對首相和執政黨發難,搏取注意,像反對黨議員就曾當面嗆聲布朗首相,說他已從斯大林變成豆豆先生。有些首相會反唇相譏,但布朗根本看不起這種行為。嘲笑和開汽水喝倒彩是后排議員對政府首長的常見反應。
近來英國常有人把威爾森眾議員對奧巴馬總統的叫囂拿來和英國國會議員的行為相提并論,其實在英國國會,說人“說謊”只會引起皺眉而已。
澳大利亞國會:下流、腦殘出口成臟
澳大利亞國會繼承英國質詢首相的傳統,但在很多方面更沒禮貌。侮辱性語言層出不窮是澳大利亞政壇的一個特點,前總理基亭尤為其中翹楚。他曾在辯論時稱對手“卑鄙”、“下流”、“臭嘴哈巴狗”和“腦殘”。議員偶爾會因質詢出言不遜而被逐出,但政治人物對臟話依然情有獨鐘。政府首長避開質詢時間也沒能躲過辱罵。去年2月,陸克文總理因為視察遭到水患的城鎮未能答詢,一名反對派議員竟然帶來一塊剪成陸克文形狀的紙板,并對著紙板咆哮。
韓國國會:拳來拳去滅火器變武器
民主在韓國是國會議員肢體無限接觸的運動,朝野陣營在外交政策、新聞自由等問題發生爭議時,往往靠拳頭來解決,議事堂上各種有點重量的東西也常被當成攻擊武器。
韓國國會暴力首次名聞世界是在2004年,當時國會審議彈劾盧武鉉總統案,效忠盧武鉉的議員為阻止這次“政變”,拒絕離開主席臺,國會警衛企圖驅逐時,爆發全武行。2008年12月,國會審理韓美自由貿易協議,執政黨議員為火速通過議案,鎖住會議室,反對派議員動用大錘和電鋸企圖沖進會議室,房間里的議員則用家具堵住門口,還用滅火器對付在野議員。全球觀眾透過電視看到這令人瞠目的一幕。反對派占領議會大樓12天后,雙方終于達成妥協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