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忠
冀南銀行是晉冀魯豫邊區的地方性銀行。抗日戰爭時期,為適應抗戰形勢需要,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晉冀邊區政府決定設立自己的金融機構,發行冀鈔。該行于1939年10月15日成立,總行設于山西黎城縣小寨村,印刷廠分別設于左權(遼縣)桐峪、黎城小寨溝一帶的自然村。冀鈔共發行面額有19類、47種之多。1948年8月冀南銀行與晉察冀邊區銀行在石家莊合并為華北銀行。
這套冀南銀行發行的背書式票樣共有三種,規格均為長160,寬82mm,面額分別為貳百圓、伍百圓、壹千圓,票正面中央左側圖案均為湖水映襯下的寶塔、單檐歇山建筑群,右側為花瓣組成,并加印“票樣”空心大字,上方為編號,票面右上方印有“冀南銀行”行名,中央分別印有貳百圓、伍百圓、壹千圓面值,右側印有“出票日中華民國三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左側印有“到期日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六月三十日”,下中印有“憑票即付一律通用”,左右蓋有“經理之章、副理之章”,下邊沿印有“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印”,票面四角分別印有“本票”與“貳百、伍百、壹千”字樣,票左側邊沿由齊封編號及號碼組成,票面分別采用紅、綠、藍三色印刷。票樣背面為“背書欄”其內容分別為年、月、日,轉讓人、保證人(姓名蓋章)還有“本欄填滿可另粘紙”告示,右側印有本票使用說明:1.為了解決商業交易困難便利攜帶發行本票;2.限在太行區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分區可以轉讓使用本行十足兌換本位幣;3.轉讓時為防止假造保護持票人權益轉讓人作找保實行背書手續;4.磨損涂污難辨真假票額及號碼者不予兌換;5.本票概不掛失;6.到期務必兌換否則不準使用。
從此套票樣看,構圖簡潔大方,印刷精美,流通時間短(不足十個月),在區票中實為罕見,也是區票中屬于公債性質流通幣,尚屬首次發行與發現,填補了公債區票(冀鈔)在流通領域中的一個空白,其在戰爭年代僅僅流通使用285天時間,為解決商業交易困難、保障老區人民生產生活所需和抗擊日寇,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
(責任編輯劉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