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視人口逐漸降低,上網人數卻愈來愈多。父母以前擔心電視不良節目會對小孩造成負面影響,現在他們更擔心網絡,親子之間在家里打起了網絡“諜對諜”。
危險之網
美國研究機構Common Sense Media的數字顯示,高達85%的父母認為,在所有媒體中,網絡最有可能對小孩帶來風險。這個數字遠高于認為電視比較危險的13%。
家里的小孩擁有個人電腦的父母,別以為晚上10點把孩子趕到床上睡覺就好了。你要注意的,是你的小孩在房里用電腦在做什么、上網看了哪些訊息、跟什么人MSN。
以下的數字,可能會讓父母大皺眉頭。美國研究機構NCMEC今年11月的最新數字顯示,上網的青少年中,有71%曾收到陌生人傳來的訊息,45%曾在網絡上被陌生人詢問隱私,34%曾非主動地瀏覽到不當圖片,20%收到具色情誘惑的訊息。更令人擔憂的是,有30%青少年曾考慮跟素昧平生的網友見面,其中14%真的做了。
軟件相助
如今,父母不再只是擔憂,他們開始采取行動。不是坐在電腦旁邊監控小孩使用電腦,他們使用更聰明的方法購買監控軟件。《華爾街日報》報道,愈來愈多父母購買包括IMSater、Solid Oak Software BeNetSafe等網絡監控軟件。這些軟件比以前厲害的地方是,不只監看孩子瀏覽過哪些網頁,包括電子郵件、甚至使用MSN等即時通訊軟件的聊天內容,都能加以掌握。以IMSater為例,當小孩在MSN聊天內容出現色情的、具危險性的字眼,就會立刻通知父母。
這些軟件大約20~40美元,但最高檔的是今年11月剛推出的SpectorSoft,售價高達99.99美元。它不只發訊息通知父母關于小孩瀏覽過哪些網站、或MSN出現什么不當字眼,甚至把這些網頁與短信內容全部做成影像檔,讓父母一目了然,而且以“秒”為單位。
對青少年而言,網絡已經是他們的另一個世界,包括游樂場、休憩地以及社交中心。90%以上的父母肯定網絡幫助小孩啟發興趣,70%以上父母也認為網絡是重要的學習工具。科技本身是中立的,但父母自己得先進入網絡世界,才能協助孩子不受誤導。口(摘自《臺灣E天下》)
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09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