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余姚市,有一位叫金建芬的人,她下崗后兩次創業兩次成功,那么,究竟是什么樣的靈感和創意,讓她覺得賺錢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并因此創造了數千萬財富的呢?
填補空白.她首次創業取得了成功
1999年10月,在余姚市一家大型化工企業做出納的金建芬下崗了,那一年她32歲。
經過半年多的考察,于2000年春天,金建芬投資5萬元錢,在余姚市開了一家彩球坊,其業務就是給一些企事業單位搞開業、慶典活動。當時,這個行業在余姚市還是空白。三年多時間,金建芬就創造了1000多萬元財富,她的彩球坊也成了當地的知名企業。
金建芬的丈夫吳德華原先做裝潢生意,做了10年都沒有搞出名堂。到了2004年5月,吳德華關閉了裝潢公司,加入到彩球坊。夫妻倆由于經營理念不同,經常發生意見分歧,矛盾隨之而來。經過深思熟慮后,2004年6月的一天,金建芬做出了一個決定:彩球坊讓丈夫經營,自己重新創業。
再次創業。她承包了100畝荒山搞林下養雞
2004年10月中旬,金建芬突然告訴丈夫。她在余姚市牟山鎮承包了100多畝荒山,要建一個山莊。
余姚盛產楊梅,被稱為“楊梅之鄉”。很多地方種植的楊梅成熟時都是黑褐色的,只有牟山鎮這個叫西山的山區才能種植白楊梅。白楊梅又分粉紅種和水晶種.特別是這種水晶白楊梅很少見。金建芬承包這片荒山就是要栽種白楊梅。
2005年6月,100多畝的荒山終于開發完成,金建芬種上了白楊梅,并套種了一些黑石榴。楊梅幼苗從栽種到掛果,需要7年時間,為了縮短周期,金建芬栽種的是已經生長了4年的楊梅樹。盡管這樣,也要三年的時間才能結果。于是,金建芬引進套養了7000多只鵲山雞和美林土雞,在山莊里的林下放養。這種鵲山雞是經過幾代馴化的野雞,飼喂7個月長到2斤左右就可以上市。
雞的毛非常瀑亮,尾巴像孔雀一樣,腿細,吃的少,在野外都吃草、蟲子。而且,這種雞一扔就會飛。
2006年春節前夕,金建芬喂養的第一批3000多只鵲山雞和美林土雞長成了。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3000多只雞,金建芬全部送給了當地的敬老院和駐軍。
第二批4000多只雞養成后.金建芬定價:鵲山雞每只80元,美林土雞每只30元。不到半個月就全部賣完了。隨后,金建芬又擴大了養殖規模,每月套養2000多只美林土雞和1000多只鵲山野雞,一年出欄近4萬只。雖然楊梅樹還沒有掛果.僅賣雞,金建芬一年就盈利100多萬元。
到了2008年,金建芬僅靠養雞就掙了500多萬元。而此時,她種植的白楊梅也開始掛果。在牟山鎮的這個深山里,楊梅一直都不好賣,而金建芬又有什么辦法,把100多畝的楊梅賣出去了呢?
建起農莊,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
2008年4月,金建芬山莊里的100多畝白楊梅中,有20多畝開始掛果。
牟山鎮地處深山,以前很少有人知道白楊梅。金建芬決定把顧客引進來品嘗購買。于是她帶著幾個員工來到上海。她和員工們一起,在上海連續呆了一個多星期,推廣宣傳自己的白楊梅,并與一些旅游公司接洽。
從上海回來后,金建芬把承包的山莊圍起來,又投資10多萬元錢,修建了一條從外邊通向山莊的砂石路。一切準備就緒.只等著實施自己精心布置的計劃。
2008年6月中旬,采摘楊梅的季節到來了。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大量的游客從上海和周邊地區涌進了金建芬的山莊。20元一張門票,游客進入山莊后,可以隨意采摘、品嘗楊梅。同時.按不同的規格,分別以一斤15元、20元、30元等價格賣楊梅給游客,很少見的水晶白楊梅,賣到120元一斤。
金建芬還在山莊里辦起了農家樂飯店,用鵲山雞和美林土雞菜肴招待游客,走的時候,很多游客還會買幾只雞帶回去。半個月的時間。金建芬的山莊接待了25000多名游客,光門票就賣了50多萬元,加上賣楊梅和雞,收入將近300萬元。2009年,金建芬山莊里的楊梅樹有40多畝都掛果了.一年能達到400多萬元的收入。原先外人都不愿意進來的荒山野嶺,金建芬只用了3年時間,就將其變成了年創產值近1000萬元的花果山。
據《致富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