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忌剛
【摘要】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全球一體化,我國新聞事業獲得快速發展。同時,西方一些不好的東西也進入我國,侵蝕著干部群眾,包括新聞工作者。造成部分新聞工作者黨性缺失,職業道德退化,核心價值體系和執業理念受到影響。作為一名基層新聞工作者,如何增強黨性,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更好地服務于新聞宣傳工作、更好地服務于黨和人民的事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關鍵詞】黨性 職業道德 核心價值體系
現在的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全球一體化,我國新聞事業獲得快速發展。同時,西方一些不好的東西也進入我國,侵蝕著干部和群眾,包括我們新聞工作者。導致部分新聞工作者不同程度地存在黨性缺失,職業道德退化,核心價值體系和執業理念受到影響,給我黨的新聞宣傳事業造成了一定危害,阻礙了新聞宣傳事業的良性發展。我們新聞工作者,特別是廣大的基層新聞工作者,作為媒體在基層的代表和黨委、政府在基層的喉舌、人民群眾的代言人,要更加重視增強黨性,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增強抗腐防變能力,更好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服務。
黨性,是一個政黨固有的本質屬性,是階級性的集中體現,它蘊涵著黨的性質,關聯著黨的作風,規范著黨員行為,體現著黨的形象,決定著黨的命運。有些人或許會認為,黨性和職業道德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不同概念,黨性是共產黨員新聞工作者的事,與非共產黨員新聞工作者無關。這種觀點是嚴重錯誤的。因為新聞事業屬社會上層建筑意識形態范疇,黨性和職業道德雖然是不同的概念,但新聞職業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基礎之上,自然和黨性密切相關。
為什么說新聞工作者特別是廣大的基層新聞工作者要增強黨性,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呢?因為新聞工作是黨和人民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黨的命運休戚與共,與人民群眾心心相印,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歷程息息相關。黨性原則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原則體系中的基本原則,作為一名黨的新聞工作者,就意味著要自覺地、堅定地站在無產階級的立場上,反映勞動人民的利益。而廣大的基層新聞工作者作為黨和政府在基層的喉舌、人民的代言人,點多面廣,在新聞媒介中和廣大人民群眾接觸最廣泛、聯系最密切,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廣大人民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對廣大人民群眾影響很大。基層新聞工作者如果不增強黨性、不加強職業道德,就無法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維護新聞宣傳的真實性和客觀公正性;就會誤導群眾,影響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影響黨的執政基礎。另外,在廣大的基層新聞工作者中,有的同志受西方腐朽思想侵蝕,導致黨性缺失,不講職業道德,在群眾中的影響極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基層新聞媒體在群眾中的影響力、公信力和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
基層新聞工作者如何才能增強黨性,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呢?筆者認為,核心在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關鍵要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同志;重在學習和制度建設。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做到在堅持學習中、實踐磨礪中、制度建設中和嚴格監督中增強黨性,加強職業道德。
具體地講,基層新聞工作者增強黨性,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反映著人們對未來的向往和對真理的追求,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動力。胡錦濤同志強調:“理想信念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更是一個實踐問題”。這一論斷說明,只有通過理論學習,認識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才能不斷增強黨性,加強職業道德;才能保持清醒頭腦,辨明前進方向,確保任何時候都在理想信念上不猶疑、不含糊、不動搖;才能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迎接挑戰、百折不撓、戰勝困難。
其次要在政治上做到與中央保持一致、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思想上做到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實事求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馬克思主義作為一套完整的科學體系,是無產階級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以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體系作為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指導思想,運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認識和反映客觀世界,處理新聞工作中的各種關系,是社會主義新聞黨性的要求,是社會主義新聞工作根本原則。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根本宗旨,毛澤東同志指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團體的利益出發。這就是我們的出發點。”基層新聞媒介和基層新聞工作者作為黨和政府在基層的喉舌,人民的代言人,必須始終不渝地貫徹和堅持。有了良好的宗旨意識,我們就能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利益觀,就能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組織、正確對待同志。
第三,要多讀書、多學習,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內涵,增強社會責任感。
哲人曰: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勤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是增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之基,是提升能力、勝任工作之本。基層新聞工作者黨性修養不強與職業道德滑坡,根本原因在于放松了學習。“新聞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征,是指新聞職業道德區別于包括一般社會公德和別種行業職業道德在內的其它社會現象的內在規定”。既然是內在規定,就必須要通過自律的方式才能發揮作用。要達到自律,就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提升,只有通過在學習中多讀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多讀古今中外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在讀書中提高思想水平、提升基層新聞工作者的素質,才能使基層新聞工作者在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內涵,增強社會責任感的基礎上,增強黨性,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將職業道德意識內化為自己的職業本色。
在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內涵上,還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以下幾組關系:
1、黨和政府的喉舌與人民的代言人
我們黨的宗旨本身就是為人民服務,她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新聞工作作為黨的喉舌宣傳黨的政策,也就是維護了人民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呼聲。
2、黨性與新聞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原則在思想、政治和組織上的要求,是新聞媒介貫徹黨性的根本保證,這同新聞工作者積極、主動、奮發有為地工作并不矛盾。
3、黨性與新聞工作的客觀、公正、自由
堅持黨性要求新聞工作者不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而且要在新聞報道中客觀公正地反映實際。社會主義新聞工作者只有堅持黨性,實事求是地對客觀事物進行科學分析和準確判斷,其報道才能從根本上體現最大多數人的利益,真正做到客觀公正。
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好這三者的關系,才能真正實現正確把握社會主義新聞工作黨性原則的內涵,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不變質、不變色,更好地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服好務。■
參考文獻
1、南長森,新聞精品生產與新聞職業道德建設,當代傳播,2006
2、[蘇]E·普羅霍羅夫 等著,趙水福 等譯,新聞學概論,新華出版社,1987年版
3、國家廣電總局人事教育司 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傳播學院 編,新聞傳播學基礎知識,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電視臺)
責任編輯:姚少寶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