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麗暉
【關鍵詞】播音員 主持人 低俗之風 科學發展觀
今年4月以來,隨著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凈化社會文化環境 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若干意見》下發和“全國廣播電視凈化社會文化環境與抵制低俗之風工作會議”的召開,全國聲屏又一次刮起了圍剿“黃色電波”的風暴。其實,抵制低俗文化、情色文化、暴力文化是新聞宣傳部門的一貫方針。自2007年4月以來,國家廣電總局已陸續發出多個通知、通告和禁令,叫停了一大批低俗的選秀節目、涉性下流血腥的醫療服務節目等,取得了相當明顯的效果。我們基層的廣電文化工作者,理應有高度的文化自律和道德自律,尤其是作為廣播電視的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更應該加強思想修養,積累豐富知識,提高精神境界,培養高尚人格,始終堅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和品格的自我塑造,自覺爭做健康文化傳播的使者和抵制低俗之風的先鋒。
一、乘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東風,認真排查當前播音員主持人出偏、出位、失位的種種問題
時下全國各級廣播電視機構,都在按照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的部署,開展扎扎實實的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教活動,而且目前大多已進入排查問題、剖析整改階段,這是整改低俗現象的良好契機。我們廣播電視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是媒體的“品相”和“臉面”,是廣播電視傳播的最后一環,代表著媒體的公眾形象。在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時代愈來愈明朗化的今天,任何人都不應低估播音員主持人的不良表現帶來負面社會影響和對媒體形象的損害。從近三年國家廣電總局多次通報批評和勒令叫停的若干節目來看,所謂低俗不少就低俗在播音員主持人身上。因此,在任何一級廣電媒體,播音員主持人隊伍的培養和建設都顯得十分迫切和尤為重要。
我們江蘇省廣電系統是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節目監管細則》貫徹實施的試點單位,早于2007年9月開始,江蘇省廣電局各試點頻道頻率在認真貫徹落實配套方案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實際和節目運作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將《細則》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像我們鹽城廣播電視臺,在管理流程方面,不僅對自辦節目實行責任編輯、制片人,頻道總監三級審查,還每月堅持專家評審、群眾代表評議、用戶問卷調查三次社會評議,閉環監管、三級處罰。市委宣傳部還每月組織一次領導、專家和業內主管負責人集體評議,確保聲屏長年凈化,低俗節目不能與受眾見面。但是,作為廣電媒體的實踐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筆者借助網絡和數字電視之便,每天都在搜索觀看全國各地的廣播電視節目,在汲取“他山之石”成功經驗的同時,也發現時至今日仍然有些地方廣電媒體的播音員主持人存在著出偏、出位、失位的問題,還在低俗、庸俗、媚俗的邊緣上打“擦邊球”,概括起來大體有以下幾種情況:
1、政治敏感遲鈍,出語不顧政治影響。有一些播音員主持人缺乏應有的政治敏感和政治水準,不了解黨和國家各個階段的中心工作。具體表現為出語不嚴謹,經不起推敲。比如:某電視臺主持人在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主題宣傳節目導語中說:“今年是祖國母親60華誕,敬愛的母親60歲了,一個甲子,她越活越年輕。”這種導語把新中國比做母親,固然很好。但新中國建國前的祖國難道就不是華夏子孫的母親啦?顯然不確切。又如:某電視臺文藝類節目主持人贊揚一名參加某項才藝大賽的選手所唱的流行歌曲時說:“告訴大家,他以前不會唱歌,只能唱些五星紅旗啦、國歌啦一類東西……”這位主持人把經典中的經典“五星紅旗”和“國歌”說成“一類東西”,還說唱“五星紅旗”和“國歌”是“不會唱歌”,可見導向偏差多么嚴重!
2、主流價值觀缺失,價值導向是非模糊。有部分廣播的夜間節目,簡直就像“性藥大賣場”,誰給錢就不厭其煩地為其作夸大宣傳,主持人本職缺位、職業操守缺席,不能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道德導向、文化導向和價值導向;也有些電視廣告節目主持人,宣傳推介某項減肥飲品、藥物信口開河,亂作比喻,故意調侃,嘩眾取寵。如“胖企鵝成了美小鴨”、“過去是柏油桶,男人找不到一點曲線美;現在是香水瓶,男人們見了就著迷”等,讓受眾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3、偏離道德準繩,傳播文化垃圾。有些游戲類、競技類、才藝選秀類節目不斷變換名稱,實骨子還是“選美”“選秀”。節目中,主持人為了追求噱頭和轟動效應,不尊重選手的人格,動輒用臟話、粗話、挖苦話、甚至揭人隱私的話挑逗觀眾,以整人手段虐待選手,以丑為美,以污辱選手為榮,甚至以名人、藝人的花邊新聞、丑聞為話題,隨意曝光他人的私生活,毫無社會責任,喪失主持人應有的尊嚴和起碼的道德準則。
4、衣著失度,語言失態,造型失當,舉止失美。有些主持人為了展示個性,不顧節目的定位和傳播對象,故意燙獅子頭、剃禿頭、吹刺猬頭或者只留腦門一撮毛頭;衣著上穿露胸、露背裝,說話擠眉弄眼,熱衷性挑逗、性暗示,刻意降低品味;有些綜藝娛樂類節目經??吹絻蓚€主持人在一起調侃捉弄觀眾,甚至打情罵俏,低級搞笑;引導互動總是問一些你喜歡哪個男人,初戀情人是誰,什么時候結婚等庸俗問題,讓觀眾覺得關系暖昧,不倫不類。
二、播音員主持人出偏、出位、失位的原因分析
1、有些媒體領導層對抵制低俗之風認識不足,措施不力,工作上存在薄弱環節。有些基層廣電單位的領導思想上存在偏差,認識上不夠到位,對低俗之風的性質、危害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傷害認識不足。誤認為低俗界限難劃定,只要不違背法律、不被群眾舉報,能把收聽率收視率拼上去就會帶來市場效益,所以也就睜只眼閉只眼,放任下邊頻道總監和制片人去操作。由此便造成抵制低俗之風的法律手段、經濟手段都不夠,內部法規制度也不健全,科學的節目評價體系也不完善,對有的低俗現象缺少判斷標準和處理方法,工作中依據不足,監管不嚴。
2、經濟利益驅動和國際背景影響,使得一些播音員和節目主持人是非界限界模糊,美丑難分。從廣播電視自身來講,低俗之風滋生的重要內因,就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F在,各級地方廣電媒體,考核從業人員的基本方法仍然是收聽率和收視率。廣播談覆蓋面和入戶率,電視主要靠央視索福瑞調查公司調查的樣本戶收視率。各個電視實體主要靠收視率高低來考量工作績效。電視媒體的頻道總監、制片人為了經濟效益,總是會指使或暗示播音員主持人取悅受眾。而一些企望搶占市場的保健品、化妝品、性藥品、減肥器械、藥品的廣告商則乘虛而入,從而使播音員主持人成為低俗文化的傳播者和犧牲品。再從國際背景來說,低俗現象是全球廣播影視面臨的共同問題。有些地方廣電媒體盲目抄襲模仿境外廣播電視節目,卻忘記了“批判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根本原則,失去了應有的政治敏感性和辨別力。
3、播音員主持人放松學習和錘煉,缺乏應有的文化自覺。播音員主持人如果平時不注重學習,政治文化修養不足,業務知識貧乏,就會語言空乏無力,很多是非不辨。那么,他(她)播音主持的節目也只能是照本宣科,干巴巴的味同嚼蠟,也難免不有意無意地表現出低俗現象。比如,日前筆者見一家市級電視媒體的民生類節目主持人走進社區采訪時說:“今年是農歷潤五月,民間有個說法是兒女要給父母上人買雙拖鞋把老人‘拖住,買瓶油把老人‘油(留)住……”這種外景出鏡前導客觀上起了傳播迷信和傳播謠言的作用,應該說是明顯的低俗和誤導。
三、播音員主持人勇當抵制低俗之風先鋒的途徑思考
1、各級廣電媒體的領導層要重視加強在職從業人員的培訓,借助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契機,進一步推進人才隊伍建設。國家廣電總局提出“抵制低俗之風必須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誰主管誰負責,關鍵要抓好人才隊伍建設?!钡种频退字L必須下決心抓好人才培訓,同時加強行業管理,規范行業行為,引導從業人員自覺踐行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為凈化社會環境做貢獻。要想方設法加強播音員主持人的政治文化修養,讓他們學時事、學政治、學法律和學習各種社會經濟知識,堅決改變重選拔、輕培養的局面。不僅局(臺)要訓,頻率頻道要訓,欄目組也要培訓。主持人本身更要確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管是哪一級廣播電視媒體,播音員主持人只有具備敏銳的政治頭腦、扎實的文化功底、廣博的知識積累和靈活的語言轉換及駕馭現場的能力,才能緊跟時代要求,提高受眾審美水平,實現良好的傳播效果。
2、播音員主持人自身要不斷實踐,認真備稿,時時刻刻注重加強自身業務素質培養。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資質再好的播音員主持人,都要在不斷地學習“充電”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提升自我。時下,地方廣電媒體有不少播音員主持人重感性、輕理性,重展示自我而輕提升內質,重個人時尚而輕廣大受眾的感受;有的視模仿港臺腔為時髦;有的不備稿不鉆研,拿到稿子念完了事,也有的參與互動時信口開河,文化底蘊嚴重不足。由于學養不夠,理論功底不深厚,導致錄制節目時反應遲鈍,掌控節目導向和走勢能力很差,甚至出現跑題、偏題。所以,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教活動中,要大力加強播音員主持人的敬業教育,多組織一些學研交流活動。還要通過評選首席播音員主持人活動,激勵年輕的播音員主持人敬業愛崗、奮發向上。
3、廣播電視機構要切實加強對播音員主持人的管理,堅決改變重使用、輕管理的情況。筆者認為應對本頻率、本頻道節目的定位、創意、播音員主持人的配備及受眾的認知度、認同度進行廣泛調查研究,尋找薄弱環節,擬定整改措施;對非本單位、本系統人員參與播音主持人,要迅速研究出臺一些如何管理、如何規范、如何準入、如何獎懲和退出等制度條例,堵疏結合,獎罰并重,切實解決目前有些地方廣電媒體存在的入門門檻過低、失于管理、放任自流的問題。使播音員主持人隊伍的人才管理、行政管理、業務管理和出入境節目管理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法制化,使播音員主持人真正成為凈化社會文化環境,抵制低俗之風的先鋒!■
(作者:江蘇鹽城廣播電視臺電視二套播音主持部主任)
責任編輯:周蕾 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