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波
【關鍵詞】地市黨報 發展 策略
由于受到新媒體和金融危機的雙重沖擊,中國報業整體發展的增速放緩,加之媒體生產成本快速上漲、經營粗放等因素影響,地市黨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因此,體制制約論、資源貧乏論、大報擠壓論、人才瓶頸論和報媒劣勢論等悲觀論調在地市報中蔓延。面對以上這些思潮,筆者以為,重要的是信心,應科學分析當前報業發展形勢,危中尋機,積極謀劃應對之策,方能贏得新一輪發展的先機。
一、地市黨報發展所面對的不利因素
就當前地市黨報發展所面臨的環境而言,的確存在諸多不利因素。
從外部看,主要有:一是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使得支持報業發展的重要支柱——廣告不容樂觀,主要行業廣告投放缺乏明顯的上行動力,以《蚌埠日報》為例,從今年一季度廣告經營分析報告看,房地產、批發市場、汽車、公告和商業類的廣告開發量比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二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傳播形態,以其時效性強、互動性強、圖文并茂、海量信息傳播等特點,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重要渠道,在分流著傳統媒體讀者的同時,也分享著傳統媒體的廣告蛋糕。三是中央和省級的平面媒體憑借自身的品牌、人才、管理和資金等優勢,不斷向其它城市滲透,與地市黨報爭奪新聞資源、受眾和廣告市場份額。而新聞出版總署出臺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聞出版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跨媒體、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戰略重組”,無疑助推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中國報業面臨重大轉型和洗牌的速度也將會大大加快。
從內部看,地市黨報普遍存在單體規模小、經濟基礎薄弱、區域發展不平衡、體制機制不活、贏利渠道單一等問題。在新聞宣傳上,報道內容存在缺少深度,與群眾的關注點、利益點、興奮點契合得不夠密切的問題,形式上也缺少受眾所喜聞樂見的表達方式,削弱了親和力。員工隊伍普遍存在著結構不合理、層次偏底、知識老化等問題,受經濟條件所限,也很難留住高素質人才。此外,由于種種原因,部分地市黨報還缺乏創新精神,存在“等、靠、要”的依賴思想。
二、地市黨報發展的機遇和空間
面對諸多的挑戰,我們也應看到地市黨報仍然具有獨特的發展優勢和巨大的發展空間。
1、“三級黨報”格局為地市黨報發展提供了基本前提。前幾年報刊整頓,中央取消了縣級黨報,明確了中央、省、地市三級黨報的格局。作為輿論宣傳戰線上的一支生力軍,雖處在三級黨報中的最末一環,但也最具貼近性和親和力,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可信度,是當地黨和人民群眾之間進行溝通的最重要、最穩定的橋梁和紐帶,有著無可比擬的區域主流媒體的優勢。
2、新技術、新媒體的發展在給傳統媒體帶來沖擊的同時,也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首先是新技術、新設備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新聞出版的效率。二是借助新媒體,地市黨報能及時了解全國、全球的新聞熱點,有效地彌補了新聞資訊不足的缺陷,許多重大新聞事件,可以與省級以上報紙同時見諸報端,并且更早地傳遞到讀者的手中。三是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使得地市黨報可以利用網絡和通訊等新技術搭建的平臺,通過開設網站,開發手機報、電子報紙、視頻新聞等,加速與新媒體的融合,積極參與媒體間競爭。
3、經濟的強勢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為地市黨報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首先,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為報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其次,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隨著國家中西部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產業的梯度轉移,二、三線城市經濟總量迅速增長,對媒體發展起到拉動作用。第三,《全國報紙出版業“十一五”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地市報業市場振興計劃,力爭在“十一五”期末將一般地市報紙平均期發行量由目前不足3.5萬份提高到至6萬份以上,報業收入實現翻番,形成全國報業新一輪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這都給地市黨報留下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三、地方黨報發展應把握的幾個要點
l、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是地市黨報發展的根本
去年,胡錦濤總書記到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發表重要講話,要求新聞宣傳要做到“五個必須”,第一個就是“必須堅持黨性原則,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黨報姓黨”,在新聞報道、版面編排、經營活動中一定要充分體現這一要求。
2、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是地市黨報發展的前提
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順應報業發展的趨勢,進一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完善科學、規范的內部管理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充分發揮黨報的資源優勢和品牌優勢,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斷拓展報社多元化發展的路子,壯大報業經濟。這幾年,蚌埠日報社在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先后組建了新聞廣告公司、報業傳媒公司、印務公司、房地產公司、旅游公司等,延伸報業發展的產業鏈,整體競爭實力得到大大增強。
3、加快與新媒體的融合,是地市黨報發展的有效途徑
要通過采用新技術,一方面推動報業產業升級,更好地發揮地市黨報權威性和公信力,增強互動性和服務性;另一方面搭建網絡平臺,發揮紙媒傳統的采編優勢,力爭成為當地新媒體的新聞產品生產商和供應商,牢牢把握話語權,這既是作為當地主流媒體的地市黨報義不容辭的責任,也將有助于黨報借助新媒體提升影響力和競爭力。
4、打造人才高地,是地市黨報發展的關鍵
要多渠道培養和集聚高素質人才,建立良好的用人分配機制,通過建立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積極克服地市黨報經濟實力不強、收入待遇偏低的不足,在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和適當待遇留人方面下功夫。特別是要加強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使其成為報社發展的精英和中堅。
5、強化創新意識,是地市黨報發展的不竭動力
要堅持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報業發展的規律,不斷創新觀念、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法、創新手段,增強輿論引導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創新發展方式,創新管理模式,創新企業文化,破解制約報社發展的各種難題,積極應對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實現科學、和諧、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單位:蚌埠日報社)
責任編輯:姚少寶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