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偉
抗生素有窄譜和廣譜之分,它們各有長處和短處,所以,使用起來也很有講究——
打開抗生素的說明書,你會發現,有的抗生素像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從咽炎、中耳炎到肺炎、腸炎等都能治;而有的抗生素適用范圍卻很小,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適用范圍越廣的越好?還是從頭說起吧——
窄譜&廣譜:抗菌范圍不同
抗生素通常是指由細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繁殖過程中產生的、能夠殺滅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一類物質,用于治療敏感細菌所致的感染。
在抗生素類藥中,又分為窄譜和廣譜兩種。說到窄譜和廣譜,首先要弄清楚一個概念:什么叫“譜”?所謂譜,就是范圍的大小。廣譜,就是范圍大;窄譜,就是范圍小。每種抗生素都有自己的抗菌范圍,稱為抗菌譜。
引起我們人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種類繁多,有的抗生素是只針對其中個別的細菌可以產生殺菌或抑制作用,而有的抗生素是可以針對比較多的病原微生物進行抑制和殺滅。針對的細菌越少,它的抗菌譜就越窄,反之,針對的細菌越多,抗菌譜就越廣。
窄譜&廣譜:抗菌效果不同
抗生素能夠幫助我們將體內致使我們感染的細菌殺滅,但是,在消滅危害我們身體的細菌時,我們體內正常的菌群同樣也會被抗生素殺滅或抑制。

正常菌群受抗生素影響的大小,和選用抗生素的抗菌譜有關系,也就是說,和抗菌譜的廣與窄有關系。窄譜抗生素只對一種或少數細菌有活性,廣譜抗生素可對兩種或較多細菌有活性,而超廣譜抗生素對多種或大多數細菌有活性。抗生素的抗菌譜越廣,受影響的細菌譜也越廣,被殺滅或抑制的正常菌群也就越多。
總的來說,窄譜抗生素針對性強,不容易產生二重感染,但在治療嚴重或混合多種細菌感染時,需要聯合用藥。而廣譜抗生素抗菌譜廣,應用范圍大,容易產生耐藥、二重感染等,針對性也不如窄譜抗生素強。所以廣譜抗生素和窄譜抗生素各有利弊。
窄譜&廣譜:首先選擇窄譜
那孩子感冒、發熱、腹瀉時,需不需要用抗生素?窄譜抗生素和廣譜抗生素又分別在什么情況下用呢?下面這幾點是要牢記的。
● 感冒絕大多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只要沒有并發癥如中耳炎、鼻竇炎、淋巴結炎等,就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腹瀉時,如果大便中沒有白細胞、紅細胞,也不必使用抗生素。
● 孩子患了感染性疾病,應首先明確感染的病原體,再選擇有針對性的抗生素,也就是說先選窄譜抗生素。如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細菌多為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可選擇羥氨芐青霉素(阿莫西林)、頭孢氨芐、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抗菌譜較窄的抗生素;患腹瀉、腸炎時可選擇多粘菌素、羥氨芐青霉素等窄譜抗生素。若以上藥物無效時,可選擇廣譜抗生素如頭孢克洛、頭孢克肟等,在使用時一定要控制劑量和療程,如長期(2周以上)大劑量使用可破壞體內正常細菌,造成繼發真菌感染,出現鵝口瘡和腹瀉。
● 只有在對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不太明確的情況下,才選用廣譜抗生素。但是一旦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以后,就應該換成有針對性的窄譜抗生素。
兒科醫生提醒
● 如果孩子感染明確,應首選有針對性的窄譜類抗生素。
● 由于孩子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各個器官發育不成熟,應盡量選擇副作用較小的藥物,無特殊情況應首選青霉素、頭孢類。如果對這兩種藥物過敏,可改用大環內酯類。
● 優先選擇口服類抗生素,口服抗生素要優于靜脈注射。目前兒科較少使用肌肉注射抗生素,因為療效不好,還容易損傷坐骨神經,導致臀肌攣縮等嚴重并發癥。如孩子病情逐漸減輕,可以繼續治療;如果用藥后病情不見好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 相比較于廣譜抗生素,窄譜抗生素價格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