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宸熙
【摘要】本文從大眾傳媒的傳播效果的角度,在經過調研活動獲得數據的基礎上,分析新疆維吾爾族讀者接觸報紙現狀,并進行經驗性總結。
【關鍵詞】新疆 維吾爾族讀者 報紙
為了了解維吾爾族讀者接觸報紙的現狀與信息需求量,以及影響維吾爾文報紙傳播效果的諸多因素,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課題組成員在全彊范圍內對維吾爾族接觸媒介的受眾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調研活動,發放110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949份。調查問卷包括讀者的閱讀興趣、讀報時間、閱讀動機、報紙來源、報紙評價、影響讀報的原因等內容。
新疆維吾爾族讀者接觸報紙的基本情況分析
1、各地區維吾爾族讀者接觸報紙的情況
(1)報紙覆蓋率。據統計,在11個抽樣地區中,當地維吾爾群眾能讀到報紙的為923人,占總樣本量的96.94%,報紙覆蓋率比2002年的89.22%高了7.72個百分點。這證明經過6年的發展,維吾爾文報紙發行區域在擴大。
(2)報紙接觸率。發行區域的擴大并不代表讀者人數的增加。正好相反,數據顯示,2008年,維吾爾讀者報紙接觸率為75.66%。讀報紙的維吾爾族人口比例比6年前有所減少。

這也與新疆整體報業的發展相一致的。據07年《新疆統計年鑒》,2006年報紙的發行種數只占2000年發行數的43.61%,發行份數為51.33%。報業整體發行量下滑趨勢明顯。
調查顯示,烏魯木齊、克拉瑪依、伊犁等地區的讀者對報紙的接觸情況好于其他地區,特別是烏魯木齊和克拉瑪依,這兩個城市經濟發展狀況較好,人們的文化水平相對較高,有比較好的閱讀習慣。和田地區的維吾爾族群眾報紙接觸率最低,幾乎不讀報紙的人所占比重為37.38%、其次是喀什地區,為28.81%。這與當地的經濟收入、報紙的發行情況,維吾爾族群眾讀報習慣、看電視聽廣播代替報紙都有關系。各地區維吾爾族接觸報紙的具體數字見表1
2、維吾爾族群眾反映不讀報的主要原因。
調查數據顯示,維吾爾族讀者不喜歡讀報紙的原因有“文化低”、“沒時間”、“用電視廣播代替”、“收入低買不起”等。詳細情況見圖1。
(1)從數據可以看出,影響維吾爾族群眾不讀報紙的主要原因是電視和廣播的替代作用,這一比例為50.65%。
(2)排名第二的因素是沒有時間,所占比重為34.63%。這說明隨著當前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越來越不愿意在讀報紙上花費時間,轉而尋求更為快捷及時方便的信息渠道。
(3)選擇文化低這一因素的只占被訪者人數的6.06%。一般認為,新疆維吾爾族讀者接觸報紙的情況,與文化水平和經濟狀況是密切相關的。但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文化程度和報紙接觸率并不成正比,接觸過報紙最多的是初中學歷的讀者;但文化程度與讀者經常讀報紙的情況有直接關系,學歷越高,經常看報的比率也就越高。詳細百分比請看表2
(4)因為收入低問題不看報紙的人群中,從各地區的情況來看,比例最高的是喀什地區,所占比例為22.59%,其次為和田地區,占22.50%;第三位是伊犁州,為17.65%。這基本與當地的經濟水平成相一致。詳細情況見表3
(5)在影響看報情況的諸方面因素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報紙從出版到到達讀者手中的時間。發行時間越短,新聞的時效性越強,讀者獲取信息的效率越高,對報紙的依賴性就越強。
3、讀者使用文字的情況
在被調查的維吾爾族讀者當中,有87.33%的讀者只使用維吾爾語言和文字閱讀報紙,有12.67%的人使用維、漢兩種語言讀報紙。烏魯木齊與克拉瑪依兩地使用維、漢雙語比例遠高于其它地區,分別為28.97%和23.81%。在只使用維吾爾語言和文字閱讀報紙的群眾中,比例較高的地區有和田、喀什和阿圖什等地。特別是和田,這一比例為97.01%,這些地方維吾爾族聚集度比較高。人們對漢語的使用率比較低,使用漢語閱讀報紙的就相對很少,基本上都是政府工作人員。(見表4)
4、報紙的來源情況

從本次調查顯示的結果來看,在維吾爾族讀者中,公費訂閱率依然較高,有39.14%的讀者閱讀公費訂閱的報紙。在新疆許多農村、牧區、半山區、山區和草原地區普遍沒有售報點。通過實地調查,我們得知不少農牧民由于家庭經濟條件以及報刊發行情況所限。他們對信息的獲取及其傳播媒介處于一種麻木狀態。在不少人眼中,通過報紙獲得信息,離他們實在太遙遠了。調查當中,不少讀者向我們反映,許多縣、村干部受到強行攤派,是為完成任務而訂報。他們稱,讀報其實是一種重復勞動,因為報紙上的大部分新聞他們此前就從電視中看到了。訂報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額外的負擔。
5、報紙的發行時間
在讀報紙的718名群眾中,能看到當天的報紙比例靠前的分別是烏魯木齊市,這一比例為76.64%的,克拉瑪依市為71.43%,吐魯番地區為60.00%,昌吉州為58.33%。這些地方的報業相對發達,報紙發行情況較好。
調查當中,許多南疆地區維吾爾族讀者反映,報紙投遞得比較慢,使得他們往往看不到當天的報紙,只能讀到兩三天以前的報紙。
這一問題也反映在數據中,全疆平均有23.26%的讀者看三天以前的報紙,這一比例在南疆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更高。其中和田41.79%、喀什33.33%。具體數據參看表6
6、讀者讀報時的內容取向
調查發現維吾爾族讀者對國內和國際新聞的關注度遠高于區內新聞。有53.06%的讀者選擇看國內新聞,有52.92%的讀者選擇國際新聞,選擇區內新聞讀者的只有37.60%。讀者最喜歡讀的報紙版塊是要聞版,最不愛讀的是廣告版。報紙內容中讀者最不感興趣的是會議報道、理論文章等,認為這類新聞宣傳色彩過濃,貼近性較差。
調查顯示:維吾爾族讀者的信息消費趨向表現為注重現實性、娛樂性的特點。在這次調查所列出的十多種的新聞與信息中,法律類新聞被選率52.79%;反映群眾呼聲的新聞的被選率位居第二,達到43.59%;社會類新聞的被選率位居第三,占41.23%;倒數后三位的分別是先進典型報道,占15.46%;民族團結類,占21.17%;青少年教育報道,占22.42%。在調查中,不少讀者反映維吾爾文報紙的法律新聞報道層次較好,希望漢文報紙加強國內外新聞和法律新聞的報道,同時增加知識類新聞的報道。
7、讀者對大眾媒介內容的評價
調查顯示有46.89%的維吾爾族讀者認為廣播、電視、報紙上關于民族類的內容豐富,有32.35%的群眾認為這一內容較貧乏。有20.76%的群眾選擇一般。
在對“我區新聞媒體在新聞傳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這一題目的選擇中,比例最高的是“反映群眾呼聲不夠”,達到了55.64%;其次為“輿論監督力比較薄弱”,占44.99%;有30.98%的群眾選擇“報道不全”。詳細情況見圖2

問題及建議
1、廣播、電視等電子新聞媒介的挑戰,使一些維吾爾文讀者流失。
近十多年來,由于來自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的威脅,紙質媒體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受到擠壓。據2007年新疆統計年鑒顯示,新疆廣播電視(尤其是電視)的發展速度遠遠地超過了報紙發展。從數量上看,報紙萎縮趨勢明顯。
對此我們建議進一步發展數字報業,嘗試開展手機報紙。報社可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網站,利用網絡來改變報社困境就成了最行之有效的做法。目前,已有一些維吾爾文報紙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并取得較大成功,如新疆《烏魯木齊晚報》等已經開始了數字出版戰略層面的考慮和戰略規劃的制定。
手機報紙也是傳統報紙順應數字化傳播技術發展的一條出路,其發展前景令人向往。
2、報紙發行依然存在問題,應做好報紙發行工作:
(1)進一步提高報紙覆蓋率,把報紙送到邊遠地區。
(2)增加零售攤點。方便群眾購買報紙。
(3)提高黨報的有效閱讀率,把黨報送到家。
3、要加強報紙的輿論監督功能,增加反映群眾呼聲的報道;要增強貼近性、滿足受眾的趣味性要求。
4、逐漸改變過去被動盲從的形象,著重報道讀者關心的熱點問題和重大社會問題。
(本文系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資金資助項目“新疆維吾爾族受眾與大眾傳媒接觸現狀研究”課題成果)
參考文獻
①阿斯買·尼亞孜.新聞傳播與少數民族受眾[M].新疆大學出版社,2007.
②新疆統計年鑒.新疆維吾爾統計局,2007.
(作者單位:新疆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2007級碩士研究生,指導老師阿斯買·尼亞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