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G高層花紅惹出是非,讓美國企業大佬們豐厚酬勞成眾矢之的,是金融大海嘯衍生出的課題。因為動用納稅人金錢救市,美國總統奧巴馬必須大聲苛責,但我不認為他不明白市場道理。
美國市場按照自由買賣規律辦事,企業主管大都屬于空降部隊,通過獵頭公司穿針引線,公開投標制的結果就產生天價薪酬。
所以,美國企業主管級人馬個個是打工皇帝,年薪以數千萬甚至上億美金計。這種畸形現象并非反射美國企業股東慷慨大方,領高薪當事人也未必個個視錢如命,但確實說明自由市場就是這么回事。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最近一位首席經濟師被挖角到中東某基金機構,它再次說明了人才競爭無邊界的事實,真正的人才奇貨可居,無時無刻面對接踵而至的挖角。而酬勞為最標準的底限,沒有認清這個事實而講話,一定與時代脫節。
時代是什么?少數天之驕子,像那些演藝圈偶像級人物或是體壇巨星,他們只需風光兩三年,獲取的財富便足以花三代(不過多數留不住錢財,這是另一話題)。
重量級拳王一場賽幾千萬八袋,網球賽冠軍獎金超過百萬美金,羽毛球則只得區區萬多元,成為世界冠軍難度一樣大,球拍大小與獎金多寡無關,市場才是最后關鍵。
同樣道理,美國企業主管級人馬天價酬勞,是經過自由市場系統操作,價高者得的結果。美國制度創造不少奇跡也制造很多泡沫,這次金融大海嘯就是闖了大禍!
認股權(Share Oplion)曾被全世界效仿,管理層必須在任內提升業務讓股價水漲船高,后者就直接惠及認股權。
結果是,很多管理者無法提升企業業務,卻刻意制造各種包裝手法推高股價,讓自己分配的認股權物有所值。濫用權力制造泡沫應該被批判,至于自由市場效應產生畸形高酬勞現象,則是兩碼子事。
納稅人錢財被征用于豐厚花紅,美國總統義憤填膺叱責有理,但這不意味著所有旁觀者都得跟著起哄。就好比看到明星有大筆錢財入袋一樣,他們都是自由市場產生的現象。自由市場沒有公平正義,只有供應需求決定價格。
高薪招才已經成為世界潮流,金融海嘯引發出群情激昂討伐。問題是我們并沒有取代方案。取代自由市場投標制價格無上限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