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圖
15世紀印加石匠用石錘和毅力打造出了位于秘魯羅卡角的印加羅卡宮殿,該宮殿的石墻由不規則的石塊構成。印加羅卡宮殿的墻是印加獨創建筑藝術的精華。建造時,印加石匠將石塊精確地安放在一起,不借助泥漿粘合,石塊間甚至找不到紙張厚度的縫隙。最令人驚訝的是這座宮殿靠近安第斯山脈,在經歷過6次左右大地震之后,宮殿仍完好無損。
2,畫布
如何讓城市注入活力?如果你是美國費城壁畫藝術項目的負責人簡·戈登,你會首先想到大型創作。25年前,戈登因賣噴漆罐給孩子們到處在墻上涂鴉受到抨擊。不久前,在她與藝術家肯特·吐溫切爾進行創作討論時,吐溫切爾建議她創作籃球運動的創始人J博士畫像,戈登采納了他的建議。戈登在完成這幅3層樓高的畫像時非常專注,這幅“J博士”也是她在壁畫項目近3000個作品中最喜愛的。
3,發電站
忘了美國百老匯的霓虹燈吧。北京的玻璃墻不僅能照亮街道,還能帶來極具視覺效果的聲光秀,同時它還是一個低能耗的代表作(該玻璃墻位于北京市復興路與西翠路路口處,距離奧運場館不遠的輝煌凈雅酒店)。玻璃墻的設計師是西蒙尼·吉歐斯特拉(Simone Giogtra),玻璃墻利用白天吸收的太陽能進行晚上的LED聲光顯示。更出色的是,整個能源系統能產生比其自身使用量多3倍的電力,這些多余的電力將補充到大廈主體中,或是連接到通用電網中。玻璃墻的成功經驗帶來了不錯的商業前景。它的這一系統將運用于可再生能源項目。
4,阻隔
633英里的鋼筋混凝土屏障位于美國西南邊境,它是真正的封鎖和社會分化問題的象征。對于亞利桑那州科那的居民而言,這座墻將他們的家鄉分成兩部分,另一部分屬于墨西哥。離分隔墻不遠的酒吧老板萊昂內爾·額卡德斯認為,這座墻就像是網球場中間的球網。供美墨兩國進行“國際”比賽。
(寧良凌編譯自美國《讀者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