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狀交通
管狀快速交通連接洛杉磯和拉斯維加斯,希望通過這一交通系統將更多的游客送往賭城。這一設想系統需要建造高架管狀軌道以便磁懸浮列車或氣墊車通行。
管狀交通的行駛方案是列車像穿針一樣在軌道上通過聚集電力的能環,每列車按照嚴格的行駛時間和路線,保持車廂連續在3個能環的動力覆蓋范圍內,達到150英里耐速度的行駛。
雖然新建軌道增加大量的預算,并荒廢舊軌道系統。但是它的設計者羅伯特·普利亞姆仍希望先籌得3000萬美元進行2-3英里的軌道測試。
2,ATV索拉旅行
設計者弗蘭克·雷達克的構想是“ATV索拉旅行”,他考慮讓汽車離開高速公里,將汽車轉移到磁懸浮列車上。首先,汽車被駛入一個自動艙中,這個穿梭艙能與行進中的列車速度快速匹配;接著,與列車廂進行連接,通過傳送帶將汽車送入車廂;最后,乘客能夠離開汽車進入娛樂車廂。
3,美國陽光子彈高速公路
“美國陽光子彈高速公路”將連接所有美國的電動列車網絡,形成多變的行駛路線。列車類型選擇的是氣墊式車,理論上能以最高500英里,時的速度搭栽1400名乘客。(寧良凌編譯自美國《大眾科技》)
美國馬里蘭大學研制出僅500美元的微型“楓葉種子”無人機
去年,美國防御遠景研究規劃局花費數百萬仍未能與美國著名機器制造商洛克希德公司完成以楓葉樹種子為原型的無人機設計。洛克希德公司在研制過程中只是不斷地制造出“狀況不斷的廢鐵”并宣告設計失敗。而馬里蘭大學低成本地完成了兩大重要部門無法完成的任務。
1年時間馬里蘭大學的學生花費包括攝像頭和其他部件在內的500美元,制作出了這一微型無人機。這個微型無人機能夠自動起飛和著陸,使用電池電源、一個小螺旋槳和一個小型攝像頭,它需要受到無線電遙控。
信息光束顯示在視網膜上的高科技鏡片
辦公室科技一直受到廣泛關注,新一代閱讀工具——高科技眼鏡,由兄弟工業公司開發,能將圖像和文件直接投射到閱讀者的視網膜上。
視網膜閱讀技術能呈現離閱讀者眼睛1米遠的10厘米寬的小型圖像,并以60赫茲的頻率解析800×600大小像素。
每副這樣的高科技眼鏡裝配了一個視覺掃描器、目鏡和裝有微型電力盒的光源器。兄弟工業公司基于激光打印原理和噴墨打印中的壓電技術開發這一產品。
類似的應用技術是將信息嵌入鏡片顯示。這一技術的其他多元化轉變能拓展更多的特殊應用領域,比如為司機提供更為安全的駕駛提示。
視網膜閱讀眼鏡目前還未定價,明年它將投入商業生產。
(寧良凌編譯自美國《大眾科技》)
聲學超精確透鏡將超聲鏡技術提高8倍
新研制的聲學超精確透鏡能夠輕而易舉地捕捉未出生的胎兒和深海中的潛艇圖像。這一裝置通過聲波成像技術,將超聲波和聲納功效迅速提高了8倍。
超精透鏡使用特別的材料,該材料綜合了金屬和電介質,可以呈現比光波波長探測更小的精細成像。美國能源部國家研究室的研究人員勞倫斯·巴克利用這一透鏡能捕捉瞬間消失的聲波信息,也就是說這個新技術能夠達到較高分辨率和捕捉更為細節的信息,又比普通聲波消失得更快。
聲學超精確透鏡由36片鰭狀黃銅呈扇形安裝,內心半徑2.7厘米,外部半徑21.8厘米。目前潑儀器在進行3D成像方面的完善,它的研發團隊希望這一技術能廣泛應用到醫學和水下聲納發現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