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三軍向大國看齊
印度的長期方略是追求大國地位、建設一流強軍。從近年來印度在軍事領域高調且頻繁的動作上即可略知一二。
陸軍
人數:逾100萬人
機構設置:共有6個戰術司令部
戰斗能力:彈道導彈打擊范圍將超3000公里
要建世界最大坦克集群
在遠期規劃中,印度計劃擁有21個裝備T-90坦克的團,40個裝備改進型T-72坦克的團。按此計劃,到2020年,印度陸軍要部署1500輛T-90以及其他各型行進戰車,總計裝備的主戰坦克要達到4000輛,成為世界最龐大的坦克集群。
海軍
人數:逾5萬人
機構設置:共有4大海區司令部
戰斗能力:150多艘各型戰艦,包括一艘航母
自制潛艇和航母
7月26日,印度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一艘核潛艇“殲敵者”號下水,這艘核潛艇雖然暫時還不能做到發射戰略核導彈,但它在2011年服役后,印度不會收手,新的核潛艇會接二連三地出現。
大國海軍水下主角是核潛艇,水上主角是航母。印度對此毫不放松。今年早些時候的2月28日,印度第一艘自主研制的航空母艦組裝開工儀式舉行,這艘排水量4萬噸、能搭載30架飛機的航母服役時間也被定在2011年。與此同時,俄羅斯正在為印度改造“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如果印方的經費能較快到位,這艘航母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印度海軍中。
10年內染指全球大洋
這些還僅僅是印度海軍龐大計劃的冰山一角。據印度軍方披露,印度海軍打算在未來10年內增加125艘現代軍艦和多艘潛艇。目前,印度造船廠已經開始建造的戰船和潛艇就達32艘之多。
印度軍方的目標是10年內打造擁有核潛艇、航空母艦、驅逐艦、護衛艦等水面、水下各種武器齊備的藍水海軍。到2025年前后,印度海軍想在孟加拉灣、印度洋、阿拉伯海,甚至太平洋、大西洋都經常性出現印度航母編隊、核潛艇的身影。
空軍
人數:約17萬人
機構設置:共有5個地區司令部
戰斗能力:擁有飛機1700多架
飛向超洲際空間作戰
印度空軍戰略雄心巨大,近年來提出要能夠在超越洲際的空間內作戰,從常規的前沿廝殺到整合戰略打擊和太空戰能力,都被納入印度空軍的戰略視野。
今年5月底,印度空軍接收了第一架以色列制造的“費爾康”空中預警機。這種預警機能夠探測300多公里范圍內對方大量戰機的活動。還有兩架“費爾康”空中預警機將于2010年底前交付空軍使用。印度國防研究和發展組織正加緊研制國產的空中預警機,預計第一架預警機將于2011年交付空軍使用。
按計劃,印度空軍還要于2010年年底之前完成自主開發衛星的發射任務。隨著衛星的增加,印軍將可以利用間諜衛星更加清晰及時地偵察周邊國家,并使用衛星導航定位技術提高導彈的命中精度。自2007年2月印度空軍成立太空-司令部以來,印度空軍向太空進軍,未來建立空天一體作戰體系的遠景規劃日益明晰。
戰機采購向美國傾斜
在現役常規力量中,從俄羅斯進口的蘇30戰機是當前印度空軍的主力。這種航程可達5000公里,載彈量可達8噸的戰機除執行空戰等常規多任務外,還能夠運載核彈進行遠距離空中打擊。印度迄今已部署98架蘇30。
印軍還在醞釀引進126架新型戰機,以保持未來的空中優勢。
俄美間競爭印度“大客戶”
在不斷強軍的過程中,印度采取了向俄羅斯和美國兩大軍事強國伸手的政策。
俄羅斯是印度的傳統軍事伙伴。印度陸軍的T-72、T-90坦克;海軍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租借給印度以方便其摸清技術的“查理”級核潛艇;空軍的米格29、蘇-30,以及雙方合作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導彈等等,可以說印軍各個角落都有俄羅斯軍火的影子。
然而隨著印軍希望打破對俄羅斯的過度依賴,美國也企圖借重印度的戰略利益同時打開南亞軍火市場。2008年9月,美國國防部批準向印度出口合同價值超過1.7億美元的24枚AGM-84L“魚叉”II反艦導彈,揭開了向印度大幅出口核心軍火產品的序幕。
今年7月中下旬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訪問印度,雙方簽署的文件不僅為美國向印度出口尖端武器掃清了法律障礙,而且為印美在核、太空等戰略領域的深度合作創造了條件。
俄美在印度爭市場戲劇性的體現在“航母之爭”上。
2004年印俄商定由俄方將自己無力維持的“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航母升級改裝,作價15億美元賣給印度(其中9.74億用于航母改裝,其余用于購買艦載機),交貨時間定于2008年。然而俄方在工程中途要求加價,目前加價到29億美元,交付日期也一再推遲,最早也要到2012年左右,這使印度軍方非常不滿。
希拉里訪印前后,美方開始傳出可能會把“小鷹”號航母免費贈給印度的聲音。如果贈航母行為得到落實,美國不僅搶了俄羅斯的軍火市場,而且可以大幅加強與印度的戰略關系,并通過提供維護服務、出售艦載機等收回經濟利益。
印度顯然很享受這種兩大國爭相拉攏的境遇,希望在這種競爭中用較合理的價格拿到美俄兩大國最先進的武器。
(摘自《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