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有這樣的技術,能讓我們搜尋、瀏覽網頁時,不再留下任何記錄。
近年來要保住隱私可不容易,尤其是在網絡上,每次用Google找數據,你的喜好就會被留傳后世——至少會留傳給廣告主。目前上網搜尋就算匿名,還是會暴露出使用者的個人信息。
不過,物理定律或許能拯救我們。
已經有銀行等機構透過特別的“量子頻道”進行通訊,這種加密傳輸法幾乎不可能破解。也就是說,在你做在線搜尋時,能保護查詢內容不被攔截竊聽的技術已經存在。而且,未來還有一種新的“量子版”網絡,能讓你在送出查詢及接收結果的過程中,保證沒有人(連Google也不會)知道你問了什么問題。更重要的是,這種確保查詢隱私的技術,也能保證整個在線活動過程中,你的隱私都不會被侵犯。
絕對保密的魔法
量子物理能夠實現絕對隱私的能力,是基于一項簡單的事實:量子世界里的系統有個“不可復制定理”,對量子字節成的字符串(可用來代表字或句子)也同樣適用。也就是說,竊聽量子頻道(通常是一條載有多重偏振狀態光子的光纖)時,勢必無法在不擾亂頻道的情況下“聽”到通訊內容,所以一定會被發現。
多虧了不可復制定理,已經有數種不同的量子加密技術可用來交換數據并保持完整的隱私。然而,這類技術都預設允許收件人讀取你傳送過去的數據,也就是說,只把傳給Google的查詢內容加密,并無法保住隱私。不過,2008年我和意大利比薩高級師范學校的喬凡尼堤、巴維亞大學的麥孔內發現,不可復制定理也能做到私密查詢。在我們設計的協議中,使用者必須傳送一個“量子提問”給搜尋引擎,它是一串量子位,同時包含一個真問題及一個假問題(假問題是什么都沒關系,也可以用計算機隨機產生)。
搜尋引擎會在數據庫中找出這兩個問題的結果,然后把問題與結果包裝成新的量子封包回傳。如果搜尋引擎私自把問題復制下來,你的計算機會偵測到原始問題的量子態被擾亂了,于是你就會發現隱私被侵犯。此外,搜尋引擎提供結果時并不須實際偵測(更別說復制)問題編碼成的位字符串,也就是說,不必知道問題是什么。
技術上可行
雖然以今日的計算機、數據庫和網絡硬件,還無法完成這種魔法,但我們發現在技術上并非無法實現。量子私密查詢的第一項要求,就是最基本的量子網絡。這種網絡的雛形可能在5~10年內就會出現。
私密網絡搜尋的第二項要求是,使用者和數據服務器都要用最基本的量子計算機,也就是能儲存與處理量子位的計算機。可能也會在5~10年內出現。
要回答使用者的量子多重提問,搜尋引擎的數據庫必須支持同時回答提問內每個問題的功能。要做到這點,必須用到一種新的數據儲存型式,叫做量子隨機存取內存。
目前已經有實驗室展示出量子搜尋引擎數據庫的雛型。(摘自臺灣《科學人》翻譯/王怡文)(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