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欄,很像一個人在職場中的前進姿態:自己要跨越許多障礙,同時還得把別人甩在身后。而對于職場新人,跨欄更是一項具有借鑒意義的運動。
起跑,跨越,加速,所有的步驟一氣呵成??雌饋硇性屏魉愕目鐧谶\動,背后卻隱藏著許多奧妙:應該用怎樣的姿態起跑?應該在怎樣的節奏下完成跨越?哪個節骨眼兒才是加速的最好時機?這些,都是一個職場新人需要了解的學問。
環境決定爆發力
一個長方形的大會議桌,所有的同事分坐兩側,桌子一頭的位子是空的,那是負責人的固定座位。它的兩側各有一個椅子,同樣沒有人坐,歷來如此。很多同事寧可去搬折疊椅,也不肯坐到那兩把空椅子上——這就是我初到這家媒體,第一次開會時見到的情景。
原定的開會時間已經過了幾分鐘,負責人才緩緩走了進來,坐在桌子盡頭的位置上。他看了一下四周,然后拿起一根煙,幾乎與此同時,旁邊有一個人馬上掏出打火機,幫他點上火,而另一側的一位同事則遞上了煙灰缸。在這一切就緒之后,負責人才抽了幾口煙,撣落第一縷煙灰,幽幽地說了一句:“開會。”
我那時進入職場不久,尚無法領會這一系列場景意味著什么,只當它是一個偶然的開場罷了。但其實,每一個深諳職場規則的人都會明白,這是負責人展示權威的表演,一種領導滿足自我欲望的心理訴求。等到會議進行到尾聲時,負責人問了一句:“還有誰有什么想法要說嗎?”
我立刻熱血上涌,覺得表現的時候到了,我應該給在座的每個人留下深刻印象,讓自己在新人中脫穎而出。于是,我毫不猶豫地舉手示意,而與之相對的是負責人瞬間發愣的表情,好在他很快緩過神來:“你說吧?!?/p>
我興高采烈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說了出來,最后還憧憬了一下美好未來。說完后我心里還在想:領導聽了肯定很高興吧。
沒想到,對方的回話讓我渾身一哆嗦:“你還是先了解一下這里的基本情況再發言吧!散會?!闭Z氣中隱有怒火。
我傻了。
現在想來,我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這種錯誤就像在跨欄比賽中,預賽便徹底爆發用盡全力,摔倒在起跑線上一樣。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跨欄是一項非常講究速度的運動。之所以用“講究”這個詞,是因為在大型比賽,尤其是在奧運會上,跨欄選手需要合理分配體力,預賽、復賽、決賽,每一輪所采用的速度都不一樣。而選擇什么樣的速度,則要看處在什么樣的小組里,這就是所謂的“環境決定爆發力”。
這一點很像職場新人必須注意的一個原則:在你選擇起步速度之前,先要弄清周圍環境的氣場。
在這個問題上,我本人的經歷就是最好的說明:從這個負責人開場時的派頭就能看出,他在這個公司里保持著絕對的權威,而且他喜歡這種權威感,需要下屬的仰視,哪怕這仰視中包含著虛偽的諂媚。他需要通過這種方式讓新人明白什么是絕對的服從。但是,我偏偏初來乍到就急于證明自己,提了許多建議。建議是什么?是對這個負責人工作的一種變相否定,而這正是“面子第一、威嚴第一、紀律第一”的他所絕對不能接受的。于是,我作為一個新人就沒有得到一點鼓勵,相反的,得到的是一種羞辱式的回應。
其實,進入一家公司就是進入了一個新的文化氛圍、人際氛圍,這種氛圍由負責人主導,由公司員工配合,而了解這一氛圍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開會。所以,作為新人不要覺得開會不重要,也不要急著一上來就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應該先了解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這樣,即使你日后要發表反對意見,也是有的放矢,更有說服力。
在此,我還想說一下除了企業文化之外,新人還需要了解的一些東西:
第一,誰是負責人喜歡的員工。這樣的員工,或者搶先發言(以免負責人冷場尷尬),或者表情有點冷(說明他和負責人關系很好,不必假裝微笑),或者提出了一點批評意見,或者他說話的時候負責人帶有笑意、點頭等等。
第二,哪些員工有諂媚之意,對于這些人最好不要得罪。一來諂媚之人必須在下屬或同事中保持面子上的尊貴,他們的心理才能平衡;二來諂媚之人如果要打擊你可謂近水樓臺,畢竟和負責人關系親近些。正所謂“勿得罪小人”。
第三,哪些員工很有想法,并且為人謙和。這些員工是你以后應該多多請教的人,也是你日后晉級的良性競爭對手,是你職場成功的動力。
第四,哪些員工沒有什么能力,對他們你最好保持一定距離。一是因為他們一般比較敏感,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二來如果工作能力較差但仍然留在這里,那說明他的“內部關系”過硬,不適合作為職場中的朋友。
在了解以上細節以及公司整體文化之后,即使是新人的你,也能夠知曉未來前進的方向了。
像劉翔那樣夸獎對手
在一家報社工作多年后,我遇到一位非常特別的新同事,她僅用十分鐘就“征服”了許多老同事。那是一次評報會,她被要求發言。于是,她點評了四五篇文章,確切地說,是夸獎了六七位同事,而這前后總共用了不到十分鐘。
來看看她是怎么說的吧。開篇語是:我現在最重要的是學習,所以我想重點說一下這期報紙里讓我佩服的一些文章。
A同事:挺佩服他的。因為之前我就想過,這個選題如果是我做,應該怎么做,覺得很難。但他找的人非常對路,事半功倍。我想他找人的時候肯定費了很多心思。
B同事:這篇文章非??勺x,尤其是題目,我一下就被吸引了。
C同事:這篇文章的開頭非常簡練,一下就切入主題,讓人很快理解中心。
D 同事:雖然只是篇豆腐塊文章,但覺得火候正好,文筆筋道。
瞧,很多時候,擺平對手并不一定要在競技場上,場下的功夫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比賽只能體現你身體的技能,贏得的只是名次,而場下體現的更多是智慧與度量,贏得的是人心。
在這一點上,跨欄名將劉翔可以說做出了表率。他與美國名將約翰遜,場上是勁敵,場下卻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而這就與劉翔的表現有關。
“我和約翰遜的第一次握手應該是在2001年的埃特蒙頓。當時自己好像跑了個13秒51。那時候剛開始出點成績,畢竟這是自己第一次在場上看到如此多的明星,我想,那激動的一幕這輩子我也忘不了了。
“我和他整整相差12歲?,F在的約翰遜可能正處于事業的低谷,但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尊敬他?!?/p>
劉翔能被競爭對手所喜歡,只因他做了一件事情:找到對方的優點,并在公開場合表達出來。而這一點,絕對值得職場新人借鑒。不要認為夸獎就等于諂媚,前者是空洞地、非真心地說好話,而后者是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發自內心的贊揚。
如果把這兩個障礙欄輕松跨過,那么,作為菜鳥的你也一定能走上職場的康莊大道。
圖/李景山編輯/張鳴
minni19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