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網上的“曬”帖幾乎隨處可見:
“名校碩士,工作4年,稅后工資不到8萬,是不是很失敗?”
“公司餐補每月只發1000,快吃不起豬肉了。”
“我想買車,計劃買10萬以下的,但男朋友覺得20萬以上更適合見客戶,請推薦。”
這些大曬特曬的行為,究竟是抱怨還是攀比?折射了怎樣的社會心理?同時又如何考量著職場心態?
出鏡人物: “月之使者”
32歲,某公司華北區銷售經理
曬之理由:曬出成就感
我承認自己有點張揚:為了看奧運,兩年前剛買的29寸高清彩電被我換成了37寸大液晶;家離單位雖然只有半小時車程,但還是買了輛馬自達6;同事夸我從江浙帶回的水晶鎮紙漂亮,我馬上就拱手送人:“喜歡嗎?拿去吧。”
為自己的“大氣”陶醉了很久,直到某天無意間聽到別人說:“那個誰誰就是愛顯擺,屁大點事都要拿到公司炫耀,煩不煩呀?”
此后,我反思了很久,想知道自己錯在了哪里。做人要低調,我也不是不明白,但是我的這種行為也沒有礙著誰的事,辛苦賺錢圖什么呢?除了溫飽小康,不就圖個別人羨慕的眼神,以及這些帶來的莫大滿足嗎?
最近,鑒于公司的風言風語,我將“曬”的方式從“大張旗鼓”轉到了“地下”。
露富是一把雙刃劍,引來羨慕的同時也會引來嫉恨。競爭對手Allen不止一次酸溜溜地說過:“全靠工資收入,我可供不起馬6。”言下之意,不就是說我從客戶那兒拿回扣了嗎。老家的事兒也多了起來,光今年上半年就三件大事:蓋房、看病、老幺結婚,樣樣得我這個“大款”掏錢。
于是,我決定加入網上曬客一族。這里沒人知道“你是一條狗,還是一個人”,一個ID解決了所有身份的問題。盡情地披露每日的收獲,不會有對手虎視眈眈了:“看了下工資單,氣死了,這個月扣稅就扣了3000塊。”你別說,這么小曬一把,還真有點成就感。
挖苦,也是有的:“兄臺,你這是赤裸裸地顯擺帖呀。”可是,即使顯擺又如何?這個社會上,跟我一樣中不溜丟、高不成低不就的人,就是需要這樣一個平臺,讓我們贏得渴望的認同與贊美。
“沒有人肯定你,那就自己肯定自己吧。喜悅,如同憂傷,都需要一個出口。”這是我的曬客座右銘。
出鏡人物:“大戰車”
26歲,某沿海中型城市公務員
曬之理由:在別人的光芒下冷靜自己
碩士畢業,工作已經一年,年薪5萬。
父母說:可以啦,我們有養老、醫療保險,不用你操心。將來打算娶媳婦,我們把老房賣了,按揭個三室一廳沒問題。
5萬年薪的性價比也可以。工作清閑,領導交辦的活兒通常不太急,晚上看看歐洲杯,上上網,打打游戲,自在得很。
然而,壞就壞在“自在”上。就是因為閑得發慌,我才去看那個精英薈萃的職場網站,從Top5畢業的牛人們都在那兒華山“曬”劍。一天,看完一個主題為“大家都來說說自己的收入”的合集,我的心就拔涼拔涼:
“碩士畢業,工作2年,事業單位,年收入12萬”;
“本科結業,工作4年,外資企業,年收入18萬”;
“博士畢業,工作1年,韓資企業,年入15萬”。
更駭人聽聞的是一個在進出口貿易公司工作的女孩子,工作6年,年入40萬。看看自己堪比別人八分之一的年薪,我上吊的心都有了。
但是,郁悶歸郁悶,我仍然清醒地知道:跳槽和改行對我都是不可行的,因為放棄眼前安穩的生活,挑戰未知的行業,對我……沒戲。所以,我只能在旁邊看別人“曬”得過癮,然后自己再買兩只燒雞,一瓶燕京純生——喝完之后,忘了吧。
那個論壇我還是會上,閑來無事的時候。畢竟,看別人陽光燦爛,觀摩新一撥的薪資大比拼,偶爾也夾槍帶棒地損上幾句,發泄一下自己的怨氣,也是無聊生活中的一點樂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誰說不是呢?
出鏡人物:“落英繽紛”
30歲,某外資銀行員工
曬之理由:喜歡邊曬邊較量
朋友們遇到曬客都會損上兩句,但我總是樂滋滋地嚷:我信!我信!
聽人顯擺,不會感到自尊心受損?有那么一點點。但這又何嘗不是催人奮進的動力?可以比較一下,對方優勝在哪里:外表?學歷?口才?毅力?決心?有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度量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不挺好?
剛畢業時,我在一家國有銀行呆了3年,月薪3500。在那里,我積攢了信貸、投資的實戰經驗。之后,受“曬帖”的啟發,我知道某外資銀行即將入駐中國,正在招兵買馬,于是馬上跳槽,一年后離開時月薪已是稅后7000。
為了熟悉實業,我從銀行離開,去一家500強的制造企業求職。其間,已經有很多獵頭開始跟我接洽,邀請我再次回到銀行界。現在,我來到這家炙手可熱的投資銀行,年薪早已今非昔比。
很多人說我的職場加速度實在驚人,認為我一定是個非常聰明加努力的人,但其實我自己知道,我最要感謝的就是那些“曬客”:“我從那些‘曬帖’中知道了很多消息,掌握了一些人脈,這為工作奠定了很重要的基礎。其實,真正的成就展示與惡意無聊的炫耀,一眼就能分清。像蘭董那樣的我不喜歡,但也的確有很多有料的人和事,讓我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夠,還需要朝哪個方向鉆研。”
圖/郭德鑫 編輯/張鳴
minni1981@163.com
心理點評
職場曬客所以愛曬,是因為曬的過程他們可以體驗到力量感。每個人都是追求力量感、優越感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曬客們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從宏觀上說,一個社會里人們喜歡炫耀什么,和社會發展階段有關。我們正在“經濟建設為中心”,所以財富往往是人們彰顯自我價值的手段。試想再過上幾十年,我們的物質生活更加豐富,大多數人都覺得自己是中產是有錢人,那時人們的價值體現也會超越物質,更為多元,喜歡曬財富的人會越來越少,曬慈善、曬個性、曬愛好的人則會越來越多。
從個人的角度講,偶爾顯擺一下自己的財富,換一點得意,是人之常情。當然,如果過分炫耀總會惹人反感。人可以曬出力量感、優越感,但曬不出尊重和認同感,而人偏偏既需要優越感同時也需要認同感。所以,曬其實反映的是一個人的格調,因為曬的心理含義是“我因為有什么,所以我自豪”。當一些早期喜歡炫富的人,從張口閉口都是錢,變得更愿意討論慈善、社會責任時,人們就會覺得他們更有格調,也會對他們產生認同,他們也就真的從曬的行為中獲得了尊重和認同感。
其實遇到職場曬客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一般來說,不太單純依賴工資界定自我價值的人,往往不容易被曬客們影響。有趣的是,最容易被曬客傷害、激怒的人,通常和曬客們有著同樣價值觀——人的價值主要取決于物質財富。換句話說,當他們有錢后,往往也會做出曬客類似的舉動。
同所有事情一樣,職場曬客也是有積極作用的。只要你不被他們弄得過于情緒激動,就會發現曬客們可以帶給你豐富的職業薪酬信息,以及奮斗的動力,這些往往可以成為我們走向更好生活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