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愛情中最無力的工具。一個朋友曾經這樣對我說。
我很納悶兒地問他:古今中外所有的情書如果摞起來,估計可以頂到月亮。那種“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浪漫,煽動迷醉了多少癡情男女。怎么可以說語言最無力呢?
他告訴我:一份愛情,多是開始于語言。男男女女們用舌頭和筆頭表達愛意。可是表達完了呢?還是要漸漸舍棄這個工具,因為“一切盡在不言中”,因為甜言蜜語不能當飯吃。那種心靈的契合,是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里培養出來的。只會夸夸其談油嘴滑舌的人,固然可以因此得到一份愛情,但也很容易因此就失去它。所以,“愛情開始于語言,也終結于語言”。
從這個意義上說,他說得挺有道理,我們腦海里的花花公子多半都是油嘴滑舌的典范。反而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先天就打了一個“忠誠可靠”的標簽。那么,為什么人們會有這種感覺呢?往常無往而不利的語言文字,為什么在愛情上卻失去了以往的魔力呢?
這是因為愛情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系,它產生在相愛的人之間,因此比之普通的人際關系就有了更多的要求。最簡單的溝通,需要雙方能夠正確了解對方的意思。如果連對方說什么都毫不在意,那就連溝通的必要和前提都沒有了。
在此之上的溝通是理解以后的相互交流。這種交流是一個互相影響的過程,每個人都會根據對方的回應來調整自己的應對。同樣,這仍然可以用語言和文字來作為主要的交流手段。
再往上的溝通則是感覺的交流。這時人們減少了相互之間的防備,更多地敞開內心而不擔心傷害。溝通雙方敢于坦誠地表示自己的感覺,而且相信對方會給自己善意的理解和答復。
但戀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與這些都不同。它不僅要求特殊的手段,還要求特殊的目的。不同于普通朋友之間的溝通,單純的理解在戀人之間是不夠的。愛,要求對方能夠理解自己,同時在理解的基礎要能夠認同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進而接受自己這整個人。這種特殊目的就要求雙方不能單純用語言來表達自己,而是要從多方面對這段關系進行表達和呵護。
語言的脆弱在此刻表露無遺。人們的惰性使得那些長久沉浸在一段關系里的人漸漸心生麻痹,忘了關系也是需要經營的。他們或者連言語上的愛意都懶得表露,或者只愿意把這種交流停留在表面,而拒絕深入。人們通常都會有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不愿意去挖自己的感覺,更不愿意去同別人進行深層的交流。但這在同愛人相處的過程中,卻是一個大漏洞。
其實要想從深層上去向愛侶表示悅納,是需要不斷學習和熟練的。一個人不是生來就會愛人的,更不是天生就懂得如何用肢體語言和行動來表達愛意的。以下幾個策略,可以讓你學會“無言的愛”。
第一,我一見你就笑。這句歌詞,絕對是精研了愛意的交流后才體會出的真諦。人們常常只顧得表面工作,卻忘記了最表面的微笑。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連普通的交往里都要遵循的原則,更應該被戀人所牢記。交流順暢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溝通的氣氛。而一個微笑,則是保證溝通的前提。能笑出來,一方面表達了你的善意,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你的狀態良好。對方可能不會刻意去關注你的表情,但是微笑,絕對可以影響到潛意識。
第二個方法則是從臉部轉換到了日常接觸。以前一本育嬰指南曾經說:常常撫摸你的孩子吧,這會讓他更乖。其實不止是孩子,成人也會因善意的撫摸而心生喜悅。我們的皮膚遠比想象的敏感,它可以告訴你,對方的撫摸是求愛、關注還是單純的示好。
這種撫摸所引發的效果通常與被撫摸的部位有關。一般認為,摸手是代表著愛意,因為手上有著最多的神經,非常敏感;拍肩膀表示同工作有關,因為肩膀代表著一個人支撐世界的信心,也代表著對生命的責任;摸后背則是一種不摻雜其他情緒的親近,因為后背代表著一個人最脆弱的地方,能夠摸后背就表示了親密和善意……
第三個方法則是去用對方的方式來表達。當然,用對方能明白的方式來表達問題是保證溝通效果的一個基本原則,因為如果對方不能理解自己,那么多好的手段都是白搭。但是這里所說的“對方的方式”,則是特指戀人的習慣動作或表達方式。很多戀人都會發現,相處的時間長了,雙方的很多表達習慣會漸漸一致,這是兩個人在相互交往中不斷沁潤、不斷濡化的過程。很多老夫老妻都會不自覺地用同一種腔調、語速來說話。那么我們所要做的,其實就是有意識地運用這種方法,來加速兩個人之間關系的親密。
以上三種方法,可以在語言之外大大拓展你和愛人之間的關系。但這些方法的前提是:自己在內心對對方充滿愛意。因為如果脫離了愛,那么所有的這些表達就會變成一種欺騙。那樣不用說是愛人,就連普通人也會在這種表達中感到不快。
圖/廖新生 編輯/蘆淼
henker@s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