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失業率創26年來新高等五則
3月30日-4月12日
宏觀評點
美國失業率創26年來新高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4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美國非農部門有66.3萬人失業,美國失業率升至8.5%,為1983年以來的最高。
【評點】3月失業率反映出美國經濟比想象得壞,其調整遠沒有到位。降低消費本是美國經濟“去杠桿化”的一部分,但消費降低必然導致制造業下滑,從而減少就業。就業率低,也使消費進一步萎縮。實體經濟在惡性循環中難以自拔。從結構調整角度看,美國經濟見底尚需時日。
銀行信貸3月再激增
經歷了年初兩個月的貸款激增之后,國內銀行業的信貸投放仍成洶涌之勢。有消息人士透露,3月新增貸款或達1.87萬億元。
【評點】連續三個月的信貸狂潮,使得國有商業銀行幾近完成全年的信貸投放計劃。由此可以預見,一方面,投資增長將會帶動經濟回升;另一方面,后續信貸支持可能難以為繼。信貸的集中投放,也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蘿卜快了不洗泥”的問題。另一個隱憂則是,信貸資金中的一部分資金流入股市。
世行:中國經濟年中有望復蘇
世界銀行在4月7日發布的《東亞經濟半年報》中指出:“在巨額經濟刺激方案的推動下,中國經濟有望今年年中開始復蘇,2010年全面復蘇。”
【評點】除了世界銀行情緒樂觀,國內投行分析人士也認為,中國經濟有望于近期觸底反彈。不過,3月份發電量用電量均掉頭向下,同比下降超過2%,表明生產情況出現反復,未來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依然存在。在外需持續下滑、國內就業問題難以緩解的情況下,僅靠一個月的數據尚不足以對經濟走勢作出準確判斷。
(以上由本刊研究部評點)
數據氣象
歐洲央行利率決策
地區——歐洲
時間——2009年4月2日
趨勢——低壓延續
4月2日,出乎市場預料,歐洲央行僅僅降息25個基點,且把市場預期的“量化寬松”政策推遲至下個月公布。在議息會議前,市場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可能在此次會議后宣布降息50個基點,由1.5%降至1.0%。
有分析師推測,歐洲央行可能會調低基準利率50個基點,但調低隔夜存款利率25個基點,實行不對稱降息。
此次降息,更像是為了防止隔夜存款利率驟降至零而作出的“妥協”。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稱,“可能在下個月繼續降息”;但他也表示,隔夜存款利率“已經到了底部”。特里謝還表示,在下個月議息會議上還可能宣布“非常規性手段”(non-standard measures)。
《財經》經濟學家答疑
如何理解中國的外匯儲備?
問:溫家寶總理不久前說:“外匯儲備資金實際上是銀行的借貸,不是財政資金。”對此應如何理解?
——山西讀者樊鄉
答:外匯儲備是中國的資產,相當于國內儲蓄與投資之差。外匯儲備既可以分散于企業和個人,也可以由政府或央行集中持有,或者介于兩者之間。如果企業和個人用人民幣購入外匯,或者不將已經賺到的外匯換成本幣,這樣的外匯就是一種形式的儲蓄或投資,也是一種資產。
在中國,外匯儲備主要集中在央行。以前,主要通過強制結匯的方式由央行購入外匯;后來,由于企業和個人預期人民幣升值而不愿意持有外匯,央行為了防止人民幣過快升值而不得不大量買入外匯,最后導致央行外匯儲備規模急劇擴張。
由于央行本身沒有收入,只能通過印鈔的方式從企業和個人手中購入外匯,結果增加了貨幣發行,同時也增加了整個經濟中企業和個人的存款規模。舉例來說,央行以1美元兌7元人民幣購入100美元,結果,央行資產負責表的資產方增加了100美元資產,負債方是700元人民幣的新增貨幣發行,也稱外匯占款;與此同時,企業和個人的存款也相應增加了700元人民幣。為了防止新增貨幣發行帶來的流動性過剩和由此引發的通脹壓力,央行通常會在購入外匯的同時進行對沖操作,即發行700元人民幣的央票,從市場收回700元人民幣的貨幣。
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人說,外匯儲備其實相當于央行的負債的原因。因為這是央行借錢買來的資產,而實際上,這沒有改變外匯儲備的資產屬性。■
《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