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電子期刊資源二次開發的基礎上,建立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借助于統一檢索平臺,將電子期刊資源檢索系統與館藏OPAC有效鏈接,使讀者在一個入口、通過一次檢索即可獲取全方位的不同載體的期刊資源信息,提供一站式服務。
〔關鍵詞〕中文期刊;導航系統;系統設計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5-0107-04
Design Realization of Navigation System
for the Resource of Chinese PeriodicalsNi Honghua Song Yanju Yu Hao Zhou Xuewei
(Librar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193,China)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E-periodicals resource,the Navigation System for the Resource of Chinese Periodicals were established.Utilizing the Uniform Retrieval Platform(URP),the system effectively links e-periodical resource retrieval system to the collections OPAC,providing one-stop service so that the reader can get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f periodical resource in various carriers by one retrieval through one path.
〔Keywords〕chinese periodicals;navigation system;system design
1 研究背景
隨著國內外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的不斷引進,復合圖書館期刊文獻館藏已一改以往單一紙質型的資源結構,電子期刊已逐漸成為期刊在網絡環境下發展的主流[1]。然而,日趨豐富的期刊資源在給廣大師生的學習、教學和科研提供文獻的同時,也給讀者檢索以及獲取期刊資源增加了難度。因此,如何結合本館OPAC檢索系統、自動化應用環境以及電子期刊與紙本期刊引進比例,并根據讀者文獻檢索與需求特點對多載體、多元化的期刊實體進行不同程度的導航整合,使讀者有效地發現與利用期刊資源,是我們面臨的核心問題。
1.1 高校圖書館中文期刊資源管理現狀
為進一步了解高校圖書館中文期刊資源整合情況,我們于2007年4月,以各圖書館網站信息為主要數據來源,分別選擇排名前5位[2]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及排名25~29[2]的大連理工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共10家大學圖書館,進行相關調研。
結果顯示:僅30%的圖書館對中文電子期刊進行分類導航,而70%的圖書館將其直接掛接在圖書館主頁上,同時,未見將紙本期刊和電子期刊整合在一起的導航系統。
1.1.1 存在的問題
(1)未整合——影響讀者全文電子期刊檢索與利用效率
在無法實現跨庫檢索的情況下,由于不同的電子資源往往都有獨立的數據庫[1]、檢索與發布系統,并使用不同的檢索軟件,導致檢索途徑與方法的不同、檢索結果原文格式不同;由于檢索平臺或出版商不同,讀者查找期刊資源需要多次認證、反復登陸,并在若干個數據庫間來回切換等,影響讀者檢索效率。
(2)導航整合——導致電子期刊和印本期刊呈游離狀態
盡管建立了統一檢索平臺,但無法完整體現圖書館期刊館藏整體情況,不能很好地反映期刊訂購的延續性和變化性,尤其當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中的某些論文內容涉及保密而致使讀者無法瀏覽時,讀者不能及時了解紙本期刊的館藏情況。
1.1.2 原因及分析
(1)缺乏深層次的讀者服務理念。認為只要將中文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直接掛接在圖書館主頁上,讀者查詢即可。至于讀者如何檢索、檢索效率以及資源檢索與獲取的難易等等,似乎不在研究與服務范圍之內。
(2)缺乏對讀者文獻檢索與需求特點的研究。首先,讀者檢索文獻目的明確,利用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了解國內同行在某一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且進行課題查新、課題跟蹤等,同時,要求檢索過程簡單,并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與其專業相關的所有文獻,尤其是對于教學、科研及學術交流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學科前沿信息。
(3)缺乏對不同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的研究,包括不同的檢索平臺、檢索途徑、收錄年限、學科分布(本校學科及重點學科覆蓋率)、核心文獻收錄率、并發用戶及相關內容限定等,一味地引進資源,忽視資源量的增加給讀者索取文獻帶來的難度。
(4)片面地強調電子期刊的優勢。而不是從讀者年齡、學歷、工作性質及閱讀目的4個層面,滿足不同層次讀者對期刊的需求,忽視同種期刊不同載體文獻的檢索與鏈接。
1.2 建立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的必要性
1.2.1 有效組織與充分揭示本館期刊資源
將不同的全文電子期刊數據庫與本館館藏紙本期刊資源整合在一起,實現不同載體文獻資源之間的溝通,當電子期刊的起止年限不能滿足讀者需求或特定文獻涉及內容保密時,方便讀者索取相應的紙本期刊作補充。
1.2.2 實現中文期刊的一站式檢索
利用導航系統的瀏覽與檢索功能,為讀者提供了一個簡潔、統一、方便的檢索界面,使讀者能夠在一個入口、一個檢索界面、經過一次檢索即可獲得全方位的期刊相關信息,檢索效率高。
1.2.3 提高中文期刊利用率
利用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使讀者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簡單的方法從種類繁多的原始數據資源中得到有價值的文獻。
1.2.4 指導圖書館館藏建設
館員借助于導航系統的學科分類期刊列表及系統統計功能,全面了解館藏資源狀況,為調整采購策略提供有效的數字說明,避免資金浪費[3],尤其是對傳統的印刷型刊物和電子期刊數據庫的取舍決策,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 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功能設計
2.1 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建設目標
針對讀者在中文全文電子期刊資源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學校學科發展特點與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則及標準,將各個獨立的電子期刊資源,通過檢索、整理、分類及合并等步驟,整合為一個新的整體。同時,在電子期刊資源二次開發的基礎上,利用技術手段進一步對中文電子期刊和紙本期刊進行整合,使電子期刊資源檢索系統與館藏OPAC有效鏈接,建立功能完備的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4],實現中文期刊不同類型資源的瀏覽與檢索功能的一體化。
2.2 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建設思路
2.2.1 確定整合范圍
確定資源整合范圍的原則是根據電子期刊資源特點與讀者檢索需求。讀者面對期刊種類、學科覆蓋及起止年限不盡相同的“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萬方數字化期刊”及“中國期刊網全文數據庫”,希望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取與其專業相關的不同類型資源的所有文獻。因此,整合涉及2個方面:(1)將三大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進行導航整合;(2)將電子期刊與本館紙本期刊進行有效鏈接。
2.2.2 建立標準與規范
鑒于參與此項工作的館員多、數據量大,且工作環節較為復雜,如中文電子期刊數據收集與整理,包括刊名、期刊的URL、ISSN、來源數據庫、電子期刊全文收錄年限、學科或主題及期刊繼承關系在數據庫中的體現方式等,必須通過一定的標準與規范把握數據質量。
2.2.3 系統功能設計
本系統功能的設計除了實現基本的題名字順、主題瀏覽外,主要從兩個層面加以考慮:一是讀者的一站式檢索,包括中文電子期刊與本館紙本期刊的鏈接;二是方便館員進行日常管理與維護[5];當然,還具有其他多種功能與特點。
(1)文獻來源多元化
不同電子期刊全文數據庫由于收錄的期刊種類與數量不同,學科分布及年限不同,核心文獻收錄率不同,本校學科及重點學科覆蓋率不同,數據更新頻率及同種期刊收錄的起止年限不同,數據標準與規范化也不同,而這些差異恰好滿足不同層次讀者不同的文獻需求特點。
(2)統一用戶入口
統一數據檢索與發布系統[6],使讀者一次登陸即可根據需要瀏覽不同來源的數據庫、不同主題及學科的電子文獻,避免讀者在數據庫選擇與專指性檢索界面的學習上浪費時間。
(3)期刊檢索一站式
讀者面對不同來源、不同類型的全文數據,在一個入口、一個檢索界面,且只需經過一次檢索即可獲得包括ISSN、不同來源數據庫相關文獻的收錄年限及學科分類等相關信息,并可查看對應的本館紙本期刊的館藏,根據自己的閱讀習慣和閱讀目的[7]作出選擇,這種一體化的集成式服務,簡化了期刊獲取流程。
(4)檢索途徑多樣化
系統不僅提供按刊名、刊名關鍵詞、ISSN以及學科主題等進行模糊或精確檢索,并具備“在結果搜索”的二次檢索功能,還能通過不同字順與學科及不同來源數據庫進行瀏覽。
(5)準確揭示信息
文獻來源、題名、標準號、收藏范圍、刊名關鍵詞及學科主題等應準確揭示,并及時更新相關信息,尤其是本館紙本中文期刊數據庫必須進行標準化、規范化著錄,理順期刊繼承關系,使電子期刊與本館紙本期刊的鏈接準確到位。
(6)完善統計功能
一種期刊每天的讀者使用率,為本館期刊館藏資源的調整與采購提供依據;而中文期刊導航系統每天的讀者流量則顯示出我們在系統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7)便捷的系統維護
通過設定系統權限,實現館員對系統數據的維護與管理,包括數據更新、增加、刪除及修改等;同時,方便系統管理員維護系統,并進行數據的批量更新、備份和恢復。
3 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功能實現
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是一個基于B/C模式的Web應用系統,系統基于Windows2000 Server+tomcat+oracle架構,研發工作采用Java語言的JSP/Serverlet技術來實現。
3.1 系統結構設計
整個計算機系統以Oracle8i數據庫服務器為底層,tomcat容器為中間層,在此之上建立用戶遠程使用的Web檢索界面和管理員使用的遠程信息維護界面。實際使用后,系統相當穩定,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系統使用用戶的交互接口三層結構,分別為表現層、業務層和數據層。表現層主要使用Html+JavaScript+Jsp,業務層使用JavaBean,數據層是數據庫層,使用了Oracle數據庫和Jdbc數據庫連接方式。用戶通過Web訪問系統,無須作任何用戶認證,表現層通過業務層的業務邏輯形成查詢,并返回結果。系統程序和數據庫都集中在服務器上,管理員在對文獻進行主題、分類標引以及中文電子期刊鏈接方式獲取后,可通過開發工具把格式化數據注入數據庫,也可以對大批量數據作處理,但出于數據安全原因,必須通過用戶身份認證,并根據需要給予不同的權限。
3.2 系統功能模塊
系統包含瀏覽、檢索兩大功能模塊:瀏覽模塊包括學科瀏覽、題名字順瀏覽以及數據庫名稱瀏覽,若讀者按學科大類瀏覽,則得到該學科被三大期刊數據庫收錄的數量及列表,如以“農業科學”為學科瀏覽,可以得到同一學科被不同期刊數據庫收錄的2 028條數據(圖2);而檢索模塊則包括刊名檢索、刊名關鍵詞檢索、學科分類檢索以及ISSN檢索,各種檢索點都支持模糊查詢和精確匹配兩種方式,對于查詢結果,均支持二次檢索,并排序列出。

當然,讀者利用系統檢索或瀏覽功能找到所需的期刊資源導航信息后,除了了解特定文獻的基本信息外,還提供不同電子期刊直接的訪問地址鏈接,讀者在返回結果頁面中直接點擊該鏈接,即可進入特定電子期刊的訪問頁面;該系統中還包含一個“查看”信息,若查看“四川農業大學學報”,讀者即可了解相應的紙本期刊館藏情況(見圖3)。

4 結 語
依托中文期刊資源導航系統,不僅較好地實現統一性開放性的檢索平臺、基于內容的不同系統之間的無縫鏈接以及從檢索到獲取具體期刊文獻的一站式服務,簡化了期刊獲取流程,并充分體現中文期刊電子/印本資源優勢互補的特點;同時也方便館員利用統一檢索平臺開展課題查新、課題跟蹤、專利信息咨詢、農業科技信息開發與整合等深層次的讀者服務工作。
當然,系統使用過程中的數據更新與維護是一個長期不懈的工作,及時、有效地為讀者提供多種期刊來源數據庫及收錄年限的變更、排除系統故障、有效性監控電子期刊的URL等,是確保系統正常運行,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增值服務的前提,也是深化讀者服務的一個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龐蓓.網絡型電子期刊數據庫的整合[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5,(3):45-47.
[2]http:∥edu.people.com.cn/GB/5259211.html[EB].
[3]黃美君,姜愛蓉.電子期刊導航系統的建立與維護[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6):17-20.
[4]http:∥202.112.175.35/cnjournal/index.jsp[EB].
[5]董麗,黃美君,姜愛蓉.電子資源導航系統的分析和實現[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04,(9):50-53.
[6]何小清.數字化館藏資源的多層次揭示[J].圖書館雜志,2003,(7):26-28.
[7]倪紅華,等.高校圖書館電子資源與印本資源的優化配置[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7,(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