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要介紹國內外知識地圖研究現狀并對重要文獻加以分析和論述。從研究時間和研究成果、研究機構和研究者、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成果形式5個方面對國內外的研究特點進行對比分析,探討國內外研究特點的不同之處,以期找出未來知識地圖研究的方向。
〔關鍵詞〕知識地圖;知識管理;知識索引;知識共享
〔中圖分類號〕G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5-0213-05
Comparing Analysis on Knowledge Map in China and AbroadGuo Jiahui
(Library,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status of knowledge map research at domestic and abroad,and analyzed and dissertation on the significant literature were given.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earch features between domestic and abroad from five aspects:research time achievements,research agencies and researchers,research contents,research methods,forms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so on,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different research fe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ries to find the direction of the research on knowledge map.
〔Keywords〕knowledge map;knowledge management;knowledge index;knowledge sharing
知識地圖(knowledge map),又稱認識地圖、認知地圖,是一種幫助用戶知道在什么地方能夠找到知識的知識管理工具。知識地圖的作用在于幫助員工在短時間內找到所需的知識資源。知識地圖作為一種指南,一種導航系統,它以可視化技術顯示各種知識及其相互關系,幫助用戶方便快捷地找到他們所需要的知識。知識地圖正在成為網絡時代知識管理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1 國外研究現狀
文獻計量方法是情報學研究某一領域科研發展現狀和趨勢的重要方法。論文數量可以從一個方面說明該領域的研究開展程度和研究進度。本文通過對EBSCO、IEEE、Spring Link等數據庫和Google進行檢索(2008年10月15日),分別以knowledge map、knowledge management、knowledge index、knowledge sharing等為關鍵詞和題名,檢索了1999-2007年的知識地圖相關論文。另外,考慮到知識地圖是伴隨著開放獲取運動發展起來的一個領域,相關的論文也存儲于開放獲取期刊或數據庫中,所以本文還選取了圖書館和情報學領域重要的開放存取知識庫之一E—LIS(網址:http:∥eprints.rclis.org/)作為參考數據源。
1.1 文獻數量分析

通過分析某段時間內某一專題文獻的發表數量,可以了解該專題研究的發展程度和研究水平。由圖1可以看出,國外研究始于1999年,2005年文獻量急速增長,為1999年的8倍。2006年和2007年文獻都維持在40篇以上,是1999年的6倍多,研究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由此可見,知識地圖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可以預見以后將會有更多的文章對其作深入研究。
1.2 來源期刊分析
從檢索結果來看,180篇論文涉及期刊125種。假定把載文量在3篇以上的期刊確定為知識地圖核心期刊(如表1所示),共12種,所載論文總數為87篇,占所有論文的48.33%。

1.3 文獻作者分析
本文統計了有關知識地圖研究的學術論文作者的國家分布,如表2所示。

按國家統計作者的數量分布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這個國家學者對知識地圖的關注程度。根據表2的統計數據,英國的作者人數最多,其次為美國、加拿大,其他國家的作者數量比較平均,這可以看出知識地圖在英國和美國較受關注,研究的也比較深入。
1.4 文獻主題分析
論文的主題特征反映了該研究領域的重點內容,有助于掌握國外知識地圖研究的整個發展趨勢。本文將國外知識地圖研究論文分為6個主題,分布情況見表3。

1.4.1 知識地圖的概念和特點
目前,知識地圖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學者們對其表述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1)知識指南與目錄說。Davenport Prusak認為:知識地圖,不管它是否真的是張地圖、知識的黃頁薄,還是精心建立的數據庫,都只是告訴人們知識的所在位置,并不包含其中內容[1]。(2)知識導航系統說。Grey認為,知識地圖是對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導航工具,解釋說明知識流如何貫穿在整個組織中[2]。Duffy認為知識地圖是使用戶找到其尋求的答案的導航系統[3]。(3)關系說。Vail將知識地圖定義為可視化地顯示獲得的信息極其相互關系,它促使不同背景下的使用者在各個具體層面上進行有效地交流和學習知識[4]。
關于知識地圖的特點,國外學者研究得較少,沒有詳細地論述。
1.4.2 知識地圖的類型和功能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國外學者將知識地圖劃分為以下類型,見表4所示。

關于知識地圖的功能,國外學者進行了不同的闡述,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是:認為知識地圖的作用是告知機構內的人何處可查詢所需的知識;用作存貨清單,表明公司有哪些知識及其存在位置——可以用作對公司知識貯庫進行評估的工具,展示可資利用的實力及需要添補的空缺[1]。
1.4.3 知識地圖的構建技術
現有國外文獻在對知識地圖構建技術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構建原則和構建模式兩個方面。Chen Lina認為知識地圖構建原則有:直觀信息量盡可能少;以需求為導向;確定基礎結構;有長遠的維護發展策略;協調組織文化[5]。國外學者對知識地圖構建模式理解不一,筆者根據知識地圖構建步驟對其構建模式進行了劃分,見表5所示。

2 國內研究現狀
通過檢索CNKI、維普、萬方、超星等數據庫以及GOOGLE(2008年10月15日),以知識地圖、知識管理、知識索引、知識共享等為關鍵詞和題名進行檢索,通過細致的內容分析,剔除內容不符與重復的論文,統計得出2002年至2008年9月間,有關知識地圖的研究論文共計61篇(見圖2),并做簡要分析。

2.1 文獻時間分布
如圖2所示,我國知識地圖研究始于2002年,有文獻3篇。2006年進入研究高峰,發表文獻數量為2002年的3倍多,2007年達到頂峰。從2006年開始每年的論文發表量維持在10篇以上,表明我國學者開始關注知識地圖,進入了相對穩定的研究時期。
2.2 來源期刊分析
從檢索結果來看,61篇論文涉及期刊38種。假定把載文量在2篇以上的期刊確定為知識地圖的核心期刊(見表6所示),共10種,所載論文總數為35篇,占所有論文的57.38%。


序號期刊名稱載文量1圖書情報工作62情報資料工作53情報理論與實踐54中國圖書館學報45現代情報3 續表6
序號期刊名稱載文量6圖書館雜志37圖書館論壇38情報探索29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10江西圖書館學刊2
2.3 文獻作者分析
在國內進行知識地圖研究的學者較少,成果還不集中。目前,鄧三鴻、康永興、陳強、王曰芬、詹林、劉鐘美、馬大川等學者各發表有兩篇論文??梢钥闯?,我國學者在知識地圖方面還沒有進行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并且這些論文的作者基本都為圖書情報界的學者。
2.4 文獻主題分析
論文的研究主題是把握論文內容的首要標準,對論文的主題進行統計分析,有利于弄清我國知識地圖研究的發展現狀和水平,認識現有的優勢和不足,明確今后的研究重點和發展方向。筆者查閱大量的相關論文資料,對當前知識地圖的研究主題進行劃分并加以調整,將知識地圖的研究內容劃分為5個部分,見表7所示。

2.4.1 知識地圖的概念和特點
目前,國內對知識地圖也沒有統一的定義,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以下幾種:(1)知識管理工具說。李華偉等認為:知識地圖是一種幫助用戶知道在何處能找到知識的知識管理工具[9]。(2)知識導航系統說。王君、樊治平認為:知識地圖是知識目錄和領域專家的導航,它允許對所描述的企業知識資源進行處理、瀏覽和形象化[10]。(3)知識分布圖說。陳立娜認為:知識地圖就是企業知識資源的總分布圖[11]。(4)關系說。譚玉紅、吳巖認為:知識地圖是一種顯性的、結構化的組織知識關系網絡。它描繪一個組織系統中的知識存量、結構、功能等。同時知識地圖還應該廣泛采納現代信息管理技術作為支持手段[12]。
盡管上述定義的表述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具有以下共同特點:(1)只告訴人們知識的所在位置,并不直接指向知識內容;(2)不僅揭示知識的存儲地,而且揭示知識之間的關系;⑶以可視化形式展現知識之間的關系,有助于發現新知識。
2.4.2 知識地圖的類型和功能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國內學者將知識地圖劃分為以下類型,見表8所示。

綜合以上觀點,可以看出,國內學者對知識地圖在知識管理方面的功能的看法較為一致,概括起來主要有:(1)知識導航;(2)知識共享;(3)揭示隱性知識;(4)揭示知識間關系;(5)用作存貨清單。
2.4.3 知識地圖的構建技術
現有國內文獻在對知識地圖構建技術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構建原則和構建模式兩個方面。秦鐵輝等認為知識地圖構建原則為:主題明確、目標確定、對象確定、實用性和適用性、可獲取性、共享和權限界定[13]。國內學界對知識地圖構建模式理解不一,筆者根據知識地圖構建步驟對其構建模式進行了劃分,見表9所示。

3 國內外研究的對比分析
從研究整體和研究內容來看,國內外存在很大的相似之處:研究處于起步階段,文獻量隨著研究的深入保持平穩發展的態勢,并突顯了重點研究領域。但是,國內與國外在研究方式、研究范圍及研究成果形式等方面存在著以下的不同之處。
3.1 研究時間和研究成果
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國外與國內研究幾乎同時起步,都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從研究成果數量上來看,國外相關文獻數量為180篇,國內僅有61篇,是國內的近3倍。
3.2 研究機構和研究者
國外核心團隊、核心研究人員多,且結構多樣化,主要為大型數據存儲公司的技術人員,還包括高等院??蒲腥藛T、圖書館資深工作人員等專家學者;國內對知識地圖的研究與實踐剛剛起步,對知識地圖的研究基本上是概念性的常識性介紹,從現有成果來源看,研究群體主要集中在圖書情報領域。沒有形成多學科、多領域的綜合體系態勢,人員專業整體結構的復合化有待提高。
3.3 研究內容
從表3和表7可以看出,對知識地圖概念的研究,國外主要集中在20世紀末,尤其以1999年和2000年居多,而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稍晚,以2002年和2003年居多;在知識地圖類型、功能以及知識地圖的構建和應用方面,國內2000年以來研究頗多,且遠遠多于國外;此外,國內關于知識地圖的應用和構建領域的文獻近年來呈不斷增長趨勢,而國內外對知識地圖特點以及評價指標的研究尚顯薄弱,有待加強。
3.4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研究成果的產生和發展。從國內外已有的關于知識地圖的研究成果來看,都缺乏案例分析方法、實地調研方法等實證分析研究方法的應用。國外研究大都以企業集團、科研機構等組織形式進行,采用調查和模型分析的方式進行研究,注重研究過程的實踐性。我國研究者主要采用傳統的研究方法,屬于描述性、經驗性研究,缺乏實證性、理論性研究。知識地圖研究是一種多項思維的研究,它要求研究者對知識地圖的基礎結構有深入的了解,并能從國際比較的角度,依據翔實的數據和科學的研究方法,提出有決策價值的解決方案。
3.5 研究成果形式
國外的研究成果較為多樣化:有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技術專利、實踐性較強的研究手冊、報告、白皮書,還有公開出版的專著。國內的研究成果從形式上來說較為單一:絕大多數是以理論性較強的學術論文形式發表于國內圖書情報刊物上,沒有公開出版的專著。
4 結論與展望
雖然國內外對知識地圖的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但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需求的擴大,為知識地圖的發展和研究提供了廣闊的背景和市場。因此,根據目前的現狀和發展,知識地圖應加強如下幾方面研究:(1)加強知識地圖具體內容的研究;(2)深入對知識地圖的技術研究;(3)注重知識地圖的應用性研究;(4)加強知識地圖規范性和評估體系研究。
參考文獻
[1]Devenport T H,Prusak L.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265-266.
[2]Grey D.Knowledge mapping:a practical overview[EB].http:∥www.Smithweaversmith.com,2008-10-20.
[3]Duffy J.Knowledge exchange at Glaxo Wellcome[J].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2000,(3):88-91.
[4]Vail III,Edmond F.Knowledge mapping:getting started with knowledge management[J].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1999,(4):32-36.
[5]Chen Lina.Knowledge Mapping in Knowledge Management at Enterprise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2003,(8):45-48.
[6]Eppler M J.Making knowledge visible through intranet knowledge map:concept,elements,cases[M].USA:Proceedings of the 34th Hawai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1:365-366.
[7]William B.Rouse,Beverly Sutley Thomas,Kenneth R.Boff[J].Knowledge Maps for Knowledge Mining:Application to Technology Manag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Part C:Applications and Review,1998,(3):53-55.
[8]Suyeon Kim,Euiho Sub,Hyunseok Hwang.Building the Knowledge Map:an Industrial Case Study[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03,(2):72-74.
[9]李華偉,等.知識管理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華藝出版社,2002:298.
[10]王君,樊治平.一種基于web的企業知識管理系統的模型框架[J].東北大學學報,2003,(2):65-67.
[11]陳立娜.知識管理中企業知識地圖的繪制[J].圖書情報工作,2003,(8):44-47.
[12]譚玉紅,吳巖.關于學校知識管理中的“知識地圖”研究[EB].維普資訊http:∥www.eqvip.com
[13]秦鐵輝.試論專家型隱性知識地圖的構建[J].國家圖書館學刊,2007,(2):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