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數字圖書館聯盟階段,我們要推廣的是需求驅動性的服務主導型意識,力求引領信息資源與系統技術朝著更加便利于用戶操作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數字圖書館;區域聯盟;服務主導型;分布式網絡;自動化系統
〔中圖分類號〕G25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09)05-0056-02
Technology and Idea of Regional Service Digital LibraryWang Shiping Huang Yuanhui Huang Lianqing
(Library,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In the digital library alliance stage,demand-driven service consciousness should be promoted,so as to lead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and system technology to friendly user operation.
〔Keywords〕digital library;regional alliance;service leading;distributed network;automation system
1 數字圖書館發展軌跡
我國的數字圖書館工程是從1998年開始進入研究論證工作初始階段的,它經歷了多年的個體數字圖書館初級階段的信息資源積累,目前已經到了應該步入數字圖書館聯盟階段了。然而源自開拓者們不同組建初衷,各個個體數字圖書館系統使用的相關技術及運行手段不盡相同,實現聯盟在很多方面都存在難以兼容的問題,隨著網絡化的普及,在線個體數字圖書館日益增多,這種兼容難題自然也就成了數字圖書館聯盟的屏障[1]。就數字化圖書館建設而言,它是以統一的標準和規范為基礎,以數字化的各種信息為底層,以分布式海量資源庫群為支撐,以智能檢索技術為手段,以電子商務為管理方式,以寬帶高速網絡為傳輸通道,向千家萬戶傳遞多媒體信息。要實現數字圖書館的聯盟,就必須使網絡復雜應用能夠得到有效的技術支持,進而集成現有系統,兼容異構平臺。
隨著計算機網絡環境的逐步成熟,網絡技術幾乎在所有需要交流、傳播、存儲和利用知識與信息的領域都得到了極至的發揮,由此,不僅大幅度的擴張了人類拓展智力的疆域,也進一步提高了人類拓展智力的能力。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研究的逐步深入,數字圖書館正在從簡單的人機界面交流逐漸進化為更為廣泛的終端節點之間的理解,而早期的信息加工也正在逐漸的被知識加工所取代。數字圖書館的實質就是一種多媒體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統[2]:它通過集成了的諸如信息壓縮轉化、色彩矯正、高分辨率數字掃描和光學字符識別等各種數字化技術,將各種文獻替換成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系列圖像,進而將其收集或轉化成為我們的數字化館藏;它無疆界的將各種不同載體的信息資源用數字技術加以存貯,在安全保護、訪問許可和記賬服務等完善的權限管理之下,將經過授權的信息通過Internet的發布技術實現全球信息資源的共享。數字圖書館的結構就是一個在網絡環境下面向對象的分布式模式,是一個以跨越區域面向對象實現網絡查詢和傳播的大型信息系統。
數字圖書館具有著固定的發展軌跡,它是由數據積累的個體數字圖書館模式向個體聯盟進化的,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正在以區域聯盟的形式從資源主導型、技術主導型向服務主導型演變。
2 區域性數字圖書館聯盟的技術環境
單從技術角度分析,服務主導型數字圖書館的區域聯盟實現機制無非也就是要通過各種網絡技術標準和協議來支持對分布式數字資源的檢索和獲取,并通過一系列的轉換、整合和調用工具,為用戶提供邏輯集成的資源與服務。如此,區域聯盟的實現或許能夠在館藏信息資源占有量等傳統的圖書館評價指標[3]方面給出一個嶄新的詮釋:不在乎是否擁有,重在即想即得。
分布式系統是一群通過網絡連在一起協同完成事務的自主計算機,它支持組織機構信息管理模式從集中式向客戶機服務器方向發展,能有效地實現組織內部及組織之間在內容和形式方面日益增長的信息交流要求。相對于獨立主機系統而言,分布式系統擁有遠程、并發、異步、異構、自治、進化、可移動等諸多優勢,在資源共享、高可用性及并行處理和通信等方面也具有超強的功能。分布式對象技術具有多種參考模型,其中CORBA技術適用性較為強大,它作為一種通用的分布系統開發平臺,為應用程序開發屏蔽了諸如數據編碼、網絡傳輸、對象定位等網絡編程細節,無論是異構系統集成、還是CORBA與Internet的集成、又或是legacy系統封裝,也無論是代理協調還是消息通訊,在依托CORBA技術開發的分布式數字圖書館中都能夠輕松的得以實現:CORBA服務器可以支持各種各樣的對象適配器(BOA)來滿足不同類型的請求,它通過“對象請求代理(ORB)”提供對象的定位和方法調用,在對象之間建立起客戶/服務器關系,進而實現對象在分布式環境中透明地對請求加以收發和響應。它用一種獨立的描述性語言(IDL)來定義CORBA對象的接口,確保了其所有對象以同樣的方式被描述,實現了用戶和服務端接口的統一,使不同開發語言系統之間的通訊與互操作成為了可能。他可以調用DII(Dynamic Invocation Interface)動態調用接口支持發送客戶端的調用請求,或者調用DSI(Dynamic Skeleton Interface)動態框架接口支持服務器端的動態指派對象,傳送客戶端的調用請求,也可以通過調用客戶端的存根(Stub)創建和發送客戶端請求,還可以調用服務器端的框架(Skeleton),將客戶端的請求傳送至CORBA對象[4]。分布式對象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通俗的理解就是要在最大限度降低開發成本的前提下將各個圖書館原有的各種數據庫系統在網絡環境下封裝起來,促使其移植性得到最為廣泛的提高,以便形成一個統一的訪問接口供程序調用。簡而言之就是運用技術手段截獲來自客戶對象發出的請求信息,然后將信息參數傳遞給那些能夠對此請求做出應答的服務器對象并加以啟動,最后再將結果返還給請求的客戶對象。
3 區域聯盟數字圖書館的服務主導型意識
今天的分布式數字資源技術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要在此環境下實現區域聯盟僅僅只是一個社會共識問題,我想無論是從個體圖書館的資金缺口出發、或是從人類資源共享的理念出發、還是從信息供求關系出發,區域聯盟的優勢都是可以預期的。區域聯盟是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其目標就是要創建一個先進的大型信息交換平臺,使動態虛擬的組織成員能夠以安全、協調、動態和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開展合作,以便實現知識信息的自由存取與共享。
3.1 區域聯盟之橫向關聯
區域聯盟首先要實現的是系統的橫向關聯,其宗旨是要努力將站點建設向數宇圖書館綜合門戶構建平臺推進,逐漸形成多個實用的可供廣泛接入和便捷使用的分布式資源門戶網站[5],它們可以是行政轄區內的個體站點集成系統,也可以是行業集團內的個體站點集成系統,由此打造一個具有統一門戶服務包括統一認證結算服務的區域性資源集散地,這里所擁有的諸如數字化資料、實時數據集、多媒體數據、學習與模擬軟件、虛擬現實系統、合作學習系統、遠程實驗室、虛擬實驗室等各種系統內分散的信息資源與工具都可以通過系統的內部認證、資源調度、服務結算、長期存檔、容災備份、跨系統接口等綜合門戶平臺職能來為用戶自由動態的調用,用戶可以通過單點登錄便捷的在統一的檢索系統、資源調度系統、館際互借系統、版權保護系統內一站式獲得各成員機構提供的自助式個性化文獻獲取服務:通過該系統提供的統一檢索或單個數據庫提供的檢索功能查找所需的文獻,通過資源調度系統可鏈接到相應的資源與服務,通過館際互借與文獻傳遞系統對數字對象進行下載與獲取,這樣就可以方便用戶在較短時間內把需要的數據從不同的數據庫中挑出來綜合在一起,避免了多次訪問不同數據庫的重復工作[6]。在這個統一的訪問入口內用戶僅僅只需通過超鏈接等方式就可以對數據進行個性化的加工處理,便捷的實現了其對信息的檢索、參考、核實、集成和傳遞。
3.2 區域聯盟之縱向關聯
數字圖書館在實現橫向聯盟的基礎上要完善的是系統的縱向關聯,形成國家級、省級和底層級的元數據[7]大型交換平臺,通過各級分布式資源門戶平臺之間建立的交換和通信機制,在各個區域聯盟之間實現信息的高速共享,各區域聯盟所擁有的信息導航功能和文化信息資源聯合目錄將在此交換平臺被進一步集成為一個功能龐大的網上資源導航系統,完善我們的網絡參考咨詢工作,從而充分發揮各級中心的服務職能,滿足底層用戶繁雜多樣的資源需求。
3.3 需求驅動的服務主導型意識
計算機和通信技術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些技術應該服務于人們的需求,而不是驅使人去適應它們。以人為本的系統設計理念雖然是無形的,但在我們將來的工作中可將它付之實踐[8]。信息資源、系統技術和社會服務是數字圖書館建設的基礎要素,以信息資源大規模數字化為目標的可以稱之為資源主導型數字圖書館,它側重的是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以資源獲取、存儲、組織、檢索、發布和版權管理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和開發為目標可以稱之為技術主導型數字圖書館,它追求的是新技術進展與信息技術服務的融合。有鑒于兩者,服務主導型數字圖書館是集成先進技術、融合多樣化信息資源、面向用戶構建的互聯互通的、開放、便捷、可靠、可持續發展的數字信息服務體系,其研發策略以用戶需求為驅動,強調的是應用性和易訪性。它以滿足用戶繁雜的個性化需求為原則,有機的整合各種類型的信息資源,更具有社會發展性。其人性化、集成化、可擴展的豐富內涵不僅集中體現了人本理念,也改變了以往數字圖書館信息分散使用不便的狀況。信息資源與系統技術是數字圖書館開展社會服務的基礎,而需求驅動性的社會服務反過來又強悍的將兩者朝著更加便利于用戶操作的方向在推進,這是數字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曾蕾,張甲,楊宗英.數字圖書館:路在何方?[J].情報學報,2000,19(1):64-73.
[2]張曉林.分布式數字圖書館機制[J].情報學報,2002,(1):63-70.
[3]于文艷.網絡環境下圖書館藏書發展模式淺探[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5,(2):25-26.
[4]王石平.基于異構網絡環境下的互操作探討[J].現代情報,2007,(8):187-188.
[5]肖小勃,喬亞銘.數字圖書館門戶建設[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4,(1):23-24,28.
[6]張勤.網格:圖書館信息技術的新平臺[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7,(8):129-131.
[7]王本欣.論元數據在數字化圖書館的功能[J].遼寧中醫學院學報,2004,(4):350-351.
[8]Nancy Talbert.Toward Human-Centered Systems[J].IEEE Computer Graphics and Applications,1997,17(4):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