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崩潰
【英】《經濟學人》2月21日

今天,如果要把一個集裝箱貨物從中國沿海運到歐洲,除了燃油和裝卸費用外,船運公司可能不再收運費;而在2007年夏天,相應的運費是1400美元。半空的貨船是全球制造業崩潰的明證。德國去年12月的基礎訂單比一年前下降了40%,中國的9000家左右的玩具企業已經有一半倒閉;今年1月臺灣的筆記本電腦的貨運量減少了1/3,同期美國的汽車裝配量減少了60%。這是19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經濟越依賴出口的國家受到的打擊越大,去年第四季度德國的制造業下降6.8%,而臺灣和日本則分別下降21.7%和12%。
盡管制造業的問題很嚴重,但政府不應該出手拯救。因為政府一般行動緩慢,很難適應瞬息變化的現實;另外,目前的危機是由于需求不足造成的,這是方方面面危機的根本原因,政府根本無能為力。而且,總體來看制造業的產能是太多了,一些企業的倒閉其實是好事。而哪些企業應該倒閉,這要由市場說了算,政府不應該插手。
凱特#8226;溫斯萊特的時刻
【美】《時代》3月2日
在奧斯卡頒獎日前11天,凱特#8226;溫斯萊特獲得了她今年的第三個最佳表演獎。而在此前,她憑借在《朗讀者》中的精彩表演拿到了第6次奧斯卡提名,前5次提名雖然都空手而歸,但是年僅33歲就獲得如此多的提名,也算是對其演技的一種肯定,差的只是運氣。
在《初為人母》中凱特曾經全裸上鏡,《朗讀者》中她再度上演令人血脈賁張的激情裸戲。凱特宣稱,《朗讀者》將是她最后一部裸戲。
回顧自己之前的日記之后,凱特又說,“我又變成了之前的那個我,對此我很吃驚。但是我在日記中曾寫過,‘我并不十分清楚這份工作應該怎樣去做,但是我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去豐富自己。’如今我做到了,我豐富了自我。”
伊拉克民族主義復興
【美】《國家》3月9日
6年來第一次,伊拉克曙光乍現。1月31日,伊拉克全國18個省中的14個省舉行了地方選舉,雖然選舉只是在省級,但卻是人們觀察12月舉行的全國選舉的風向標。
選舉結果顯示,大部分選民拒絕了什葉派和遜尼派宗教政黨和庫爾德分離主義者的主張,甚至在宗教勢力強大的南方,宗教政黨也失去了影響力,而一些親薩達姆的人士贏得了選舉。這標志著伊拉克民族主義的復興,也意味著伊拉克自2003年以來實行的按宗教派別劃分政治權力的做法已經難以為繼。在伊拉克,失業率高企,電力、供水、垃圾處理等基本公共服務也時斷時續或完全缺失,這使很多選民對現有的由教派勢力主導的統治集團深感不滿。這次選舉表明,伊拉克的改變已經開始。
要不要救歐寶?
【德】《明鏡》周刊2月21日
通用老總瓦格納宣布將在全球裁員47000個崗位,關閉十幾個工廠。消息一公布,德國人高度緊張。雖然瓦格納沒有具體提到什么地方的工廠,但有傳聞說可能歐寶在黑名單之列。通用子公司歐寶在德國4個聯邦州擁有廠房,共涉及29000個工作崗位。
德國要不要救歐寶?如何救歐寶?德國人一向對國有化這個詞很反感,認為“國家不是一個好企業主”,默克爾總理也可以用親身經驗告訴大家,國有化只會把經濟搞垮。但外長施泰因邁爾卻同意部分國有化,并與美國副總統拜登談過該問題。金屬工會主席也認為在這次危機中不應該有思想禁區,首要任務是保住工廠和崗位,不排除國家直接控股。關鍵問題在于,就算國家出面,是否真正救得了歐寶?
薩科齊在玩火
【法】《快報周刊》2月19日
為了減少法國公共開支,薩科齊不顧經濟危機,宣布將嚴格執行二分之一退休者的位置不補缺原則,并在2009年取消3萬個工作崗位,據歐盟統計局預計,法國2009年失業率將達9.8%。這些消息都使得法國人對失業感到無比恐慌。
與此同時,盡管法國國會為應對經濟危機于1月28日通過了260億歐元的經濟刺激方案,這個方案卻并未消除法國人對前景的不安。次日,法國各地暴發了大規模的罷工和示威游行,抗議總統薩科齊處理金融危機的方法未能令工人受惠。正如《法蘭西西部報》所說,總統在處理危機時把精力集中于企業和經濟,而不是受薪者和消費,這些做法引起了反感。
最近暴發了薩科齊上任以來規模最大的全國性罷工,參加抗議活動的人數高達2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