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初三的男生。自從升入初三以來,我感覺到越來越大的壓力,越來越多的束縛。對我來說,自由就是一個奢侈品,我甚至忘了自由是什么滋味。我知道,初三對我來說是關鍵的一年,因為明年的中考將關系到我的未來。為此,我也在努力著,可是卻感覺非常累。整天的考試,讓我身心疲憊;那么多的作業,總感覺寫也寫不完;現在父母對我的考試也越來越看重,稍微考得不好,就唉聲嘆氣,或者說我一通。我感到很難過,為什么人生就不能自由自在呢?
小米姐姐的回答
每一個人,只要他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然受到制約。不管是誰,只要他存在一天,就要面對生存的壓力。那么,當我們面對著這么多來自父母、學校、同學、社會的制約和壓力,我們是否還能爭取到自由,感受到自由呢?答案是肯定的。
什么是自由?對我們大部分人而言,自由只是個概念,而非真實的東西。談到自由的時候,人們常常把自己幻想成水中的魚,覺得魚自由自在地游著,很快樂。但是魚也有它的不自由——不能離開水,水給了魚自由,水也制約了魚。因此,我們能夠爭取到的自由,只是相對意義上的。
你現在是一名學生,你所面臨的制約是升學的壓力,和來自父母、老師的管束。這些東西讓你感覺不到自由。那是不是去除了這些制約,你就“自由”了呢?我想未必。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騎師馴服了一匹好馬,他認為給這樣的馬加上韁繩是多余的。有一天,他騎馬出去時,就把馬的韁繩解除掉了。馬在原野上飛跑,當它發覺什么束縛也沒有的時候,就越來越大膽了。它一路狂奔,把騎師摔下了馬。它不辨方向地往前沖,最后沖下了深谷,粉身碎骨。
你就像故事中的那匹馬,你的家長和老師就是故事里的騎師,韁繩就代表他們對你的束縛,倘若他們完全對你不管不問,給你全部的“自由”,你會怎樣呢?你不需要做作業,不需要考試,不需要升學
這樣的生活就是自由的生活嗎?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束縛都是壞事,適當的制約是為了讓你在有限的空間里安全地成長。當你越來越成熟,獲得的“自由空間”也就會越來越多。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你想讓父母和老師少管你一些,想爭取到更大的自由空間,那么,你就要讓自己盡快成長,為自己負責,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在這個前提之下,你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果你能夠處理好學習和生活上的所有事情,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你的父母和老師會放手讓你去做你想做的事情的。
讓自己輕松點,不要一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我是一名中學生,現在的心情非常復雜,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所以寫信告訴你,希望你能幫助我。
以前在小學的時候,我是一個人人知曉的好孩子。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喜歡和我在一起。我的成績非常棒,體操也很好,學習非??炭唷榱藞蟠鸺胰?、老師,我一直都在不斷地努力,成績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在學校也很得老師的信任??墒亲詮倪M入中學以后,我依然在努力學習著,成績卻在不斷下滑,一點上進的意思都沒有。雖然在中學每個人都知道我,老師都信任我,但是我很不開心,因為我雖然是大家的學習模范,成績卻一點都不中看。我很悲觀,如果再這樣下去,我恐怕快堅持不住了。你說我該怎么辦呢?(茹芝)
小米姐姐的回答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有個著名的關于人的“5個需要層次”論: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愛與歸屬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這5個需要是一層層遞進的。當你實現了前4個需要的時候,你就有第五種需要——自我實現需要。這是—種追求人生價值的需要。
尤其是處于青春初期的現代少年,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并迅速發展,這時的學生特別關心自己的形象,尤其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自我表現的愿望十分迫切,愿意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并希望獲得成功。
也因為這樣,所以在小學時,你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一個人人知曉的好孩子”,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喜歡和你玩,這個時候你的成績又非常棒,體操也好,所以你的內心應該是非常高興與滿足的。因為你在大家的贊許和認同中,滿足了自我實現的需要。
但是,當你進入初中,你的成績不斷下滑,而作為公眾人物的這一事實給了你很大的壓力。你害怕別人改變以前對你的看法。自己成績的“不中看”讓你對自己心里都沒有底。這時候你的壓力,要比那些“默默無聞”的人的壓力大得多。所以你感覺到悲觀,甚至有些堅持不住了。
拋開別人的關注,你再想想,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就要小得多;無外乎就是成績下滑了。誰能保證自己一直是第一名呢?想想劉翔,他之前享有的是何等榮耀,他的記錄,不一樣會被博爾特打破嗎?劉翔受關注的程度要比你大得多,他面前的障礙也比你大得多。但他仍在積極康復中,近期也將復出他的田徑場。
沒什么大不了的,讓自己輕松一點,不要那么在意別人的眼光。學習下降了,就靜下來想想,是什么原因,不夠努力就再加把勁;學習方法有問題,就改變一下方法策略。還有一點,就是要有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的氣概。自己的成績可能是班級的第一,可能是年級的第一,但是不可能是永遠的第一。只要你踏實、努力,友愛同學,尊敬師長,即使你的成績不再是第一了,你仍然會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好伙伴的!
教授先生的回答
給你幾點建議首先,要建立必勝的信心,要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中學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失敗、挫折都是正常的,太過順利會讓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得不到鍛煉,對今后的成長不利。其次,從你的來信看,你的最大心病就是“依然努力學習,成績卻不斷下滑”。所以建議你冷靜地考慮考慮,和各科老師認真深入地分析一下成績下滑的原因。請老師給你指點迷津,同時還要多和同學交流。學生就是要學習,不懂就問,不會就學,這是天經地義的,不要放不下面子。第三,不要把爭第一當包袱。其實,中小學階段的成績第一,甚至大學成績第一都說明不了什么。因為那都是書本知識,重要的還是靈活應用知識的能力、創新能力、動手能力、交往能力、協作能力、不斷學習的能力,以及堅強的意志力,這些成績單上沒有的東西同樣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當然,這不是說學習書本知識不重要,而是說不必把“第一”看得太重,要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