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悠閑的根特,以其深厚的歷史內涵和平實的建筑技巧,不斷召喚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人們,重返古典境界,享受純粹的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和諧生活
車輛安靜地在街上走,幾乎沒有什么聲音;有軌電車靈貓一般地從身旁溜過,街上絲毫沒有喧嘩;教堂里更是安靜得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商店里也沒有高聲的音樂放出來,走在大街上,總是不會乏味和疲憊;即使在人煙密集的商業街,也是如此。
走入根特,人們首先會被那些古意盎然的建筑所吸引。很難想象,像比利時的根特這樣一座歐洲城市,街區的面貌還是一個多世紀以前的布局。
根特的街不寬,卻并不給人狹窄的感覺。街道的地面多是用青石塊鋪的,有的是用青磚,頗有點凹凸不平,但小汽車照樣在上面來回行駛,電車的鐵軌嵌在青磚里,二戰前就鋪好了電車軌道,今天仍在運行。而更讓人驚詫的是根特的街,全然不按“方向”。你從這一條街自東往西走進去,從另一端出來時可能正向北或西北方向走;走著走著,斜斜的又連著另一條街。根特的街,就像樹的枝丫,全是自然地向各個方向生長著。至于枝丫的長度、大小、方向,那就取決于空間、養分和陽光了。街邊的房子,多是兩層或三層,每一幢,都精美得叫人贊嘆起石頭的魅力。看看根特的建筑,傳統而濃重,就不難想見它的歷史底蘊了。
根特的歷史非常悠久,盡管沒有書面記載,但是考古學家們還是肯定地確認,早在古羅馬時期根特已經形成了城市。
至13世紀時,根特是繼法國巴黎之后歐洲最大的城市。今天仍然矗立在根特市中心的鐘樓和圣尼古拉斯大教堂就是根特興盛時期的建筑遺跡。
16世紀末到17世紀,根特因為是加爾文教的城市而卷入神圣戰爭,遭到了西班牙帝國嚴重的破壞,從此根特失去了國際化商業中心的地位。
如今的根特作為比利時弗朗德爾省的第二大城市,擁有優良港灣的港口城市,是進入首都布魯塞爾的必經之地。但即便是港口城市,根特依舊保持著悠閑、靜謐的氛圍,與大部分歐洲同類城市相比,根特沒有高傲和優雅的“裝束”,可它卻以最本質的浪漫、寧靜,進行著最成功的商業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