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理由:比起老一輩企業家,他最年輕;比起新一代企業家,他最穩健。30多年前他是商海弄潮兒;14年前,他用“光彩”點亮人們的致富夢想;16年前,他讓“新希望”扎根新農村。劉永好的軌跡,恰然地記錄了中國民營企業家30年來的變遷。
劉永好是個精力旺盛的斗士。他四處出擊,在飼料、奶業、化工、百貨零售、證券、銀行、保險、基金、物流、燃氣、房地產、旅游等數十個行業留下急匆匆的腳步。
用“符號”來形容劉永好再貼切不過:他創業至今30多年,與他同時代的企業家有的入獄,如牟其中,有的退隱江湖,如張宏偉;他一直活躍于政商前沿,并是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比起老一輩企業家,他更年輕,也更活躍;比起新一代企業家,他更穩健,也更務實。

劉永好及其新希望集團的諸多榮譽也恰然地與時代同步,多個第一令眾企業家只能望其項背:第一批下海的民營企業,第一批私營企業集團,第一批走出國門的民營企業,第一批發起成立銀行(民生銀行)的民營企業,也是最早主動、積極、友善地處理好產權關系的家族企業。從個人經歷來看,他第一批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個當選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第一個當選全國政協常委,第一個當選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民營企業的第一批全國勞動模范……
1982年,他與三位兄長一道,辭去公職,到四川成都新津縣農村創業。他們靠變賣手表、自行車等家產,籌了1000元人民幣,從種植、養殖起步,經過六年時間,積累了1000萬元。并在80年代末期轉向飼料生產。1992年劉永好注冊成立希望集團。
2008年,劉永好坦言,他的新希望集團銷售額已達160億元,十幾年來,新希望集團一直是國內農牧行業中最大的企業之一。對未來的規劃,劉說,新希望將牢牢地立足于農牧行業,正全力打造一個適合中國國情的養豬、養雞鴨的模式,而后向全國乃至世界推廣。
10年前,因為銀行不愿對新希望這樣以飼料和養殖為主業的民營企業提供貸款。鑒于民營企業貸款困難,劉永好、劉永行兄弟有了籌建一個民營企業自己的銀行的沖動。1996年2月,民生銀行成立的時候,希望集團出資5000余萬元入股。沖動的結果是,民生銀行投資收益一度成為新希望金融投資的最大利潤源。
做飼料起家的新希望,1997年開始踏足多元化。劉永好一度高調地把其事業版圖比作一架飛機:總部是機頭,確定方向和實施決策;飼料業是機身,處于主業位置;金融是左翼,房地產是右翼,而高科技等則是機尾。
2001年是新希望資本運作高峰年。這年,新希望控股組建華融化工有限公司;控股組建四川新陽平乳業有限公司;參與發起設立中國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還在成都打造了一個高檔的樓盤“錦官新城”,至今仍是成都的知名樓盤之一。
劉永好是個精力旺盛的斗士。他四處出擊,在飼料、奶業、化工、百貨零售、證券、銀行、保險、基金、物流、燃氣、房地產、旅游等數十個行業留下急匆匆的腳步。此后的幾年,劉永好越走越遠,民間一度認定他是一個更善于在資本市場長袖善舞的“高手”。
直到2007年1月,在央視年度經濟人物西部之夜晚會上,被眾人認為已經偏離了跑道的劉永好又登場宣布,今后,新希望將立足賴以起家的飼料行業。一年過后,他50多個董事長、40多個總裁的頭銜也只剩下四個董事長、兩個總裁。
對于這一輪“回歸”的原因,劉從未給出過多解釋。
針對當前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劉永好告訴記者說,新希望集團接下來將做的是:第一我們引進種豬;第二我們建大量的種豬場、種雞場;第三建立數百個養豬專業合作社。新希望集團還建立了種豬的基因庫,并對中國最好的重慶榮昌豬進行了繁育和推廣。這證明,“新希望在豬產業的建設上是腳踏實地的?!?/p>
坐在氣派豪華的辦公室里,目光所及之處都是高樓大廈,但他更像一個農業專家,“中國對農村的政策叫有保有壓,連續五年中央的五個一號文件,都對農業加以肯定,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好事。我們應該用現代農業的模式去做,把金融理念融進去,把幫助農民的理念融進去,聯合起來打造世界級農產品企業。
編 輯 周云成
E-mail:zyc@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