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理由:從一個14歲就輟學謀生的窮孩子,成長為今日享譽全球的“玻璃大王”,曹德旺用自己的智慧和執著,不僅用先進技術打造了一個全球第四大玻璃制造企業,更帶領這個企業一次次邁過生死難關。
曹德旺今年63歲,笑容可掬,激情四溢,跟記者印象中的一樣。
四年前,當《商界》造訪福耀集團的時候,他正意氣風發:對美國反傾銷勝訴,無異于打了一個大大的“國際廣告”;為德國奧迪本廠配套,一舉撬開了歐洲市場堅固的鐵門;亞洲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產線點火投產,讓所有競爭對手英雄氣短……更重要的是,當所有人都以為,福耀將與全球第四大的玻璃制造商美國PPG斗得你死我活,甚至被對方給打趴下的時候,曹德旺用自己獨特的中國智慧扭轉乾坤。雙方不僅握手言和,更精誠合作,美國市場完全為福耀敞開。

這已經不是曹德旺第一次面對生死關口,并且闖關成功。
從一個14歲就輟學謀生的窮孩子,成長為享譽全球的“玻璃大王”,其間艱難曲折,可想而知。然而正是憑借那一份對做汽車玻璃的專一和執著,讓曹德旺率領的福耀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第一,占據國內超過60%的市場份額,以及美國20%的維修市場份額。
四年來,福耀已經在國內9個省建立了13個貼近汽車廠家的汽車玻璃和浮法玻璃的生產基地。曹德旺自豪地說,“大街上迎面而來的每兩輛汽車中,至少就有一輛安裝著福耀玻璃!”而在國際汽車玻璃配套市場上,福耀已經取得世界八大汽車廠商的認證,成為諸如奧迪、大眾、通用、福特、豐田、本田、克萊斯勒等諸多一線汽車品牌的合格供應商,為它們批量供貨。更讓曹德旺驕傲的是,福耀在行業全球排名,已經從第六上升到第四!
但,這也不是曹德旺最后一次面對生死關口。譬如當下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對福耀這樣典型的中國制造企業來說,這個話題無法回避。
曹德旺不喜歡談論過去。但事實的確是,早在2006年下半年,他就正式提出了中國企業要準備“過冬”的說法。“我覺察到了變化。我平時比較喜歡關注時尚,包括時尚的語言。當時忽然流行了許多說法,譬如,人民幣升值、美國次級貸、通貨膨脹等,這些都說明我們生產力過剩了。”
這是一個真正的企業家對市場的判斷。
然而當時的中國資本市場乃至中國企業界,歌舞升平,一片繁華。包括福耀,一直擴張和擴產,三年內對外擴張投資高達50億元,企業負債率一度超過60%!
幾乎沒有人能聽進去這種“逆耳之言”。曹德旺只能默默地對福耀進行改造。
一切從現金流入手!2007年初開始,福耀停止了一切擴張性的再投資,在當時還很火熱的資本市場上,曹德旺順勢出售了一批非經營性生產線,獲得了可觀的現金回報;接下來,為了降低企業運營和管理成本,曹德旺聘請了國際知名咨詢機構,改造企業流程。與此同時,福耀加強控制產品的現金回流。這一年,福耀僅節省的資金就高達1億多元人民幣。
然后正如曹德旺所料,經濟“嚴冬”到來了。
火爆多年的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無可挽回地走向低迷。房子都賣不出去了,建筑浮法玻璃還能賣給誰?汽車都賣不出去了,汽車玻璃還能賣給誰?國內186條浮法玻璃生產線,一夜之間就關掉了40多條!
相對而言,頗具先見之明的福耀活得還好。但在這個朝不保夕的時代,曹德旺對未來市場的判斷更加謹慎。他斷然下令,“我們寧肯準備過頭,也不要打準備不足的仗!”
2008年11月11日,福耀停產兩條生產線;12月31日,曹德旺又關閉了剛剛投產一年多的海南兩條生產線。至此,福耀總共9條生產線已經關閉了4條!連續兩次關停之后,福耀的損失已經達到3.5億元~4.2億元!而回顧2007年,福耀全年利潤僅為9.1億元。
這是一個“壯士斷腕”的決定。曹德旺笑笑說:“為了保命。”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是否誰能挺過這個“嚴冬”,誰就搶占了先機?福耀未雨綢繆的一切措施,是否都是為了保證自己活在未來,活得更精彩?
曹德旺沒有給出正面回答。他只是說,他對福耀未來10年可達500億元產值的目標,依然非常樂觀。說這話時,他充滿激情。63歲的老人還能保有像他那種激情的,恐怕不多。
遙想1986年創業之初,曹德旺放出豪言:“中國人應該有一片從自己的玻璃看出去的天空!”當時中國的汽車維修玻璃市場,大多為日本品牌把持。沒人相信對汽車玻璃一竅不通的他能夠成功。
轉眼23年。但愿曹德旺從這片玻璃看出去的天空,烏云之后依然澄凈。
編 輯 彭子珂
E-mail:pzk@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