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常被人懷疑的人,因為驗房師的職業性質,決定了社會看我的眼光有點異樣。很多客戶問我:“你的驗房報告到底是幫開發商還是幫業主?”我會直接把名片扔還給他,讓他換個地方找答案。其實,驗房師這個行業幾年前就有了,主要工作是受業主委托,替他們驗收剛接手的毛坯房,用各種儀器檢測出業主肉眼看不出也想不到的問題。
我入這個行業是在2006年。當時我就在想,驗房師到底敢不敢把檢測結果公諸于世,開發商和物管公司會不會對此“封殺”?
直到我成為一名職業驗房師,才明白個中緣由。
入世
爺爺是老紅軍,我對小時候被局里的叔叔阿姨捧上天的日子還記憶猶新。父輩就差了一大截,而我也只是個本科生,畢業后半年一直無業。“富不過三代”成了我內心最大的陰影,我發誓要扭轉這句“至理名言”。
扭轉發生在2006年8月。表姐給我推薦了驗房職業,據說在上海已經很火了。我心想做得好一個月能有上萬元,就稀里糊涂地報名參加了驗房師培訓。誰知三個月學成歸來后,我還是找不到工作,說我經驗尚淺!
沮喪之間,我的靈感一夜爆發。那晚我上網,看到一篇講述主人公如何借別人的力為自己辦事,把小公司做成行業標桿的帖子。我突然想到了開公司。我性子急,也印證了“年輕人更有執行力”的說法。第二天我就租下了辦公室。朋友都說我瘋了,有人問我,知道搞好一個項目至少得花多少銀子嗎?在大連老家的父母更是暴跳如雷,但向來拗不過我的他們,還是往我賬上打了20萬元。
開業之前,我千方百計說服了幾位政府房測機構的退休工程師,按照他們以前的待遇支付薪資。核心問題解決了,我懸著的心才落了地。
公司成立于2007年初。我沒錢打廣告,只能先借助SP短信。裝修公司早已將各大樓盤的接房日和業主電話收入囊中,我聯合幾家裝修公司替我給業主發驗房短信。裝修和驗房毫無沖突,反而互補。因此這筆投入成本很低,50萬條還不到2000元。但兩個月過去,門庭冷清,連個咨詢的電話都沒有。
我開始懷疑裝修公司的能力,但對我的驗房職業依舊信心十足。我找人幫我建立了“君友驗房網”,花2400元在百度做了競價排名,還聘專人在天涯、搜狐等論壇發帖,并鏈接到我公司的網站。我一直相信網絡的神奇。咨詢電話好不容易來了,但對方開口就是,“你有沒有驗房師資格證?”我語塞……
然而,老天似乎總在適當的時候為我打開另一扇門。
一個月后,中國驗房師管理協會在成都召開“首屆驗房師培訓會”。我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三天三夜不睡覺,趕制了一份長達27頁的策劃書。當我再次站在鏡子前,左側頭發中已冒出一串白毛。我目的明確,一定要拿到西南片區驗房師培訓代表處的資格。因為我深感把行業做起來比單純拉單接業務重要千倍。若申請成功,以后西南片區想從事驗房的人就必須由我經手。同去的競爭對手有3家,財力資歷都比我強,而最終我戲劇性地以27頁的策劃書取勝。
這讓我無比欣慰,感激世道光明。
嶄露頭角
協會正式頒發代表處成立的文件是在2007年11月30日。一周后,我心急火燎地召開了“驗房師職業發展與技術交流論壇”。此前我派發出560封邀請函,如我所料,來的人不到五分之一,卻全是西南片區大中型房地產開發商的中高管。我也早已約好媒體和網絡寫手,等事情一完就幫我“轟炸”互聯網。
結果論壇火了。不久,開發商、建筑學院和城建部門的23個職業人士接踵而至,要報名考取驗房師資格證。我的代表處完全根據協會宗旨,培訓班分為低級、中級和高級,學費均價4000元,由協會和北京商委派人分周期進行培訓。畢業后可掛靠在我的君友驗房公司。
首批學費9.2萬元,撥出一部分交付協會書本費、證書費和培訓費后,又全部投進了公司運營。此時,驗房網的成熟陸續為我攬來了驗房業務。我的定價低至300元/套(80平方米左右),高至精裝修別墅3500元/套。但業務寥寥,隔三差五才有一兩套。
隨后我想到了今非昔比的搜房網。早前有過一些接觸,那時搜房網還不怎么樣,但關系還在。我在業主論壇上發了篇精華帖并置頂——主城6區業主驗房大體驗,每區報名者前三名免費。一時間,搜房網論壇炸開了鍋,為了爭搶這18個體驗資格的業主紛至沓來。這次活動,我花去的驗房成本不到2000元,卻聲名遠揚了。
搜房網的朋友告訴我他被主管表揚了,“主管說這種雙贏的事以后要多做。”2008年4月,搜房網一次性集結了30多戶業主給我,那個月幾乎每天都有一兩套房等著我驗。
5月,我和3名驗房師去一處小區驗房。物管怪異的眼神上下打量之后,聽說是驗房師,立馬拉起圍欄,不準我們進入。我知道這是開發商或物管公司的意思,氣不打一處來。立馬聯系了一個記者朋友和業主兩口子一共7人堵到小區門口,物管這才放我們進去。這確實有些不打自招,我還沒驗房就感覺這房子必有紕漏。果不其然,住戶之間大門相互碰撞、防火門安成防盜門……業主的憤怒可想而知。一天后我遞交了驗房報告,房屋問題12處,其中2處有硬傷。據說后來開發商看了報告,先諸多搪塞,后迫于業主的強勢做了高額賠償。我把業主寫給我的感謝信帖在我的博客、各論壇上,并約人加以熱貼跟蹤,網友回應此起彼伏。
但驗房這個行業很特殊,很難給人以安全感。我老老實實做事,卻總也博不到開發商與業主任何一方百分之百的信任。這讓我很尷尬。
悲喜交替的日子
閑下來時,我也會揣摩業主的心理。之前接到幾個業主的電話,讓我驗房時多找紕漏,再幫他們維權,利益對半分。我在想,業主或許比我更矛盾,希望自己的房子好還是不好都弄不清!說實話,驗房師是個很容易荒腔走板的職業,一不留神就淪為開發商或業主的死對頭。我一直想辦法平衡再平衡,卻收效甚微。
對于業主,我只好每接一筆業務前都把話說明,“我不維權,只負責提供驗房服務。”我希望以我的誠信和專業來支持業主。開發商這邊,我也力求客觀。實際上房屋紕漏一部分是實實在在的質量問題,還有一部分是施工過程中的疏忽。一次驗房后,我測出某業主陽臺外墻貫穿性開裂。業主大怒,說著說著就要告開發商,在他看來開裂等同于塌陷,簡直快要把命都搭進去了。開發商派來高工也絲毫不能阻止業主上告的決心。開發商帶著惶恐和疑惑的眼神掃向我,他也只能依靠我。突然之間我找到了第三方的感覺,我拍了拍業主,說:“這問題不大,把外墻撬開重新敷上水泥就行了。”業主這才軟了口,我的余光看見了開發商的感激和贊賞。
看似復雜又頗為有趣的行業,讓我沉溺其中,而地震卻讓我一夜歸零。5、6月份本是歷年的交房旺季,也是我接業務的高峰期。但地震之后,業主無心接房,開發商無力交房,交房期一拖再拖。快兩個月了,員工走了一半,我提前“過冬”。
7月,整整一月。我白天坐在辦公室里無所事事,下午2點鐘一個人坐在附近的廣場茶座,一坐就是10個鐘頭,回家已是半夜。我看著晝夜交替,感受到一個職業、一個人的弱不禁風。一次,我在電腦前坐了四天四夜沒走動,起身一刻直接倒地昏迷。醫生說我嚴重缺鉀,會短期癱瘓。
一個月后我逐漸恢復健康,家里讓我回父親所在的國企上班。我拒絕了,沒混出個名堂來,我寧愿死在異鄉。9月,房市低迷,但交房在復蘇。我和剩下的員工相互鼓勁打氣,一定堅持!消逝了4個月的君友驗房,就快被時間遺忘的時候,我開始重振旗鼓,開張營業,利用網站和熱帖,欲再掀驗房潮。業務來了,零散分布在十幾個小區,近20戶,我的專、兼職員工再次進入戰斗狀態。
生存的技巧和原則
四個月后的交房淡季,我們再次過冬。
朋友問我做生意的感覺如何,我很不情愿地回答他“半死不活”。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將一個周期較短的行業做到極致,但接二連三的打擊讓我意識到必須尋找一個有力的后臺。
我又寫起了策劃書,準備融資,甚至被控股都行,只要你能讓我快速成長。我托關系見了市內幾個知名企業的副總,都狼狽而歸。別人不是看不起驗房職業,就是看不起我的公司,或者是看不起我。
最后我孤注一擲,找到鐵運房地產中介公司老總戴宏偉,鐵運在全國有幾百家門店。戴總不動聲色地聽我說完融資計劃,問了我兩個問題:你的生存空間在哪里?你有多大把握在多長時間內把行業做起來?我說:“短時間內做得好,也可以將整個市場壟斷。”
我很心虛,卻故作鎮定地遞給他一份政府頒布的關于業主應提前驗房的文件,若交房后出現問題,法院將優先保護開發商,這將刺激業主驗房的積極性,市場將很快擴大。“只要政策開始支持驗房行業,以我目前的行業形象,必定讓戴總賺錢。”說完,我明顯看到戴宏偉嘴角的笑意。
第二天,合伙協議簽訂,他打了40萬元在我賬上,占51%股份。我開始奔走于各開發商之間,談開盤時設點驗房的事。跑了二十幾家,給我的感覺是,知名開發商很樂意接受我的設點,并給予我人員支持,說希望驗房能成為新樓盤的賣點。而圖短利的開發商還是堅決拒絕我們的存在。
我開始投報媒廣告。如今,我的設點處和公司業務員平均每天能接3套新房。我還是不降價,特殊情況打個9折;同時每個月還能從鐵運接幾十套二手房。2009年戴總定下80萬元的任務,2個月不到,我已經完成了四分之一。
找我“合作”的人很多,但他們每個人提出的“合作”都有破壞我行業底線的可能。我很想賺錢,卻不愿意受制于人。我沒有那份膽量和魄力,拿我的行業和職業作賭注,我選擇繼續我復雜而又快樂的驗房生涯。
編 輯 張雁彥
E-mail:zhyy@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