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言已久的聯想管理層巨變終于塵埃落定:65歲的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再度出山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而楊元慶則取代阿梅里奧,出任首席執行官(CEO)。

2009年2月3日,面對媒體的柳傳志神情凝重,言語間充滿懇切:“聯想就是我的命,重新出任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對我而言,義不容辭?!?/p>
目前,聯想確實走到了一個危險的“彎道”: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第三財季,集團凈虧損達9700萬美元。盡管沒有一家企業能在當前的經濟蕭條中獨善其身,但巨額虧損依舊讓這家全球第四大的PC集團倍感焦灼。在這背水一戰的關鍵時刻,聯想亮出“柳楊配”的底牌能否幫企業走出困境,已經成為2009年中國PC業的最大懸念。
從某種意義上說,柳傳志和楊元慶的配合,是聯想多年來成功的關鍵。作為國內PC業的教父級人物,柳傳志在戰略制定上向來老辣,而楊元慶則以超強的執行力享譽業界。此次柳傳志重新出山,對提振企業信心、提高公司內部向心力作用明顯。而從幕后走到臺前的楊元慶,則可發揮他在戰略執行上的過人之處,重赴一線沖鋒陷陣。
對于“楊柳配”能否再現昔日的鋒芒,已經隱退二線長達四年的柳傳志絲毫沒有懷疑:“在聯想創辦、發展過程中也曾出現過許多風浪,那時都是我利用我的經驗,幫助楊元慶協調各方關系,讓其專心做好CEO的工作。這次同樣如此,我覺得在關鍵時刻出任董事會主席,是我的責任。”
事實上,復出前的柳傳志已經對聯想動了“關鍵一刀”:2009年1月,聯想宣布全球裁員2500人,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1%。而通過這項重組計劃,聯想有效地減少了支出,預期下個財年可以縮減大概3億美元的費用。
如果說“節流”是柳傳志對聯想進行戰略校正的第一刀,而他的“開源”藥方則定位在了印度、俄羅斯、巴西等新興市場。
自2004年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以來,聯想在國際上一直專注于IBM所看重的大型企業客戶。但眼下的金融危機導致許多公司倒閉,企業客戶備受沖擊。這個時刻用配置不高、成本較低的產品線,贏得新興市場的個人消費者和小企業,已經成為聯想“止血”的關鍵。
一個細節是:通過降低配置,曾是筆記本中“奢侈品”的聯想ThinkPad系列產品,市場最低售價有可能降至5000元。
柳傳志的老辣之處還在于,他不僅能從一場場危機中找到過冬之術,而且在過冬的同時,他也會為春天來臨后的下一輪攻伐積蓄力量。此前,聯想曾試圖通過并購巴西最大的電腦商Positivo Informatica以及歐洲電腦制造商PackardBell,進軍拉美及歐美市場,但終因競爭對手戴爾、宏的阻擊,并購宣告流產。如今整個行業一片風聲鶴唳,對手們忙于自保無暇顧及其它,而聯想手中卻牢牢握著13億美元的現金儲備。
這13億美元也是讓聯想從“止血”到“超越”的關鍵變量。
編 輯 樊 力
E-mail:fl@cais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