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頭式“保齡球”
讓學生成單膝跪地或以俯臥撐的姿勢,模仿“保齡球”形式,用頭頂足球。培養學生的身體協調能力。(圖1)
2、網式足球
降低排球網的高度,按排球規則讓學生在排球場地上用腳踢足球,可適應降低難度,允許足球落地一次,發展了學生控制球的能力,方向感和下肢力量等。(圖2)
3、腳式桌球
利用籃球場代替桌球臺,模仿“桌球”形式在場地上踢足球,分別在四個頂角和中線與邊線交界處設置小球門(球門的設置可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在不同的方位上)。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踢球的準確性。(圖3)
4、夾球跳
將足球夾在兩膝或大腿間,連續向前跳躍,比誰跳得快或跨越障礙物,發展學生的彈跳力和身體協調性。 (圖4)
5、“打獵”
在一定的場地空間內畫兩個同心圓,一大一小(半徑可根據游戲的人數多少而定),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站在大圓和小圓內,大圓內的學生為獵人,小圓內的學生為獵物,用1-2個足球做“獵槍”進行“打獵游戲”(大圓內的學生手持足球做移動傳球或假動作擲小圓內學生的下肢,小圓內學生通過各種身體活動躲閃來球,被擲到的同學出局,看誰最遲出局)。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靈敏性等。 (圖5)
6、“橄欖球”
學生手持足球模仿“橄欖球”形式進行比賽,以人和球同時超越球門線為贏分,每隊累積總分多者獲勝。 (比賽過程中可根據游戲目的調整游戲的形式,如為了避免比賽過程中過多身體碰撞發生損傷,可適當調整規則,規定不能身體接觸、不能拉人或以單足跳的形式進行比賽等)發展學生的靈敏、快速奔跑、耐力和協調能力等。
7、手式“曲棍球”
在籃球場(或矩形小場地)兩端設置小球門,讓學生用手控制足球,模仿“曲棍球”形式進行比賽。發展學生上下肢的協調能力、速度、耐力等。(圖7)
8、“盲人”足球
將學生分成兩隊,各隊選一名隊員作為指揮者,其余隊員蒙上眼睛,在室內五人制足球場進行“盲人”足球比賽(沒有室內足球場可以將籃球場用擋板圍起來代替),發展學生的聽覺能力,方向感和合作意識及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