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學生的好奇之心
每次上課之前都會有很多活潑分子跟著問: “老師,今天我們玩什么?”“老師,你拿著秒表干什么?”剛開始問煩了,我都是大聲呵斥:“上課不就知道了,80多人我總不能每人回答一遍吧?”看著他們驚恐而無奈地轉身跑去,也覺得自己的態度有一點過激,可是下節課他們仍然照樣問。我就想,能不能利用學生的這種好奇心呢?于是我就在課前把本課的主要內容扼要地寫在紙上,誰先來問就把紙條交給誰,讓他把本課的內容在上課后向大家介紹,讓他當一會“小老師”,此舉引起了其他同學的好奇與當一次“小老師”的欲望。經過多次實踐后,我發現學生們在聽同學講的時候比聽我講的時候認真多了,后邊的同學也都不亂跑了,都聚精會神地想聽一聽“小老師”講的什么,說得好不好。
二、抓住學生的崇拜之心
抓崇拜主要從兩個方面人手,一是讓其崇拜同伴。例如,教組合拳——馬步架打這個動作時,當我正講解手的動作路線時,突然有‘位同學大聲問:“老師,眼看哪里?”其他同學都因為他打斷了我的講解而哄堂大笑,他們都以為找會批評他,而我則抓住了機會,大聲說:“笑什么?這位同學問得很好,雖然打斷了老師的講解,但是他問得很到位,證明他思考了,希望同學們學習他這種愛思考的好習慣。”另外,我也經常讓優生出隊示范表演,并給予恰當的語言表揚,既給了學生自我展示的機會,也調動了其他同學的崇拜之心。二是讓其崇拜老師,主要是教師在做示范動作時,要優美大方、熟練自如,讓學生產生模仿的欲望,如果教師做完示范后,學生能夠以熱烈的掌聲給予同報的話,證明他們已經開始崇拜你了,崇拜是練習的精神支柱。
三、抓住學生的好強之心
分組游戲比賽時,總有學生因為不甘落后或者是以人多人少,個高個矮為理由起爭執,這時就應該利用激勵性的語言調動學生的好勝之心,把學生的自私心理轉化成良性競爭心理。比如,當學生因身高爭執時,教師可以說:“同學們,剛才那一隊輸了,但是他們不服,說你們隊的身高高了,這樣我們把他們隊最矮的一個同學調換過來,再比一次,再贏一回,看他們還有什么說的,行不行?”這樣激勵后,再次比賽時,兩隊都會更加努力,即使第一次輸的隊第一二次贏了,也不會太驕傲,第一次贏的隊笫二次輸了,也不會太灰心。當然,運用這種方法時,教師要掌握好時機,語言要恰當,不能有偏激語言,否則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