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模塊教學內容中,每一知識與技能都是局部的,只有在整體中才能看清其作用和意義,以及相互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把各個局部知識與技能按照某種觀點和方法組織成整體,才便于學生學習、掌握和運用。因此,在選擇與安排模塊教學內容時,必須把握目標、立足學生、依托教材,并注意知識與技能的整體性和內在聯系,才能做到合理聚點、正確定線和有效鋪面,才能把所學知識與技能系統化和結構化,提高模塊教學的效益。
一、關照整體,合理聚點
關照整體、合理聚點是有效選擇和安排教學內容的基礎。關照整體是指關照教科書或教師用書中相關運動項目的教材整體,就是要以模塊教學目標為依據,立足學生實際,對教科書和教師用書中相關運動項目的教材整體進行全面審視,明確教材整體中需要增補和變化的內容。合理聚點包含兩層意思,一是確定學生需要鞏固。提高的知識與技能和選擇出學生學習的新知識與新技能,二是指對所確定的知識與技能進行挖掘,開發和設計出多種組合技術、對抗性練習、教學比賽等內容。這些“點”的聚集形成了模塊教學的基本內容。
關照整體、合理聚點,首先要求教師明晰模塊教學目標,了解學生現有發展水平。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手段了解學生已經學習的知識與技能及其掌握的程度,明確學生需要進一步提高的知識與技能。其次,要以教科書和教師用書依托,對相關運動項目的教材整體進行增補和變化,并從中選擇出與提高這些知識與技能相關聯的、存在內在邏輯關系的,符合學生實際的新知識與新技能作為模塊教學的基本內容。最后,教師要對基本內容進行拓展與延伸,要從新舊知識之間、新知與新知之間的聯結處開發與設計多種游戲、組合技術、對抗性練習和教學比賽等內容作為模塊教學的重要內容。這樣才能使學生有針對性地提高已有知識與技能和學習與掌握新的知識與技能,并能使新舊知識與技能融會貫通,提高學習能力,也為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提供肥沃的“土壤”。
例如,在選擇與安排籃球起始模塊教學內容時,教師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觀察等手段了解學生已經學習了行進間運球、運球急停急起、單手肩上投籃、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但是在傳接球的準確性、單手肩上投籃動作的規范性、運球的熟練性(特別是弱側手的控制球能力)等方面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因此,選擇與之相關聯或存在內在邏輯關系的體前換手變方向運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單手肩上傳接球、二攻一與一防二等作為模塊教學的基本內容,并圍繞基本內容開發和設計相關的游戲、組合技術、對抗性練習、教學比賽等內容以豐富和充實模塊教學內容,也為新舊知識與技能的相互促進與共同提高奠定基礎。

二、全面分析,正確定線
全面分析、正確定線是有效安排教學內容的重要保證。全面分析,是指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心理的分析。對教學內容的分析包括對其遷移價值、認知價值、情意價值、身體健康價值的分析。合理定線是指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確定教學內容安排的基本思路。
1 對教學內容的分析
教學內容的遷移價值,著眼于知識與技能的習得,要求先前獲得的知識與技能能夠促進后繼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這就要求教師首先分析教學內容的縱向關系,即按照其內在的邏輯關系,將相關教學內容串成線;其次分析教學內容的橫向關系,并按照其相互作用進行聯結,構成一幅上下連接、左右貫通的教學內容結構圖,它能幫助教師以舊中有新、新中有舊來安排教學內容,使新知識的學習有“固著點”,能較快地同化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圖1是根據籃球起始模塊教學內容間的相互關系建立的結構圖。
教學內容的認知價值是指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是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自主探究過程,這個過程本身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教師既要關注教學內容各構成部分的相互關系,以循序漸進地設計和安排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對某一技能的縱向深度進行探究;也要關注教學內容間的相互關系,把相關聯的教學內容或滲透或融合地進行安排,使學生能對橫向相關技能的學習進行探究。如。在體前換手變方向運球時,通過一對一的比賽,讓學生探究體前換手變方向運球的運用時機與運用方法,將單手肩上傳接球的學習融合在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根據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要領和學習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方法,探究單手肩上傳接球的動作要領與方法。
教學內容的情意價值是指在學習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進行著各種情意活動,產生各種情感的結果。游戲與教學比賽是學生積極情感體驗和良好意志品質培養的主要手段和肥沃“土壤”,教師要在必要的技術練習之后,適時安排游戲與教學比賽,將技能的鞏固與掌握融入游戲與比賽之中,以確保學生情意性目標的達成。
教學內容的身體健康價值分析,在知識與技能的學習過程中會對身體健康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不同運動項目的教學內容對身體健康的發展有不同的側重點。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分析,確定身體健康發展的“補充點”,并在內容上作出統籌安排。如籃球項目的學習對懸垂、支撐、攀爬等體能的發展存在不足,教師應對能發展這些方面體能的教學內容進行統籌,以保證學生身體的全面發展。
2 對學生學習心理的分析
高中學生喜歡參與體育學習,實際上是喜歡以某一內容為載體的多種趣味性、競爭性的游戲和比賽活動,他們認為。參與體育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在集體性的活動中展示自我能力和水平,從而娛悅身心,次要目的是在學練技能、技巧中體驗運動樂趣,以及結伴交友和鍛煉身體。高中學生對體育學習目的性的固有認識,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即要將知識與技能的學習與掌握融入游戲與競技活動之中。同時,學生對同一運動項目不同技術、戰術的學習,其喜歡程度是不一樣的。如在籃球技術學習時,學生喜歡學習投籃或與投籃相結合的組合技術,而對單一運球或傳球的學習興趣相對較低;喜歡學習進攻戰術,而對防守戰術的學習興趣相對較低,因此,在安排籃球教學內容時一般先安排投籃技術或進攻戰術,然后再安排其他技術或防守戰術。
3 確定教學內容安排的基本思路
在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分析的基礎上,教師首先要確定好需要相互滲透和相互融合的教學內容,其次要綜合考慮教學內容的內在關系和學生的學習心理,并確定教學內容呈現的順序。比如,在籃球起始模塊中,確定單手肩上傳接球和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相互融合,二攻一、一防二戰術與各個技術相互滲透,并按圖2所示順序安排教學內容。
三、統籌安排、有效鋪面
統籌安排、有效鋪面是指依據教學內容安排的基本思路,進一步細化教學內容,確定各個內容的教學時數,并將身體健康發展的“補充點”嵌入其中,按教學的時間順序加以呈現,使教學內容成為一個縱向銜接、橫向交融的有機整體。如圖3是籃球起始模塊教學內容統籌安排的設計圖(基礎理論和考核未列入其中)。
總之,以點線面結合安排模塊教學內容,從縱的方面看,可以使知識與技能的脈絡清楚,上下位聯系環環相扣,從橫的方面看,可以使不同知識與技能之間相互聯系與貫通,使學生在掌握知識與技能時左右逢源、上下貫通,形成“點成線、橫成片”的知識結構。但是在具體實施模塊教學的過程中,還應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及時做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