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紀念日。紅歌、紅旗、紅燈籠,喜慶的十月,祖國山河一片紅。在中華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每一位炎黃子孫都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槍林彈雨里,自然災害中,強權壓迫下,也有的在平凡崗位上……回想起來,我從事學校體育工作,遇上了一個好的時代,碰上了一個好的機會。尤其是在九十年代末,來深圳的十多年,正是我們偉大祖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日子,更是國家高度重視體育工作的十多年。
在學校體育戰線上奮斗了16年的我,回首往事,是經驗與教訓并存,收獲和希望雙飛。說收獲和希望是鍛煉了能力,取得了一些成績:先后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深圳市優秀教師”、
“深圳市群眾體育先進個人”、名師等;說經驗、教訓是在課改實驗中走了一些彎路,但是我不怕困難,不斷探索、總結經驗,以藍天為路,帶給孩子們滿園的陽光!
一、選擇并喜歡著
本來我的人生有很多選擇,但最后還是選擇了最喜歡的體育教師這個職業。199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到深圳某執法部門培訓,被深圳陽光、青春、充滿活力的氛圍和藍天、白云、大海、銀灘所吸引,于是到了羅湖區一所學校做代課教師。來到深圳后,我發現深圳的體育教師來自五湖四海,也真是藏龍臥虎。有的來自內地機關,有的是大學教授,有的是全國優秀教師,有的是國家健將級運動員,有的是省級以上的課堂教學一等獎獲得者……但我更發現這是一個團結的、戰斗的、開拓的集體,他們深深地愛著體育教師的職業,并無怨無悔地奉獻著。有的老師在深圳代課多年,因為種種原因一直調不進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但一直默默奉獻著,美好的青春就揮灑在鵬城的熱土上。“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勉勵我們的話。我覺得深圳體育教師這個群體就是在不斷地“開發”自己,使自己無愧于“好漢”的稱謂。
我也是1999年好不容易調入深圳,結束了腹背受敵的窘況。雖然如此,但工作卻從未落下。我和同事們花了四年時間,讓學校的田徑隊上了三個臺階。從小學乙組團體第七名到團體第五名再到團體第二名,進入甲級隊前列。同時擔任籃球教練:從羅湖區籃球比賽的默默無聞到第五名到第三名再到冠軍……成績雖然不驚人,但像我一樣選擇這個崗位,并踏實、勤奮、奉獻的深圳體育教師又何止千萬!
二、實踐并開拓著
理想的風箏飛得高遠,是由于實踐的絲線柔韌。因此,與其描述千萬遍花兒的美,不如讓自己一瓣一瓣地開放。調到深圳后不久,2000年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剛吹到深圳,我們都很好奇,非常認真積極地參加新課程研修活動。深圳是一個年輕人的城市,也是一個學習的城市,接受新鮮事物非常快,深圳的體育教師更是一個務實、開拓創新的群體。記得蘇聯杰出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一個教師如果不精通自己的業務,那么你從學生那里得到的回答只能是輕蔑和鄙視。”因此,我們平時十分注重學習,也比較善于吸收先進教研成果。2000年在羅湖區體育教研員孟老師帶領下開始實驗、探索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課,成為羅湖區的一張名片,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多次向省、市、區兄弟學校展示,并于2005年12月承辦了廣東省大課間體育活動課的展示,獲得省、市體育教研員、專家教授及觀摩教師的高度評價。教育部前體衛藝司副司長曲宗湖教授觀摩后非常高興并欣然題詞。《南方日報》、《廣東教育》、《體育教學》、《深圳課改科研》和深圳市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獲得了極高的社會聲譽。2005年底接受市教研室調研,為深圳市教育局2006年8月發文向全市推廣大課間體育活動課起了非常好的積極作用。
我在課改的大潮中也受益匪淺,編著的《聚焦大課間體育活動課》已于2006年6月由中國少兒出版社出版。由于在課改實驗工作中做出了比較突出的貢獻,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有較大影響,2005年11月在深圳市體育課程改革表彰中,被評為“課改先進個人”。
深圳市體育教研員劉老師要求深圳的體育教師在新課程下應該繼往開來,讓經驗成為下一步研究的出發點,要懷抱問題意識,大膽嘗試探索,擁有專業發展精神。2001年我擔任體育科組長,在市、區體育教研員的指導下,大膽探索對學校體育的整體改革試點:改革傳統課間操、體育課、體育競賽制度;改革傳統評價制度,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個成功的孩子;改革田徑運動會為學生參與面廣、周邊社區單位、家長互動的體育節;布置體育家庭作業,做到人人參與,家家參與;改革精英參賽的制度,盡可能做到一個都不能少。因此,深圳市的體育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學校呈現出一片蓬勃發展、欣欣向榮的良性發展態勢。
改革總會有失敗,也會有挫折。我們曾因為考慮不全,一個方案完全失敗;我們曾因為安排不當,出過安全事故;也曾因為家長的誤解,受過指責……但我們都堅持下來了,不經歷風雨怎么見陽光!我們既收集成功的經驗,更總結失敗的教訓。父親曾告訴我一個樸素的道理:世上沒有糟糕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如何把已經發生的糟糕事情讓它向好的方向發展。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黃仲強校長,正是由于他的開拓精神、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及給予的大力支持,才讓我及同事們在廣闊天地,有所作為。所在科組多次獲得省、市、區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嘉獎,三次被評為深圳市體質檢測先進單位,三次評為羅湖區先進科組,三次評為廣播操標兵學校,年年被評為學校先進科組。
三、工作并快樂著
來深圳后有一個感悟:作為教師,要善于尋找平凡工作中的亮點和美感。愁也得做,快樂也是做,我們何不做個快樂的追尋者呢?經常在外面與同行們交流,有好多體育老師的樂觀、敬業感染著我,他們古銅色的面孔綻放著孩童般的笑容,樂觀的生活態度及敬業精神對我影響很大!原來我感到很奇怪,什么原因讓他們身處深圳經濟特區,卻沒有對物質的過度渴望,沒有那么多的私心雜念,那么想得開,看得遠,一心一意投身到深圳的學校體育呢?后來我才發現,深圳的體育教師是工作并快樂著,追求并幸福著,奉獻并享受著!這不僅是一種工作狀態,更是一種積極的心態與生命成長狀態。他們總是想,讓孩子因為他們的追求而更加幸福,學校因為他們的勤奮而更加輝煌,社會因為他們的奉獻而更加和諧!
四、學習并進步著
我非常贊成羅湖區教育局黨委高瞻遠矚的培訓觀點:跳出教育思考教育,跳出教育駕馭教育。也因此有了2009年5月脫產到北京大學學習一個月讓我受益終身的機會。無法計算我在學習上花的功夫,但是我知道我時刻都在一點一點地進步。在這里不得不提三個良師益友:一個是羅湖區教育研究中心孟憲劫老師。剛認識那時候,他還是另一所小學的體育老師,記得第一次跟他詳談是在學校的集體宿舍,談學校體育的改革,談論文的撰寫,談體育節的策劃等等,他激情四射,才思敏捷,觀點獨到,思維廣闊,讓我受益匪淺。另一個是深圳市教科院的劉晉老師,他是一個睿智而忠厚的長者,在新課程改革的領域里成績斐然。他做事情考慮周到、細致,做事勤奮,責任心極強,總是能在懈怠時催我奮進。第三個是深圳市小學數學教研員李一鳴老師,他是一個性情中人,為人豪爽,待人真誠,看問題總是犀利而直中要害,因此總是能在困惑時給我啟迪。
不斷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新課程改革對于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和體育教師來說,最大的體現就是理念的轉變到教學行為根本而理性的改變。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調動、激勵。在課堂教學上深圳體育教師充分利用深圳的有利條件,利用多媒體、因特網、體育網站等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性學習,結合傳統的講解一示范一練習一糾錯等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調動了學生們參與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教會了學生怎樣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探究學習的方法。
教師應當永遠把自己定位在教育海洋中微不足道的一顆海星,這是一種理性狀態。寫作不僅是逼迫自己勤于閱讀和思考的強勁動力,更是使自己時刻保持理性狀態的最好方法之一。因此,雖工作辛勞,文筆稚嫩,但我仍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我不斷與寧靜的我進行對話,讓沖動的我不斷接受理智的我的批判,讓實踐的我不斷接受理論的我的提升。這些年,我有30多篇論文發表在正規刊物上,獲得市級以上獎項80多次,個人申報并主持區級以上課題5個,主持省級以上子課題7個。
有意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我真的很幸運,但這么多年來我也一直在揮灑著晶瑩的汗水。2004年被評為“深圳市優秀教師”。2006年6月參加深圳市首屆體育教師綜合技能比賽以小學組第一名成績獲特等獎。2007年12月,通過了中學高級教師的評審。2007年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2008年7月,羅湖區教育局黨委任命我為副校長。雖然誠惶誠恐,但我堅信只要一直堅持、努力,用心去做,總會做好!我沒有其他雜念,誠誠懇懇待人,實實在在做事,快快樂樂生活,是我的信條。
教育是一個充滿召喚和陽光的事業,作為一名光榮的體育教師,我一直試圖用平凡解釋不凡,用平常證明非常,用歲月解讀學生成長的密碼,用知識點亮學生前行的道路!我一直在努力學習、探索、追求!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永遠不要停止前進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