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理普京和總統梅德韋杰夫的關系最近好像有點兒微妙變化。總統在不同場合多次批評政府的工作,這對于總理來說可不是好事情。
俄羅斯憲法規定,總統任命總理。所以如果總統和總理鬧翻,走人的肯定是總理。普京擔任總統期間,實行了一系列國有化改革,打擊寡頭勢力,將俄羅斯的能源工業幾乎全部變成國有企業。國際能源價格不斷攀升給俄羅斯帶來了巨額財富,普京個人聲望如日中天。但好景不長,隨著石油價格的持續下降,俄羅斯的財政狀況也不斷惡化。俄羅斯昔日的總統變成了總理,總理作為經濟政策執行者,不得不對俄羅斯財政惡化承擔全部責任。
假如普京先生仍然擔任俄羅斯的總統,那么,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總統可以隨便找個替罪羊。現今自己沖在第一線,面對危機四伏的經濟狀況,而只能寄希望于總統減少干預,祈求市場峰回路轉。總理普京在一夜之間,成為堅定的市場經濟捍衛者。
俄羅斯的經濟出現問題,不能歸咎于俄羅斯總理,但應該歸咎于普京總統。正是在他擔任總統期間,推行了一系列國有化改革,建立了過度單一的能源經濟體系一為了大力發展能源產業,俄羅斯借助于國際金融市場,制定了龐大的投資計劃。國際能源價格不斷上漲,使得俄羅斯政府放松了警惕,認為只要掌握能源,就可以掌握一切。可是俄羅斯不知道,他們雖然出售能源,但是并沒有能源價格制定權。西方金融投資者通過能源期貨、期權市場,確定能源價格,并在此基礎上,通過金融期貨、期權交易,將俄羅斯逐漸引入國際金融體系之中,然后操縱能源價格,使得俄羅斯的金融投資行為變得血本無歸。
在經濟蒸蒸日上的大背景下,俄羅斯的政局風平浪靜;在能源價格直線下跌的情況下,俄羅斯的政壇必然發生動蕩。沒有了能源收入,俄羅斯的經濟難以為繼。這種單一經濟體系,雖然不會使俄羅斯陷入絕境,但卻會動搖俄羅斯人對總理普京的信心。當然,現在俄羅斯總統和俄羅斯總理還沒有公開翻臉,今后俄羅斯的政壇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人們還不得而知。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些曾經盲目崇拜總統普京的人,看到現在的總理如此狼狽,想必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在新的選舉到來時,他們還會不會一如既往支持普京先生?
現在關于俄羅斯總理的負面新聞越來越多,這意味著總理普京的政治聲望正在下跌,也預示著俄羅斯的政治即將發生變化。不過,俄羅斯總統畢竟剛剛上臺執政,還沒有自己的近衛軍,甚至還沒有可以依靠的政治同盟,所以,在筆者看來,短期內俄羅斯總理普京還會穩坐釣魚臺。只不過隨著經濟危機不斷惡化,俄羅斯的政局會不會突然發生逆轉,總統梅德韋杰夫會不會借助于民眾的力量掀翻“桌子”獨立執政,或者,俄羅斯總理普京會不會利用自己的政治團隊,反戈一擊,重新爭取主動地位,現在誰也無法預料。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俄羅斯的“雙頭鷹”(總統、總理)結構將不復存在,俄羅斯的政壇將會發生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