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時期初期的三次文學會議

2009-04-29 00:00:00鄭納新
南方文壇 2009年4期

陳思和先生曾經指出:“大約研究20世紀中國文學史的人都會注意到,凡一個時代的文學風氣發生新舊嬗變之際,首先起推波助瀾作用的往往是一兩家期刊。究其原因,不外是領風氣之先的知識分子以單個的聲音呼吁社會畢竟微弱,非黃鐘大呂不足以驚醒被傳統觀念麻痹的心靈;而知識分子的高頭講章在這種社會心理普遍浮躁的情況下不僅難以產生,也難有被普遍接受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唯期刊雜志以周期的快與相對持續性、思想的新與陣容的相對集中性,以及信息的多并能容納一定的學術深度,成為得天獨厚的時代驕子。”此乃洞悉社會轉換與思想文化運行之內在規律的精確之論。雜志的研究確系解讀一個時代一種潮流的樞紐所在。推究之下,一個推動潮流的雜志不能不具有豐富的內蘊,其內容往往是多方面的,其生命也往往是多方面的。作為新時期最為重要的文學雜志《人民文學》,它所開展各種文學活動,有力地推動了新時期文學創作的繁榮與文藝思潮的運轉,建立了各種文學規范,這是沒有任何一家文學雜志能相比的。關注這些層面將使我們看到更多的歷史的豐富性。

在新時期中國,機構與個人的政治利益的獲得與政治義務的接受仍然完全受制于國家,但對于政治義務的理解卻摻進了個人或機構的立場與選擇,這是與十七年“文革”時期不完全一樣的地方。《人民文學》在共和國文學體制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人民文學》的政治利益與政治義務與一般期刊有明顯的不同,但對于政治義務的理解,雜志本身的覺識與國家的本質要求、實際權力體系的要求三者之間往往有較大的錯位。相對來說,前二者耦合的程度較高。對自覺的政治義務的理解使得《人民文學》編輯部以自己的工作方式來開展工作,特別是在體制化還是非常嚴密的新時期初期,《人民文學》開展的文學組織活動往往是一般文學期刊特別是地方期刊無法做到的,因此對這個特殊性的考量,事實上構成了我們分析《人民文學》文學組織活動的一個特別的出發點。新時期又是舊時代結束和新時代開始的轉接口,各種思潮、力量的交鋒尤其激烈,《人民文學》的重要文學組織活動往往處理的就是這個轉折時期的“國家”的文學問題,因此它的文學組織活動在實際上發揮著全局性的影響。文學會議是新時期初期《人民文學》運用得非常成功的一種文學組織活動,本文將重點考察《人民文學》在此間舉辦的三次重要會議。這些會議同時也是新時期初期整個國家最值得關注、最有影響力的文學會議。

這三個會議分別是短篇小說座談會、在京文藝工作者座談會和三刊編委聯席會。這三個影響最大的會議都是在新時期初期召開的,這正說明了彼時《人民文學》在國家文學乃至社會生活中的獨特地位。前兩個會議實際上是“文革”結束后文藝界恢復與重建的兩個大會,后一個會議研討新時期文學期刊的辦刊方向、方針,直接關系著文學的生態。長期以來學術界對這三個會議一直沒有予以必要的重視,各種琳瑯滿目的當代文學史對此都未予提及,我想主要的原因在于這些會議早已掩埋在歲月的塵封網罩之中,已經不為人們關注,也沒有多少人還記得有過這樣的事情。研究這幾個會議,卻不能不發現新時期文學發生發展的一些特殊的脈動,顯示了與十七年完全不同的跡象,奠定了新時期文學發展的基本方面。

短篇小說座談會的召開并不是出于一個深遠的構思,具體的起因乃是編輯業務工作的需要。通觀1977年9月以前的《人民文學》,其實不難發現刊出作品的“文革”遺風。這顯然不是一個刊物的狀況,而是當時整個文壇的狀況。為此,《人民文學》的評論組提議召開一次短篇小說的小型座談會,以討論創作中出現的問題。這個想法得到了主持工作的副主編劉劍青的贊同,但當時全國正在揭批“四人幫”,開這樣一個小說的座談會是否適合時宜,大家則有些拿不定。此事匯報到主編張光年那里,得到了肯定。張光年議定以控訴“四人幫”,貫徹百花齊放的方針,促進小說創作的發展為中心議題。后來正式報道的召開緣由則是“為了貫徹華主席在黨的十一大政治報告中向文藝戰線提出的戰斗任務”,著眼于“短篇小說創作怎樣更好地實現工農兵方向下的百花齊放,反映當前抓綱治國的現實斗爭?怎樣清除‘四人幫’的流毒和影響,提高短篇小說的思想藝術質量,逐步繁榮文學創作,活躍文學評論?”張光年在編輯部內部為這次會議定下的方針是:“生動活潑,交流經驗,交換意見,不做結論,擇善而從。”會議于1977年10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遠東飯店召開,張光年為主持人。參加這次會議的有老中青三代作家評論家:茅盾、周立波、沙汀、張光年、劉白羽、馬烽、李準、王朝聞、茹志鵑、韋君宜、王愿堅、鄧紹基、張慶田、張天民、袁鷹、金近、鄒志安、葉文玲、趙燕翼、蕭育軒、陳駿濤、張家鈞(張軔)及《人民文學》編輯部的編輯人員劉劍青、劉錫誠、涂光群、崔道怡、閻綱、吳泰昌、向前等等。從上面人員可以看出,這次參加會議的主要是具有革命履歷的作家、詩人、評論家。用茅盾的話說是“都是文壇上久經考驗的堅強的戰士”。根據當時與會的《人民文學》評論組組長劉錫誠執筆寫的討論紀要,這次會議討論的主要內容:一、討論了當前短篇創作中的五個問題:一是如何更好地反映同“四人幫”的斗爭,二是關于生活與創作的關系,三是“二革”結合的社會主義文學創作方法問題,四是短篇小說的題材問題,五是提高短篇小說的思想藝術質量問題⑥。這顯然是事后總結出來的條條。實際上這個會議發言談的比較散漫,如茹志鵑認為寫與“四人幫”的斗爭,不能簡單化,不能臉譜化、漫畫化,關鍵是要寫得深刻些,要學會以小見大。李準提出要擴大眼界,文藝作品不僅應該反映當前的現實斗爭,也要反映革命歷史題材,科學、教育方面的題材也要提倡。王朝聞提出文藝要服從生活狀態的多樣化,提倡作家有個人的獨特風格,馬烽談生活,李準談人物塑造,青年作者葉文玲談創作體會,都是針對當時的創作弊病,算得上有感而發,有的放矢。相對于這么一批資深文藝家來說,這些創作層面的簡單認識居然需要專門的會議研討交流,可見“文革”對文學創作與作家正常交流的破壞的嚴重,有鑒于此,茅盾提出了文藝活動正常化的呼吁,他在講話中說:“多年沒有開過這樣的會了,只有在打倒‘四人幫’之后,才有可能開這樣的會。這次座談會,人數不多而方面甚廣;作家而外,有詩人,評論家,都是文壇上久經考驗的堅強的戰士,卓有貢獻,向來為廣大讀者所歡迎和熱愛,現在共聚一堂,暢談心得,交流經驗,必將對創作的繁榮,發生重大影響。”茅盾進而提出了真正落實雙百方針,走出權威陰影的希望。

張光年作為主持人在這次會上談了些什么呢?在公開發表的會議紀要中看不到張光年清晰的影子。但從與會人員的記錄中,張光年在會上有非常精彩的表現,乃是對極左文藝思想及其影響下的創作弊端的點批。張光年的總結發言,嚴格地限制在業務范圍之內,所談從生活出發的創作原則問題,正是針對從概念出發、公式主義的極左文藝思想。據劉錫誠的記載,在會議結束前一天的小會上,張光年明確地提出總結發言不提“文藝黑線”問題,不提《紀要》,避免造成中央不管文藝的印象,不回應會上有人提出的恢復文聯、作協、《文藝報》等提議。張光年的這一謹慎處理,透露了時代的內在緊張。會議召開后,編輯部向主管單位出版局黨組作了匯報,出版局局長王匡肯定這個會開得好,但考慮到各地會群起效仿,從而給中央施加壓力,不贊成對新華社發消息,只同意在自己的刊物上發消息。但張光年對這個意見是有保留的,后來1977年11月中旬還是在《光明日報》上發布了座談會的消息,《人民日報》在1977年11月19日發表了座談會的專訪和短評。

短篇小說創作座談會是《人民文學》編輯部組織召開的第一個重要會議,也是我國新時期第一個文學會議,在新時期文學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影響。從直接層面上來說這次會議第一次召集了在文化專制主義統治下風流云散的作家,恢復了作家間的正常聯系,探討了創作上的一些實際問題,交流了作家們最為關心的事情,使得一大批文藝家重新走向社會舞臺,以他們的聲音影響著社會的發展,為文學界的恢復、文學藝術的重建拉開了帷幕。從深處來說,這次會議召開本身就是一種突破,它率先以一個文學雜志的身份召集了一個國家最具影響力的一批作家,而不是政府或者黨組織出面召開,這種來源于文藝界自覺的發起,實際上顯示了在高度一統化時代結束以后,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始自覺地考慮自身的問題,而不依賴于政治的態度而主動探索文藝的生存與發展。這種自主性的萌芽,顯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開端。

在京文學工作者座談會是《人民文學》主辦的第二個大型會議,這個會議針對的是“文藝黑線專政”論,政治性比較強烈,但它第一次通過與政治的溝通與聯合,恢復了當代文學的歷史傳統,實現了文學生活的正常化,是文學界自主地解決政治強加束縛的成功一步。

“文藝黑線專政”論是1966年林彪、江青集團聯合炮制得到毛澤東親自修改認可的《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簡稱《紀要》)的主要論調之一。這個論調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藝界“被一條與毛主席思想相對立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黑線專了我們的政,這條黑線就是資產階級的文藝思想、現代修正主義的文藝思想和所謂30年代文藝的結合”。由此對建國以來的文藝界做了全盤否定的評價,提出要搞掉這條黑線,重組文藝隊伍,重建革命新文藝。《紀要》的這種論調有些學者認為是一種激進主義的文化思潮,這未免高估了這個《紀要》本身的學理含量,實則不過是一種權力斗爭中的策略話語而已。但由于權力體系賦予《紀要》的權威,因此新中國成立后的文藝家和文藝作品幾乎被全盤打倒,大批作家、理論家都成為“黑線”人物。“四人幫”倒臺后,文藝界要恢復正常,“黑線”人物要徹底翻身,首先必須推翻這個“文藝黑線專政”論。而批判“文藝黑線專政”論的困難在于《紀要》是毛澤東“欽定”的。雖然在1975年毛澤東就開始親自為黑線人物解縛,轉為“人民內部問題”,但都還留有尾巴。新時期鄧小平復出后,毛澤東時代的問題開始出現重新評價的可能。1977年9月19日鄧小平召集他分管的教育部的主要負責人談話時指出,要批判教育戰線的“黑線專政”論。這給文化部理論組組長顧驤等一大啟示,經請示文化部黨組分管領導賀敬之和馮牧,決定著手批判“文藝黑線專政”論,并于當年10月在東四禮士胡同北院會議室召開了批判“文藝黑線專政”論的文藝界座談會。這是文藝界最早的批判“文藝黑線專政”論的行動。1977年11月21日《人民日報》召開文藝界座談會(劉錫誠《文壇舊事》第52頁記為20日,誤),推倒“文藝黑線專政論”。張光年應邀參加會議并做了長篇發言,11月30日至12月1日,《解放軍文藝》召集駐京部隊文藝工作者座談會,批“黑線專政”論。12月14日《詩刊》召開學習毛主席致陳毅同志書信而舉行的座談會,張光年參加并發言揭批“陳伯達利用鄭季俏反形象思維文章(1966年4月)配合江青《紀要》的惡行”。

原來在短篇小說座談會上,張光年們采取的策略是權當沒有這個《紀要》,概因時機尚未成熟。不久他參加《人民日報》座談會,就開始考慮要由《人民文學》編輯部舉行一個座談會,“限于文學方面,批《紀要》”。在他的主持下,編輯部研究了具體方案。1977年12月28日至31日《人民文學》編輯部在海運倉總參招待所主持召開“向文藝黑線專政論開火大會”。這是個較早的、規模也是最大的文藝戰線撥亂反正的一個大會,在京文學工作者一百余人應邀參加,會議的檔次不斷上升,31日上午大會,中宣部部長張平化、副部長兼文化部部長黃鎮,中宣部副部長朱穆之、廖井丹,文化部副部長劉復之等,出版局負責人王匡、王子野,原中國文聯、作協主要領導人茅盾、周揚、夏衍、呂驥、蔡若虹、華君武等都應邀出席。張平化還帶來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給《人民文學》的題詞,病重的郭沫若給會議發來了書面發言。黃鎮顯然代表了新政治權威的態度,他在講話中突出了揭批“文藝黑線專政”論的重要性,希望“徹底粉碎這個精神枷鎖”,“大大解放文學藝術的生產力”,盡快使文藝創作活躍起來。茅盾、周揚、夏衍、張光年、林默涵、曹禺、秦牧、韋君宜、草明、峻青、王愿堅、周立波等人發言,集中批判了“四人幫”制造“文藝黑線專政”論的罪惡,肯定了新中國成立十七年文藝路線,提出了三十年代文藝成就不可抹殺,反“形象思維”論必須徹底批判,控訴了“四人幫”對文藝隊伍的破壞和迫害,提出了恢復中國文聯和作協等重大問題。特別是周揚以中國作協副主席身份發表講話,這--是周揚復出后的第一次公開講話。他講了三個問題,一是正確評價三十年代革命文學問題,二是正確評價新中國成立后的文藝工作,三是我們同“四人幫”在文藝問題上的分歧,從理論與歷史上闡述了這些問題。

劉錫誠認為,這次會議是“在長達10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四人幫’的法西斯專制主義打散了的作家隊伍的大會師”。我們從這次會議所完成的議題和所達到的效果來看,它的意義顯然要比這個戰爭術語描述的要更為重大。直接的效果當然是當代文學傳統與三十年代革命文學傳統的合法性的恢復,重新確立了文學在國民生活中的正常位置;更深入的結果是文學界通過自身的努力,通過與政治的聯合,解除了過去政治權威強加的束縛,使得文學界在反省歷史、挑戰政治權威、促進解放思想、實現隊伍的團結和凝聚上面邁出了一大步。

《人民文學》、《文藝報》、《詩刊》三刊編委聯席會議同樣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會議,對新時期文學和文學期刊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由于這次會議系業務工作性質的會議,因此一直沒有公開報道的材料,比前兩次會議更不為人知。現有的比較詳細的記錄是當時列席會議的劉錫誠《在文壇邊緣上——編輯手記》一書的記述。

這個會議是在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掀起之后的一次重要的文藝期刊界高層會議,也是中國作協恢復后重新任命三刊主編及編委成員后的第一次編輯工作會議,于1978年10月22日至25日在遠東飯店召開,中國作協書記處常務書記張光年主持,出席這個會議的編委都是當時文藝界負有具體領導責任和資深的文藝家(這正是張光年最為成功的設計)如張光年、林默涵、陳荒煤、馮牧、李季、韋君宜、謝冰心、馮至、找尋、羅蓀、劉白羽、袁鷹、臧克家、沙汀、鄒荻帆、柯巖、唐弢、草明、魏巍、曹禺等。

這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討論三刊的辦刊方向和編刊方針。首先是準確地判斷了國家形勢、文藝形勢,確立了文藝期刊的努力方向。編委們的思想認識非常一致,就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匯入時代思想解放的大潮之中,要勇敢地走在時代的前列,敢闖敢干,這種自立法度的精神一掃五十年代以來文學作為政治傳聲筒與被改造對象的軟弱形象。張光年明確提出“我們要靠自己的工作形成一個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只有這種政治局面形成了,文藝創作才能繁榮”;“徹底打掉精神枷鎖……要有今天的杜甫、李白、巴爾扎克出現,作家藝術家要真正回答和滿足人民群眾的要求”。劉白羽指出:“社會主義有沒有矛盾斗爭,有矛盾斗爭就有英雄,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意識到,能不能像戰場上、刑場上那樣寫,如能,就沒有框子了。”李季則在當時中央主席華國鋒提出的“思想再解放一點”的基礎上,提出“膽子要再大一點”。整個會議顯示了非常開放的論調。其次是進一步肅清極左路線的流毒,徹底糾正“文藝黑線專政”論,加快為那些被極左路線批判的作家、作品、理論(如所謂“黑八論”)平反,大家都認為這是文藝界撥亂反正的當務之急。最后對剛剛興起的又多遭批評的“傷痕文學”表示支持,陳荒煤、冰心、唐弢、草明、柯巖、李季等旗幟鮮明地表示支持《班主任》、《傷痕》等作品,支持新起的“傷痕文學”潮流和敢于闖禁區的文學寫作。馮至甚至提出了需要來一個啟蒙運動,以肅清那些野蠻殘酷的東西。

這次會議提出了撥亂反正時期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就是如何走路和如何邁步的問題,首次在文藝界高層統一了思想認識,顯示了這一代文藝家和文藝領導人物堅持解放思想、勇于打破各種禁區、積極回應人民的要求、全面繁榮文學的深刻共識,顯現了不為外力所干擾、自主探討和建立文學發展精神空間的意志,對于三刊編輯思想有著重要的疏通和凝聚、統一的作用,對于三刊在新時期文學重建與社會發展中堅持解放思想、不斷突破禁區、支持文學新潮奠定了認識的基礎,這樣我們對三刊在新時期初期如此勇猛的姿態、如此統一的風格就不會感到奇怪了。

回歸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我們可以進一步發現這三個會議不僅在文學恢復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它們在實際上、無形中確立了一個重要的思想路線和精神傳統,這就是文藝問題自主性傳統,這正是十七年來文學流失的根本精神。前兩次會議可以說是自主性地解決了文藝界長期以來的政治負擔問題,后面的一次會議則自主性地確定了重新出發的姿態與精神向度,建立了文學自身的內在“法度”,這對以后文學界的發展和文藝思潮的不依賴于外界的自覺推進,提供了一個積極的開端。這三個會議都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召開的,它們實際上提供了常被人們忽視的三中全會前文藝界的精神動態與思想先聲,突出地顯示了文藝界介入時代與影響國家和社會的先鋒姿態。

[注釋]

①陳思和:《想起了(外國文藝)創刊號》,見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協會、上海市編輯學會編的《我與上海出版》,498頁,學林出版社1999年版。

②關于政治利益與政治義務的闡述,參見克里斯托弗·希勒·威爾曼:《走向一種自由主義政治義務理論》,見毛興貴:《政治義務:證成與反駁》,173-197頁,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促進短篇小說的百花齊放》,4-15頁,載《人民文學》1977年11月。

④⑥(⑧(15)劉錫誠:《在文壇邊緣上——編輯手記》,24、26-34、26-28、39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⑤⑦茅盾:《老兵的希望》,4-6頁,《人民文學》1977年11月。

⑨最近出版的郝懷明的《如煙如火話周揚》(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出版)較為詳細地記述這個《紀要》的炮制過程:“說是座談會,其實不過是部隊的幾位領導聽江青一個人說。”會后,他們整理了一個“紀要”,“江青很不滿意,報告了毛主席,毛主席要陳伯達、張春橋、姚文元來參加修改”,“經陳伯達、張春橋這幾個‘大秀才’從‘理論’上拔高,先后改了8稿,毛澤東作了3次審閱修改,加寫和刪改的段落話語計有15處,于4月10日以中央文件發出。這個文件題目很長:《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開的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林彪同志委托’這幾個字是毛澤東在修改時加上去的。”見郝懷明:《如煙如火話周揚》,298-299頁,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年版。

⑩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183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66—67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顧驤:《晚年周揚》,5頁,文匯出版社2003年版。但顧驤著作中說是1977年“10月5日,當時的中央領導人在關于教育工作的談話中,基本上推翻了‘四人幫’關于教育方面的‘兩個估計’(即‘文革’前十七年教育路線是資產階級專了無產階級的政,知識分子大多數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顧驤的說法或有其來處,但時間顯然晚了些,我以為應以鄧與當時的教育部主要負責人的談話為主。

(13)是年12月7日《人民日報》刊發張光年的發言修改稿《駁“文藝黑線專政”論——從所謂“文藝黑線”的“黑八論”說起》一文。

(14)張光年:《文壇回春紀事》(上),48頁,海天出版社i998年版。

(16)劉錫誠:《文壇舊事》,53頁,武漢出版社2005年版。

(17)本文關于這次會議時間按照張光年日記,劉錫誠的《在文壇邊緣上——編輯手記》記為10月20-25日,疑有誤。劉錫誠書中記張光年的身份還是“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這是不對的,按照張光年日記,由于有人“搗亂”,文化部黨組對文聯全委會提出的各協黨組名單有不同意見,故暫擱不議,仍以籌備組代行黨組職權,張光年的作協黨組書記是到1979年11月四次文代會結束后才定下來的。本次會議的發言均據劉錫誠:《在文壇邊緣上——編輯手記》,127-150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91导航| 欧美三级视频网站|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剧情免费|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黄色网址手机国内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国语对白| 国产亚洲视频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aⅴ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91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四虎综合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a级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91丝袜| 亚洲二区视频| 欧美日韩专区|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毛片基地美国正在播放亚洲|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国内精品视频| 色亚洲成人| 极品尤物av美乳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网|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在线看片| 日韩高清成人| 国产精品专区第一页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 |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在线观看精品国产入口|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国产国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一级一级特黄女人精品毛片| 日韩不卡高清视频| 漂亮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久久| 九色91在线视频| www.亚洲色图.com|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婷婷色中文网| 国产噜噜噜| 好吊色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熟妇无码人妻| 色偷偷一区|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欧美日本激情|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国产一区|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欧美a网站|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国产97区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精品护士|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 欧美 日韩综合一区| 日本久久网站| 亚洲自拍另类|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99re在线免费视频| 91精品网站| 午夜国产小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66| 亚洲a级毛片| 一级毛片基地|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最新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区性色| 91小视频在线|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国产女人18水真多毛片18精品 |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婷婷伊人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