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出血別拿紙巾擦
擦傷、燙傷后,您的第一選擇是什么?也許我們大多數人會沖洗完后將傷口充分暴露,然后再選擇就醫,進行深一步治療。然而。專家卻指出,暴露在空氣中的傷口反而不利于愈合。
很多人在外傷出血后,都覺得血止住了,傷口一結痂自然會痊愈,然而,專家卻指出,這種暴露傷口的做法其實隱患重重。江蘇省人民醫院整形燒傷科主任章宏偉介紹,“暴露療法不是創傷創面處理的主流方式,而不加任何處理的暴露則可以認為是一種危險的行為”。
章宏偉主任還提到,幾周前,一位剛滿19歲的小伙子李剛(化名)因為臉部外傷結痂后依然疼痛難忍來到他們醫院整形燒傷科接受治療。醫生經過檢查發現,李剛臉部的傷口在“結痂”的外衣下,居然已經開始嚴重感染,如果再晚幾天,很有可能會使得創面繼發性壞死、變深,甚至連殘存的上皮組織都保留不了,還可能毀容。
經過進一步了解才知道,李剛平時酷愛“飆”摩托車,常常夜晚結伴在紫金山一帶“越野”。李剛臉上的傷就是在一次飆車時受的傷。當時,李剛的臉因為擦在城墻磚上,一時間“血流滿面”。朋友們當時嚇壞了,趕緊把身上的紙巾給他,又從超市買了幾包紙巾,幫李剛擦拭臉上的血。血止住后,李剛就和朋友們各自回了家,由于怕麻煩,覺得又沒有什么大礙,李剛也沒有上醫院。
“當時只覺得血止住了就可以了。”李剛說,周圍的朋友弄傷點皮都是常有的事情,大家也都沒有怎么處理,認為洗干凈暴露著就可以了。幾天后,李剛的臉部傷口開始結痂,但傷處一直疼痛難忍,他這才趕到醫院就醫。
針對李剛的情況,醫生為他及時實施了新型創面用濕敷療法,選用了高吸水性、高保溫性的濕性敷料,精心“貼合”到李剛的創面上。在濕性敷料的貼合保護下,一周后李剛的臉又漸漸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章主任告訴記者,處理燒傷、擦傷等外傷的方式,常用的無非是包扎、暴露、半暴露、濕敷和浸泡,但基本是包扎和暴露兩種。包扎可提供濕潤的愈合環境。而暴露療法可通過創面的迅速干燥形成干痂,通過干痂的屏障防止細菌的進一步繁殖。
但大量的臨床實踐和研究證明,痂下感染幾乎不可避免。而像李剛這樣的臉部較為深的創面不經任何處理,而僅僅通過衛生紙巾的擦拭止血,更是形成了細菌生長、繁殖的絕佳場所。
因此,章主任提醒,在外傷處理中,尤其是外傷后出血嚴重的,要及時就醫,接受醫護人員的處理。
如何消毒小傷口 尹 萸
生活中,擦傷、劃傷、刀割傷是常有的事,許多家庭都會配備各種消毒藥水應急。但不同的消毒藥水有著不同的使用方法,如果處理不當,會加重傷情或帶來全身不良反應。
下面介紹幾種家庭常用消毒劑的使用方法。
75%酒精通過破壞并凝固細菌蛋白質達到殺菌的作用。一般只用來對傷口周圍的皮膚消毒,不能直接涂擦傷口。否則不但刺激傷口,疼痛難受,還會使創面蛋白凝固,影響傷口愈合。
2%碘酒碘元素可直接與氨基結合,破壞蛋白和酶,使微生物死亡。其可用來消毒傷口周圍的皮膚,但不能涂在傷口上,并且需盡快用酒精脫碘,以免灼傷皮膚。
0.5%碘伏對皮膚黏膜無刺激、無腐蝕,可直接涂擦傷口。其可在創面上形成一層保護膜,不易讓細菌及塵埃再次侵入傷口。但對碘過敏者禁用;甲亢病人慎用。
龍膽紫又稱紫藥水、甲紫。具有殺菌、收斂、促進結痂作用,多用于皮膚、黏膜的創傷感染及真菌感染。因龍膽紫收斂較快,結痂快,故不宜用于較深傷口及較臟傷口,否則痂下易積存膿液。
紅汞又稱汞溴紅、紅藥水,為重金屬化合物,有收斂和抑菌作用。因汞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及擴散性,是幾種家庭用消毒劑中缺點最多、用處最少的制劑。大面積皮膚擦傷時不宜使用,以免造成大塊皮膚壞死。另外,紅汞不能與碘酊混合使用或同一部位先后使用。因生成的碘化高汞毒性較高,對皮膚黏膜及其他組織有強烈的刺激作用,甚至會引起皮膚壞死、黏膜潰爛,出現全身中毒癥狀。
建議當傷口不大、不深、不臟、出血不多時可用以下方法自行處理。
1 傷口用雙氧水、洗必泰等消毒,也可直接用碘伏先清洗。傷口周圍消毒可用酒精、碘酊,切記應從傷口內向外進行消毒,不要用擦過周圍皮膚的棉球再去擦傷口。
2 最好不用紅汞、龍膽紫涂擦傷口。
3 如果沒有任何消毒液,可以用純凈水將傷口沖洗干凈,貼上創可貼即可。
如果傷口深、臟或流血不止,最好上醫院,以免加重傷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