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是什么?抽水馬桶赫然排在前列。
馬桶的發展史,就是人類社會文明、干凈和有秩序的歷史。
發明初:糞便倒在街上。泰晤士河惡臭,引發傳染疾病
世界上第一個馬桶出現在公元前2000年的克里特島,但真正意義上的水沖式馬桶不過是400多年前的發明,而城市下水道系統也只有150年左右的歷史。
在現代馬桶出現之前,人們排泄的地點是隨意的。老百姓們大都“躲到樹后面”解決個人問題,或者將自己的排泄物到窗外的街道上。貴族們也好不到哪里去,1606年,亨利四世曾下令禁止貴族在盧浮宮的角落里大小便。
在中國,“馬桶”這個稱謂最早可追溯到北宋時期歐陽修的《歸田錄二》中的“木馬子”。馬桶在較早時期是制作成馬的形狀的,后來才改成圓桶形狀,這也是“馬桶”稱呼的由來。
第一個現代意義的馬桶是英國貴族約翰·哈靈頓發明的,他于1597年設計出了使用水沖的馬桶,并將這種新發明安裝在了伊麗莎白女王的宮廷里。1775年,英國的鐘表9幣卡明斯又對哈靈頓馬桶的儲水器進行了改進,使儲水器里的水每次用完后,能自動關住閥門,還能讓水自動灌滿水箱。3年后,倫敦工匠布拉默把儲水器改設在馬桶上方,并在上面安裝了一個把手,用來控制儲水器的出水活門,還在便池上裝了蓋。18世紀后期,英國發明家約瑟夫·布拉梅又改進了抽水馬桶的設計,發明了防止污水管逸出臭味的u形彎管等。
馬桶雖然帶來了個人衛生,但由于排泄物是順著管道直接排到河流里,就導致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從而造成了傳染病的流行。直到1858年夏天,倫敦泰晤士河爆發了著名的“大惡臭事件”,人們才開始進行下水道系統的建立。19世紀后期,歐洲的各大城市都安裝了自來水管道和排污系統,抽水馬桶才真正普及起來。
發展:木質存留病菌,石質難以清洗,陶瓷最為衛生
對早期發明家來說,制造馬桶的一大難題是原材料。
最初的馬桶用木頭制作,但硬度不夠,且容易漏水和不易打造成一定的形狀。時間久了,馬桶上會殘存糞便,滋生細菌,傳播疾病。
后來有人建議使用石頭和鉛來制造馬桶,即把石頭和鉛燒熱,然后用瀝青、松脂和蠟來密封縫隙。這種馬桶解決了滲漏問題,但制造起來十分麻煩,而且十分笨重,使用起來不方便。加上灰塵多,冬天坐在上面冰涼,也帶來不少健康隱患。
中國瓷器進入歐洲后,為馬桶工藝發展揭開了新的一頁。隨著歐洲人掌握了瓷器制作工藝,瓷器從最初的奢侈品逐步發展成制作馬桶的原料。陶瓷馬桶既結實又不會漏水,不會殘存病菌,而且易于清潔,同時有很長的使用壽命,可謂馬桶發展史上的一次飛躍。1883年,托馬斯·圖里費德讓陶瓷質地的馬桶實現了市場化,成為使用最廣的衛生用具。
在節水方面,馬桶的設計也在不斷改進和提高。新型的兩段式節水馬桶,就很好地解決了水資源的浪費問題。兩段式節水馬桶分為3升、6升兩段式沖水,可根據大小便的不同需要選擇出水量。
未來:馬桶具有醫療功用。人性設計最受青睞
馬桶的發明真可以算得上是人類生活文明中的經典之作,在近幾十年更是不斷地推陳出新。隨著高新科技的應用,現代馬桶的功用已不再僅限于解決人們的內急問題。
日本在這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據報道,日本近期推出了一款號稱世界上頂級的馬桶——“智能馬桶”,它可以算是一臺迷你醫療站,使用者可以邊上廁所邊做健康檢查。除了量血壓以外,馬桶的高科技配件還可以做尿液分析,旁邊的磅秤也可以測量血脂肪。日本著名的東陶公司(TOTO)甚至推出了MP3馬桶。
盡管馬桶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全球仍然有多達25億人缺乏現代廁所設施。馬桶不僅要朝著高科技的方向發展,還應當更加人性化,真正滿足普通大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