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某媒體工作的張小姐最近天天在開心網上為“爭車位”忙得不亦樂乎,“它實現了我當有車族的夢想”。而現實生活中,張小姐經常要騎著電瓶車東奔西跑地做采訪。
開心網是時下職場一族最流行的在線游戲社區,大家可以在上面與好友聯系、娛樂,自2008年5月上線以來,僅短短五個月間,該網站的用戶數已經增長到750萬人。這其中人氣指數最高的要數“買賣朋友”和“爭車位”兩個游戲。“今天你‘爭車位’了嗎”、“被‘虐待’了嗎”成為職場一族的問候語;與此同時,“挖礦”、“賣唱”和“奴隸打工”成為彼此辨識的關鍵詞。
開心網背后是現實需求
用“癡迷”來形容開心網迷最恰當不過。張小姐就是在3個月前被熟人“拉下水”,注冊進入開心網的。“我每天都要盯著電腦,搶奴隸、爭車位,一天不玩就渾身不自在!”她說,干媒體這一行工作節奏太快,壓力大。工作之余通過這樣的娛樂方式釋放,讓她感覺很輕松。
而房地產公司的趙先生說,在單位要受客戶的氣,在這里卻可以折磨別人,逼迫別人干活,而且還可以通過朋友認識更多的朋友。“我現在就靠‘人口買賣’來培養人際關系了。”
杭州市精神病專科醫院(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心理咨詢師朱長江說,當理想和愿望無法在現實中實現時,虛擬的網絡世界就以其簡單、快捷、不勞而獲的特點迅速得到眾人青睞,給人以心理滿足感。這是開心網迅速“走紅”的根本原因。比如,對圈內熟人的喜好以及對私家車的夢想,都可在這個網站上通過游戲得到充分表達。
“但這些畢竟是虛擬世界中的滿足,一旦回到現實社會中,就容易讓人產生極強的失落感,甚至給人的心理健康帶來致命一擊。”朱長江提醒。
此外,開心網的流行,是由于人們體會到了孤獨,是一種在高強度工作之外的必然心理體驗,而這種心理體驗卻無法靠自身代謝掉,開心網中的合作關系成為一個合理排泄孤獨的途徑。但是,在網絡上培養人際關系很容易挫敗人們處理現實的能力,進而形成新的心理封閉,導致現實交友、工作等能力的全方位退化。
開心網成新的網癮隱患
對大多數人來說,開心網只是個網絡游戲,但對一部分人卻有不一樣的含義:有的人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錄開心網,有人以在“爭車位”游戲中給別人貼條為樂,甚至為此熬到深夜不睡。有網友說出遠門前為把“車”停在哪里才能不被貼條而發愁,“奴隸”賣不出去也發愁。
對此,朱長江醫師表示,因過度沉溺于開心網,越來越多的人不能從網絡的虛擬關系中完全脫離出來,可出現自信心膨脹、自我評價過高等高漲情緒反應。部分嚴重的患者,幾乎完全與現實隔離,甚至出現妄想。長期發展下去,就形成了新的網絡關系成癮,成為一種病態。朱長江提醒,應該理性對待上網,不要沉迷其中。試圖從網絡游戲中解壓的途徑更是不可行的,應采取合理、健康的方式,比如爬山、跑步等,或用聽音樂、外出旅游、購物或是找心理咨詢師溝通等方式來解壓。
據《生活與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