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以上老年人的闌尾炎與中青年人的不同。由于老年人闌尾炎臨床表現的特異性不強,既可使患者容易忽略自己的病,也會給經驗不足的醫生帶來難題,造成診斷和治療的延誤。
老年人闌尾炎的特征可以概括為“三少四多”。
癥狀少 闌尾炎的典型癥狀是腹痛,程度劇烈的上腹部脹痛或絞痛,常伴嘔吐,70%的患者在發病12小時之內,上腹部的疼痛會轉移到右側下腹部,用一個手指可以準確捫出疼痛部位,走路、翻身、咳嗽……都會引發疼痛。但是,老年人闌尾炎腹痛甚輕,常常沒有明顯的轉移性腹痛,或腹痛出現較晚(12小時以后),常誤診為胃炎、腸炎、胃痙攣,原因是老年人痛覺敏感度降低。
腹部體征少 典型闌尾炎的體征就是闌尾點(也稱麥氏點),在肚臍與骨盆右側最突出點(右髂前上棘聯線上中、外1/3交界處即是闌尾點)壓痛,有時壓痛點也可稍偏高此點,但都在右下腹區域內。炎癥重時,壓痛部位還可有局部肌肉發硬(肌緊張),從壓痛點猛抬手,患者也會叫痛(醫學上稱為反跳痛)。老年闌尾炎患者壓痛部位多不典型,腹肌緊張和反跳痛不明顯,這種情況與老年人腹肌萎縮、腹部脂肪多有關。此外,老年人胃腸蠕動差,闌尾炎時腹脹明顯。
全身反應少 健康機體對炎癥會呈現一種反應,這種反應具有保護性,包括發熱、白細胞升高等。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減退,因而闌尾炎發病時可不發熱,白細胞升高也不明顯。
前面所說“三少”,絕不是說老年人闌尾炎病情輕,有句話叫“于無聲處聽驚雷”,“三少”正表明病情嚴重。此外還有“四多”:
延誤診斷多 常將老年人闌尾炎的不典型癥狀與體征歸咎于其他消化系統疾病而忽略闌尾炎。某知名醫院曾做過統計,中青年人闌尾炎從發病到確診時間平均為38小時,而60歲以上老年人則長達60.2小時,診斷常被延誤。
穿孔多 老年人闌尾組織結構薄弱,血管因動脈硬化致闌尾血液供應不足,加上診斷多有延誤,故穿孔率高,30%~48%的老年人在手術時已發生闌尾穿孔,穿孔可帶來腹膜炎、腸梗阻甚至敗血癥等嚴重后果。
伴發疾病多 伴發疾病如貧血、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高血壓、冠心病、腎功能不全以及便秘等。這些情況的存在不但說明老年人全身情況差,還給闌尾炎的治療帶來許多困難。
并發癥多 這與前面所提的伴發病不同,并發癥是繼發于闌尾炎的一些病,如心衰、肺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等。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并發癥的出現無異于雪上加霜。
據《保健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