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大力振興旅游,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一招是混浴。不錯,拿我們中國人來說,特別是男士,聽了較為動容而神往的,無非藝伎和混浴,肥碩相撲沒人看。
日本多溫泉,在偏僻簡陋的環境里自然形成了混浴的習慣。后來城市里出現“錢湯”,花錢泡湯,就是澡堂子,沿襲舊習,江戶時代澡堂子男女混浴。到了三島由紀夫小時候,溫泉鄉男女混浴也不罕見,他生于1925年。而生于1907年的井上靖寫傳記小說,說小時候寄居在伊豆半島上的曾了復興的大義名分。
閑來翻閱兩本關于混浴的書,作者皆女性,或許這類書不宜由男人來寫。她們寫第一次混浴的心情:深深吸了一口氣,打開從脫衣處通往露天混浴池的門,像錐子一樣的視線盯住我全身,這種羞恥是女性了解混浴世界的洗禮。把怕被人看變成看人,心態一變,其樂也泄泄。然而,青森縣山里有一處歷時三百多年的溫泉,混浴愛好者成立“保衛混祖母家,經常跟讓他叫姐姐的年輕姑母在全村公用的溫泉混浴,他十來歲,在水花中看見姑母“白皙豐滿的裸體很耀眼”。過了四五年,幾個女學生在溫泉里洗浴,看見他過來,一齊發出驚叫,慌忙爬上來,用衣物把裸體包起來。其中一個穿好了衣服,走出去時掉頭沖他說:“色鬼!”那臉孔惡狠狠,口氣顯然滿含了責怪。他從此厭惡這女生,但也知道了,自己已經到了不能像過去那樣對女性隨隨便便的年齡。三島由紀夫說過,“羞恥心不是文明的問題,羞恥心的多樣性只不過是地理學上的多樣性”,看來這種話頂多有一半的真理。羞恥心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年齡或時代,遠遠比地理更易于變化。
什么事物過去了,就可以名之為傳統,也就有“浴會”,開展不要盯著女浴客看運動。據說還有人潛伏在池子里,專等女性下湯來養眼,被稱作“鱷男“。其實江戶時代女孩家去錢湯,也有用兩個老太婆前呼后擁,以防性騷擾。混浴的全部意義在于混,與其設大防,分開來泡豈不更痛快!恐怕看總是要看的,但盯著看,在任何場所都是不禮貌。有意思的是這個“保衛混浴會”成員上萬人,全部是男士,莫非擔心把女性看跑了,他們也混不成。
某中國男士隨團旅游,要求去混浴溫泉,見識一下日本文化,導游笑盈盈說:那你們這一團男女混不混呢?
據《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