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說,冬季的很多疾病也屬于空調病。因此,冬季使用空調的同時必須注意健康。
空調整夜開人體似脫水
有些人的身體比較單薄,一到冬天就異常怕冷,當氣溫開始出現0℃的時候,不少人在晚上睡覺時干脆把空調開到29℃,且整夜不關。早上起床的時候感覺面部干燥、嘴唇干裂,整個人好像脫水似的很不舒服,嚴重的甚至需要到醫院求醫。
從醫院的就診情況看,每年冬季因為使用空調不當,患上空調病的人確實不少。在各大醫院的呼吸內科,感冒患者經常保持數百人的門診量。前去皮膚科看皮膚干燥、瘙癢的患者也為數不少,其中相當一部分患者就是因為在空調房里待時間太久而得病的、
專家指出,許多冬季感冒患者都是由于房內空調溫度過高,與外界的低溫差別太大而致病的。同時,冬天人的皮膚本來就干燥,若長時間開空調取暖,空調的抽濕功能不但會大大降低空氣中的濕度,還會加快人體水分揮發,使皮脂腺分泌減少,易導致干燥性皮炎的發生。
密閉空調房里細菌多
冬天里,空調房間大多是封閉的,空氣不流通,時間一長,室內空氣就變得十分混濁。由于此時空氣中的氧氣被大量消耗,負離子含量下降,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又大大增高,在這種低氧與高二氧化碳的環境中,會讓人感覺精神萎靡,頭暈健忘,記憶力減退,食欲不振等一如果還有人在空調房間里吸煙,將會使空氣質量變得更加惡劣。另外,空調器內部陰暗潮濕,適合多種細菌、病毒的生存繁殖,生活在空調環境里的人容易通過呼吸傳播而感染,這些問題卻沒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視,依舊在冬季緊閉著房門,開著空調。
據專家介紹,冬季用空調首先要保證空調溫度恒定。在寒冷的冬季,室內溫度并非越高越好,一般室內外溫差不應超過6℃,一旦溫差超過了這個范圍,人體就會因溫度失調而產生不適。另外,空調房間要定時注入新鮮空氣,每隔3~4小時,應關閉空調機,打開門窗,讓室內外空氣徹底流通,然后再閉門開機。如有條件,應該定期清洗冬季使用中的空調,這樣更有益于人體健康。
空調開25℃左右最合適
專家說,空調調溫最忌諱的溫度,是冬天高于30℃,夏天低于16℃,這樣的溫差很容易使人抵抗力下降,患上各類疾病。當然,并非開了合適的溫度就萬事大吉了,還要注意讓房間保持清潔衛生,減少疾病的污染源;空調最好不要開一整夜,開空調時,房間里最好放一盆水。
此外,冬季使用空調,也不要將溫度調得過高,否則會影響空調的壽命。在使用空調之前,要把空調選擇在送風擋開啟半天,吹干空調中的冷凝水,以免長時間將冷凝水留在機內滋生細菌。用空調取暖,溫度最好設在16℃~25℃(20℃最佳),不要過熱。制熱時,剛開機用低風擋,半小時后改用中風擋,一定不要將溫度設在空調調節的極端30℃,否則會引起空調不停機或頻繁啟動。對壓縮機有較大的損傷,而且耗電量也較大。
地熱供暖最好鋪地毯
很多新房子中都裝有地熱系統,地熱比老式的暖氣供暖要熱很多,但是在健康方面存在著一些弊端。地熱帶來的最大麻煩就是地面問題,過熱的地面會讓粘貼不牢固的瓷磚起邊,所以多數人都選擇了木地板作為地面的裝飾。普通地板一般都會釋放一定量的甲醛,地板在高溫情況下釋放的甲醛可能是平時的幾倍。采用地熱供暖的住戶最好選擇專業的地熱地板。這樣的地板厚度強度大,耐熱性強,散熱透氣性好,相對來說甲醛指標控制更加嚴格,不會釋放過多的甲醛。如果家中已經安置了普通地板,那么可以在地板上鋪一層地毯,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甲醛的揮發,有條件的話也可以選擇竹炭夾層的地毯,能對揮發出的甲醛進行吸附。
地熱供暖的房間內靜電和灰塵的情況嚴重,這主要是地面蒸發了很多水分異常干燥引起的,這種環境下對健康的影響很大。在使用加濕器的時候,必須把濕度再調高一些,而且要始終保持空氣的濕度標準在30%~60%,對于這個數值可以買一個濕度計來衡量。此外,家中綠色植物必須增多,一是防止靜電,二是保持空氣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