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我們談《公司治理中的個人英雄主義》這樣一個題目,企業家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有這樣兩種風格:一種是他們比較強勢,外在表現就是精力旺盛,一個人能夠處理掉企業發展中的所有問題,對企業有著強大的把控能力,當然這種把控不能說對企業一定是好或者一定是壞;另一種是他們崇尚無為而治,把事情多數交給職業經理人去干,自己則到世界各地的名山大湖去游覽,優哉游哉,而這種悠哉也同樣不能說對企業一定是好或者一定是壞。那這其中就有一個問題,企業要發展得好,企業家在其中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又應該如何發揮作用?我給大家帶來三個小議題:
1.企業家的個人理想與完美主義風格帶動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2.企業要永續發展更要看重公司治理中的制衡機制?
3.制衡機制和企業家精神的結合與矛盾。
廖曉:個人英雄主義有利于企業的創業和發展

個人英雄主義往往被描繪成為了滿足個人價值的英雄主義和個人主義。而實際上,我個人認為,對企業來說,企業家的個人英雄主義有利于企業的創業和發展壯大,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個企業在創業和發展階段,往往需要好的愿景,而愿景是一個美好的未來設計和夢想,對企業來說,它可以激勵大家朝美好的目標奮斗。企業的愿景往往發源于企業創業者的理想或者說夢想。持有個人英雄主義的企業家往往是描繪愿景的高手,或者說是講故事的高手,可以通過美好的愿景帶動員工不斷奮發圖強,實現企業的遠大目標。
另外,企業家的個人英雄主義有利于戰略決策。戰略決策往往是多種路徑或者方案的選擇,往往意味著風險。個人英雄主義往往敢于冒風險,敢于承擔責任和風險,敢于當機立斷作出快速決策。這往往將帶來戰略決策的高效率和低成本,更不至于貽誤戰略機遇期。
企業家的個人英雄主義有利于危機管理。戰略管理是接力賽跑,不是百米沖刺,每個企業在不同時期都會遭遇大的困境和危機,而企業家的個人英雄主義可以起到領袖作用,敢于力挽狂瀾,給大家以信心和勇氣,帶領大家挑戰困難,處事不驚是個人英雄主義的表現。
企業家的個人英雄主義可以控制公司政治,搞好各方面利益主體的平衡與協調。如果沒有一個有一定權威的企業領袖,企業往往將變得群龍無首,幫派林立,企業有可能變成權力和利益決斗的場所。而一個具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企業家有助于樹立領導權威,彌合各種分歧和矛盾,最大程度地解決分權制衡帶來的決策和管理低效率。
企業家的個人英雄主義還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盡管制度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中國,基于領導力而非法定權力的企業領導才最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企業文化的建設需要建立核心的價值觀和使命,而具有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企業家往往能在企業文化,特別是企業核心價值觀和使命建設方面起到關鍵作用,這種作用將是長期的,有助于企業統一意志,團結奮斗。
吳長江:個人英雄主義在企業運營中的階段性

我始終認為,個人英雄主義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是需要分階段的:在企業初創期必須集權,推崇個人英雄主義;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就要逐步想方設法完善和健全治理機制。
企業初創期必須集權,推崇個人英雄主義和一言堂。就像在高速路上開車,不可以隨便搶方向盤,你坐副駕駛,就要規規矩矩坐在那里,哪怕是你買的車。因為企業在創始階段很脆弱,資源有限,平臺小,經不起太多的折騰,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那你就要決策快,行動快。作為企業領導人,你分析并認準這樣做是合理的,那就要堅持做下去。有句話說,唯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很多時候,創業的成功靠的就是某些創業者一開始就始終朝著一個方向努力奮斗的那種執著。
雷士照明當初開拓國內市場的時候,經過分析之后,率先將品牌專賣模式導入照明行業,并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推廣,網點數量呈幾何級遞增。當到了2005年我們發現市場的復雜程度已經到了渠道必須改革的時候,企業和經銷商迅速達成共識,進行了渠道變革,整合為運營中心模式,這一模式同樣獲得了較大的成功。可以說,雷士在創業階段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們在決策和行動上始終比別人“快半拍”。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時候,企業的盤子大了,內部管理和治理機制就要加強了,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就要慢慢褪去,而要著手打造具備前瞻眼光的治理機制和具備職業化心態的精英團隊。
在我看來,無論成功或者不成功的企業家,都是有英雄主義情結的,關鍵在于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欲望。創建一個企業,從無到有,經過大浪淘沙,確實非常不容易。但是一個人成功之后還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這才是偉大的。
我曾經在很多公開場合說過,如果企業經營者對企業產生絕對控股權的欲望,那么他就是對企業不負責任,對企業的員工不負責任,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對社會不負責任。很多企業家認為由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自己應該持有公司51%以上的股份來絕對控股公司,這個觀點值得商榷。其實只要你把企業做好了,就算只占到5%、1%的股份,又有什么關系呢?比如一些跨國企業的CEO所占股份還不到1%,但并不影響他們成為偉大的CEO。
很多人會發現,曾經無限風光的樂華集團、秦池酒廠、沈陽飛龍、濟南三株、小鴨電器等一批知名企業一個接一個地從他們的視線里消失。一個個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著名企業家們也一個個地巨星隕落,不知所蹤。他們無一例外都是“個人英雄主義+獨裁治理”。從這些事例可以看出,如果你有控制權,其他人又不能控制你的時候,這個企業就可能毀滅。
從2006年起,軟銀和高盛兩家著名投資機構先后向雷士注資數千萬美金,入股雷士,從而持有雷士一定份額的股權。引進國際風險投資雖然稀釋了我個人的股份比例,但我們卻引進了他們的國際化管理經驗來加強對雷士的管理,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得到了徹底的改變,流程制度也得到了完善。舉個例子,融資前企業制度化不是很明顯,比如員工家屬生病,公司會借錢給他,現在不行,借錢只能私人借,也就是說公私要分明,這就是制度的力量。因此,引進投資機構對雷士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因為他們不僅有很好的資源,而且還有管理上的優勢。雷士要發展成一個受人尊敬的民族品牌,還需要不斷地改進,只有不斷地完善,才能發展成熟,才會成長為一個真正在國內、國際市場上有影響力的企業。他們的加入,正好可以完善這一點。
因此,我認為,個人英雄主義在企業運營中的體現是分階段性的,但是一個制度化、現代化的企業是不會依賴于幾個“個人英雄”的,而要依靠團隊的智慧和力量,依靠正規的現代企業管理方法,依靠科學合理的制度流程,依靠創新進取的企業精神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