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主體力量的國有企業,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風起云涌,走過了解放思想、改革發展的30年巨變歷程。
中共十七大標志著我國改革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繼續解放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建設海西發展思路,結合企業自身實際,認真思考、深入研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精心做好企業的各項工作,在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進一步發揮重要作用。
一、要繼續解放思想,進一步增強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中共十七大把繼續解放思想作為大會主題的一部分,強調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凸顯了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賦予解放思想新的內容。
1.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是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寶貴經驗之一
縱覽改革開放30年,黨中央始終堅持解放思想不動搖,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推動著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不斷取得改革開放的突破性進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30年,也是不斷探索、不斷實踐、不斷深化改革、促進科學發展的過程。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擴大企業自主權,十二屆三中全會以后實行多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十三屆八中以后加快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十四屆三中全會以后推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十五大以后對國有經濟實施有進有退、股份制改制,中共十六大以后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國有企業敢想前人不敢想,勇做前人不曾做,不斷解放思想,積極探索,不斷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思想困擾和障礙束縛,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搞好國有企業、發展壯大國有經濟的道路。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國有企業仍然還面臨著改革發展的許多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面臨著新的改革發展任務;國有企業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臨著深化改革推進發展的新問題和巨大挑戰。
2.繼續解放思想,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推進發展的要求
從中央企業來講,將進一步加大企業的改革力度,推進企業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推進企業的公司治理結構改革,推進企業的重組調整優化布局結構;從立足福建的國有企業來講,福建省明確把加大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積極引進中央企業、外資、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制,推進國有股份制改革和資產重組等國有企業改革舉措,納入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中構建富有活力的創新支撐體系的重要內容。繼續深化改革,加快發展,迅速壯大,是國有企業當前一個十分緊迫和現實的問題。
國有企業要又好又快發展,關鍵要繼續解放思想,著力轉變不適應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著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與時俱進、從實際出發,使企業的改革更具有現實性,使企業的發展更具有可持續性。
3.繼續解放思想,是國有企業拓寬思路、創新發展的要求
從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看,世界經濟影響、國內經濟運行特別是國內體制政策環境、生產要素供給條件等因素在有利于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在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經濟發展長期積累的一些矛盾開始凸顯。宏觀經濟調整和戰略轉型給國有企業帶來新的嚴峻的考驗。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創新思路,創新發展,尋求新的突破、謀求新的發展是形勢的必然要求 。
我們還要注意到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可能因成就和成績而形成的新的思想迷信和思想僵化,防止新的本本主義禁錮了思想的創新活力。二是企業自身還存在的一些制約發展的問題,如思想觀念轉變相對滯后,開拓發展的思路有待拓寬;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創新的能力有待加強;企業的戰略管理意識有待增強;業務市場的開拓,市場營銷的理念、方式和方法都需要有突破。
面對未來和現實,不解放思想是不行的。解放思想永無止境,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
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繼續解放思想,加快企業創新發展步伐。觀念上要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堅持企業改革的正確方向,遵循企業發展規律,切實轉變增長方式,不斷提高經營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創新上要擺脫慣性思維,拓寬發展思路,推進機制創新,鼓勵大膽探索,創新招法、打破常規,激發各種活力、激活各種要素,增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要立足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繼續解放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要全面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增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就是要科學分析新機遇新挑戰,全面認識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新課題新矛盾,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促進企業的可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1.堅持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
回顧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歷程,國有企業改革始終是我國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國有企業的活力逐步增強,企業管理水平和運行質量不斷提升,核心競爭能力不斷提升,經營效益不斷提高,企業實力顯著增強,國有企業在2001年實現了整體扭虧為盈,2002—2007年實現利潤年均增長33.7%,走上了穩定發展的軌道,促進了國有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顯著變化,增強了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中共十七大明確提出了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任務,國有企業站在了實現持續快速發展的歷史新起點。
作為國有企業,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要立足于自身,著力于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活力和競爭力。當前,我們要更加注重主業發展,在做優做強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基礎管理,夯實發展基礎;更加注重風險防范,實現安全健康發展;更加注重自主創新,提升發展實力;更加注重節能減排,自覺履行社會責任;更加注重隊伍建設,打造一流企業。
2.堅持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是增強企業凝聚力和構建和諧企業的根本措施
我們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矛盾的凸現期。隨著改革發展的深化和推進,在解決企業原有歷史遺留問題和矛盾的同時,必然要面臨新的矛盾和問題。
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關鍵還是要靠發展。企業的發展關系到企業員工的根本利益,我們不在發展的基礎上求和諧,不可能和諧。企業可持續發展意識不夠強烈,不虧則安,小盈則滿,得過且過,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企業就會人心渙散,矛盾問題一大堆。
從國有企業的改革發展實踐來看,隨著企業經營狀況不斷好轉,企業員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越來越高,企業的穩定局面也越來越好,前景鼓舞人心,目標催人奮進,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當前,我們一是要認真學習好宣傳好十七大精神,深刻領會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把企業廣大干部員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發展上來;二是要做好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的宣傳和實施,讓企業廣大干部員工明確企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增強使命感;三是要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以人為本、統籌兼顧中協調好改革進程中的各種利益關系,特別是要在推進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切實解決事關企業廣大員工利益的實際問題,努力讓企業的發展惠及企業的廣大員工。從而,形成企業共謀發展、推動發展、服從全局、促進和諧的合力和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氛圍。
3.堅持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是解決問題和克服困難的根本途徑
目前,國有企業仍面臨著改革發展穩定的諸多問題和困難。比如,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行業競爭態勢的加劇、經營成本上升的壓力以及勞動關系調整的矛盾,等等。
30年的探索和實踐,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現代企業制度初步建立、產權更加清晰、產業結構調整效果明顯,經濟運行效率顯著提高,奠定了國有企業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基礎。我們要堅定發展的信心,以積極的態度正視問題、正視困難,從實際出發,繼續解放思想、推動改革、謀劃發展;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不發展就沒有出路的觀點,堅持不思發展是最大的風險的意識,切實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提高經營質量和效益上來;要把握發展方向,激發企業廣大干部員工創新、創業、創造的熱情,增強企業攻堅克難、應對風險的能力;要加快發展步伐,大力推動企業發展戰略實施,開創又好又快發展的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黨的十七大上的報告).
[2]李榮融:(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書記):《宏大的工程,寶貴的經營——記國有企業改革發展30年》(2008年第16期《求是》).
[3]《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綱要》.
[4]《改革開放三十年——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重大抉擇》(中央文獻出版社).
[5]《學習參考資料》第7期(福建省直機關黨工委宣傳部編).
[6]魏 杰:(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著名經濟學家):《2008年中國宏觀經濟走勢》(清華經管EDP校友???1期).